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明朝商人莫明入狱 奥斯曼苏丹要买火枪-《改变》


    第(2/3)页

    “呵呵!”苏丹冷笑了一下,问道:“我倒是很想听听这个严重的后果?”

    “陛下们的想法,我不敢妄猜。”大掌柜的不卑不亢的说,“要是以我的拙见,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的支持俄罗斯人,或者直接发兵过来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们皇上不会无缘无故的受到侮辱的!”

    大掌柜的说的这些,都是苏丹真害怕的,因为刚刚和俄罗斯人打败了,元气未恢复,要是真把大明朝激怒了,凭大明朝的实力,在支援俄罗斯人一些火枪,那么奥斯曼帝国就面对很大的威胁了。要是那个强大的大明朝真的发兵过来复仇,也不是不可能的。他们既然能开到乌拉尔山那边和俄罗斯人打仗,也就能开过来和我们奥斯曼帝国来打。

    不过,堂堂苏丹不能被一个商人给吓住了,必须打打他的威风,“大胆,竟然敢威胁我!来人,把他关进大牢!”

    大掌柜的心里明白,自己死不了了,苏丹把自己关起来,完全是为了面子。自己不威胁他还真的不行,否则苏丹真的会把自己的人作为人质留在这里,那样的话,家里面就被动了。他不知道最近家里面发生了啥,秘密电台一般没有急事不轻易用。因为大功率电台,非常费电池,这里又不能发电给池电池充电。现在在大牢里,更是想用不了了。不过,大掌柜的知道,外面窑岗设置的秘密电台,一定会把他们被捉起来的情报发回家里面。

    苏丹回去后,和文武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的向大明朝购***。不然,俄罗斯人要是再攻打过来就很麻烦了。他们更担心的是俄罗斯人要再***。因为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说,沙皇在战场上就大呼,要再***。明朝火枪的事,象石头一样压在苏丹心头。

    经过认真研究,苏丹派出一位能干的使臣,赐给他临机决定购***的事的权利。

    大明朝商队向回走的时候,使臣要和明朝商队大掌柜的骑着快马先行,不然跟着缓慢的驼队行进速度太慢。路好的时候,给使臣们配上好车,只要能尽快的到达明朝不管怎么样都可以。

    大掌柜的被关几天之后,就被放了出来,因为大明朝商队要往回走,分赴各地商队也都汇集到了伊斯坦布尔。大掌柜的要组织商队向回走,工作实在是太多了。

    苏丹当然不可能向大掌柜的赔礼,还是那位要跟着大掌柜的回到明朝去的大臣,请他吃了顿饭,算是给大掌柜的一个面子。尽管大掌柜的表现的很委屈,但是他知道这点面子还是人家赏给自己的,适可而止他还是懂的。

    大掌柜的出狱后,通过秘密电台和家里面联系了一下。家里面没说的太多,告诉他安全的回来再说。

    大掌柜的和这位大臣一起用餐时,心里面已经是非常踏实了。他知道,家里面会把一切事都安排好了。这就是在窑岗做事非常让人舒心的原因。大家分工不同,但是每人都会把自己该做的事处理的非常好。根本就不用格外的担心啥。

    这位大臣知道,一路上还要和大掌柜的同安共苦,到了大明朝很多事都要靠这位大掌柜的帮忙,免不了的不断地献殷勤。大掌柜的也想和他把关系搞好,两人弄得想象兄弟一样。

    经过几天准备,回明朝的庞大商队出发了。几乎整个伊斯坦布尔全城百姓都出来送行。不过,回去的商队后面跟随了一个更加庞大西域各国的商队,不仅仅是奥斯曼帝国的商队。因为很多西域各国的商人,都知道大明朝商队到了伊斯坦布尔,好多跟随大明朝回来的西域商人都从东方带回来了很多抢手的商品。各国商人都来到伊斯坦布尔,问明朝商队何时返回,他们要跟着一同前往。

    所以,这次跟随明朝商队一同走的商队格外庞大。

    苏丹对这次派往明朝的使臣寄予非常大的希望。因为不从明朝买回来火枪,北面那个他们从来没放在眼里的俄罗斯人对整个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杀的血流成河的时候,窑岗这边根本感受不到,那里实在是离的太远了。

    窑岗的年轻人,现在都为一种新的电子产品疯狂呢。

    窑岗的新式盒带录放机上市了,这些录放机通过磁带放出来的声音,要比唱盘好得多。不但可以放音,还可以自己唱完录上声音,自己再听。这东西一上市,就引起了轰动。商品上市前电台报纸对这东西做了介绍,结果录放机开始卖的第一天,窑岗商场没开业,门前就排满了要买录放机的人,那些有钱的公子哥们,派出来很多人,为的是要第一时间抢购到这东西。

    为这事,几位皇子竟然动员皇上跟张知木说要弄录放机的事。

    皇上现在脾气也是格外的好,要是以往皇子们要是敢跟他提这事,早就被他臭骂一顿了。可是皇上问明白了是怎么回事的之后,真的直接给张知木去了一个电话。当然,张知木马上派人给皇上一家人,每人弄了一台录放机,同时又把所有的磁带都给他们配齐了。

    结果当天下午,满大街就可以看见公子哥们拿着录放机在街上闲逛了。

    第二天,就有人写文章在报纸上说,窑岗满大街都是狼嚎。

    因为,很多人都用录放机播放张知木唱的那首《我是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皇上见到张知木时问他:“我说张东家,你们的报纸竟然报这样的事,你也不生气?”

    “我为啥生气?”张知木反问道,“老先生们的文章写得非常生动贴切,大家都愿意看。这不是很好嘛?其实,他们也不一定就是反对我,就是反对我,我也不生气。我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喜欢我,或者喜欢我做的所有的事。大家都有发表自己的言论的自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