第(3/3)页 “哎呦!这也是民主吗?”皇上觉得有意思了。 “这也是民主的一部分!”张知木说。 天已经暖和了,可是皇上还没又要回北京的意思。皇上也跟张知木说过,“回北京也没啥事,天天听着你们的新闻广播,等着看你们的报纸。还不如直接在窑岗能最快的听到看到新鲜事。” 这次很多大人都把家人接到了窑岗,他们回北京去也不习惯了。 指挥中心接到派往帝国商队大掌柜的电报后,陈玉峰把张知木请了过去,一起研究了一下这事。 其实,自从商队大掌柜的被奥斯曼帝国苏丹给捉起来,家里里面就收到李治派人安排在奥斯曼帝国情报站的电报。有些生活在西安的波斯人后羿,他们形象和奥斯曼帝国的人种差不多,李治就安排他们跟着商队来到奥斯曼帝国,购买了房产铺子,安顿了下来。好在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是一个非常国际化商贸中心,有很多各国商人在这里经商。他们也没有引起奥斯曼帝国情报机关的注意。情报机关跟踪窑岗人公开的商贸活动人员还忙不过来呢。 陈玉峰和欧阳鹤、李治一起研究了这事,他们都觉得这是和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人战败,发现了俄罗斯人使用火枪有关。 李治的建议是,现在我们什么都不能做,不如静观其变。不出意外地话,奥斯曼帝国也会向我们来购***。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的人就不会有危险。因为我们的商人的确不了解这些情况。 果然,没几天明朝的商人们又都被放了出来,窑岗商队大掌柜的出来后,将奥斯曼帝国想买墙只,要派人跟着他们来到明朝的消息发了回来。 虽然还有很漫长的时间他们才能到来,可是这事还是要研究一下,因为此事也涉及到姜镶他们那边和俄罗斯人的关系。 最后研究决定,还是不能公开的**支给奥斯曼帝国,但是还是可以以民间贸易的形式将火枪卖给他们。这也是制衡一下俄罗斯人,不然俄罗斯人一方做大,他们反过来就会对付我们。 这事也用电报发给了姜镶。 姜镶同意这个办法,不过他建议要尽快的把武器运给奥斯曼帝国,因为俄罗斯人现在又来要求购买在哈密的那些火枪,等到俄罗斯人得到这些火枪,很快就会发动向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欧阳鹤给姜镶发电报,要求他们找个理由晚点儿把这批火枪给俄罗斯人,同时运往哈密五千只火枪,还有大批的弹药。一旦奥斯曼帝国需要火枪,可以尽快的运给他们。如果宁德他们打下了塔什干,甚至火枪可以直接运到塔什干,那里面离奥斯曼帝国更近。 一个连环圈套就这样给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帝国下好了。 宁德他们打得顺利,姜镶他们勘察边界,设立界桩做生意,建城堡,忙的也是不亦乐乎。可是范成坤他们水军却是非常的郁闷。 他们浩浩荡荡的水军编队,经过满刺加(马六甲)海峡的时候,遇到了两艘红毛番的船,窑岗水军发信号,命令他们投降,可是两艘船没听,掉头就跑。没有办法,秀容号开炮将他们击沉了。 到了安达曼海,遇到了一艘英国船,窑岗水军还是挂信号命令他们停船检查,他们还是不停想跑,窑岗水军也只好将他们击沉了。 可是再往西洋(印度洋)走,原来一直魔鬼一样骚扰秦鹏他们英国船都没了踪影。 印度洋炽热的太阳弄得水军官兵们情绪都不好,好在所有的船上都有冷风,不然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船队靠近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江口的时候,窑岗船队扩大范围搜索了一遍,就连广州号和福州号上的无线电探测器都用上了,也没发现窑岗人船。范成坤让人和秦鹏联系了一下,秦鹏他们发回来的信息更是让范成坤他们生气。因为前天,他们还遇到了英国人船的炮火袭扰。可是今天为啥海上一艘窑岗人船都没有了呢。 船队到码头上靠岸休息很可能暴露了窑岗船队到来的消息,不靠岸官兵们在海上也有些累了,也需要休息。 最后,范成坤和秦鹏一商议,决定还是船队靠岸再说。实在是再找不到英国人的船,就直接到卧莫尔帝国去找他们。 他们没想到,这个决定差点酿成大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