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皇上参观飞机 航空工业启动-《改变》
第(3/3)页
李云鹤和李威拿过去张知木画的草图,看了一会儿。李云鹤说:“好像行!就像火箭向后面喷气一样。不过是我们用的燃油和空气燃烧产生的高速气流。”
李威问:“燃烧的热气不能从前面冒出来吗?”
张知木说:“前面的我们可以搞很多级压缩风扇,强大的压力压着空气顶不过去。我们高速压缩后的空气温度很高,可达到几百度。喷进油去很容易就点火燃烧。这和我们活塞发动机的四个过程一样。也有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张总,你又出了一个难题啊!”李云鹤说,“这些事都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很好地计算。只有后面的涡轮我们可以借鉴蒸汽轮机的那部分。”
“云鹤,这一关必须过,不过不急。”张知木说,“你们的活塞式发动机继续做。但是要安排几个理论基础很好地人做这件事。这种发动机,要在材料上有很多突破。因为一般的材料,耐不了这么高的温度。我能提醒你是,有一种钛金属合金合适。但是我们对钛合金还没有认识。今后要注意钛金属。”
李云鹤想了一会儿,说:“我们有一个搞汽车发动机的人,脑子很聪明,总是有很多想法。我给他配上几个人,还有新毕业的学生。对了,有一个学数学和一个学物理的也给他。让他们先试着。这些东西需要他们花点时间慢慢摸摸门道。”
张知木说:“将来高速飞机必须用这样的发动机。飞机要想超过音速飞行,没有喷气发动机不行。”
“什么?”
“超过音速?”
李云鹤和李威同时被张知木的话震惊了。
张知木一笑说:“这有啥,我们的子弹就是超音速的。我们的飞机为啥不能?只要我们人想做的,没有做不到的。”
李威说:“天哪!音速可是有每小时两千多公里啊!”
“这有啥?”张知木说,“我们以后还要有几倍音速的飞机。不过,现在不要费脑筋想这些。其实,您们要知道,这种发动机,是通过高温高速气体喷出去带来推力的。可是高速气体也带走了能量,所以这种发动机效率也需要考虑。以后我们还可以在这种发动机基础上研制涡扇发动机,涡桨发动机。这些我们以后再说。”
李威突然问李云鹤:“云鹤,你们能不能研制一种在普通地面上就可以起降的飞机?那样的话,我们用起飞机来就更容更方便了。”
张知木说:“李威说的对!下一步,你们要研制一种起飞和降落速度都很低的飞机。这样的飞机对起落场地要求就不会太高。你们要在起落架上加强一些。”
李云鹤点点头:“对!轮子也要大一点,这样对地面适应性能更强一些。”
“以后还要配合水军研制能从水面起降的飞机。”张知木又说。
“对对!”李威说,“我看用两个小船做起落架就行。我听说我们两万吨的大船已经下水,马上就要试航。这种船上带两架飞机没有问题。”
“这是一种办法。”张知木说,“也可以研制一种机身就船的飞机,落在水面上用机身产生浮力。”
“唉!水上起落的飞机有水上起落的事。”李云鹤说:“不是现在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慢慢来吧!”张知木说,“我们还要造更大的船。那时候我们就在船上造一个直通甲板,作为飞机起降用!”
“在船上起降飞机?”李威有些发蒙了。
张知木看着李云鹤问:“怎么样?这事做不到吗?”
“有点难度?不过不是做不到的。不过对驾驶员要求的更高了!”李云鹤说。
张知木又说:“你们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开着几万吨的大船到红毛番老家去。靠近海岸的地方,我们用重炮和火箭炮轰平了!远处的我们派从船上起飞的飞机带着**轰炸。是不是不用登陆就能将他们打服了?”
“是啊!”李威一拍大腿,说,“云鹤,飞机的事儿你们抓紧。飞行员我好好让他们练。造大船的事儿张总就盯着他们点儿。总有一天,我们开着船到那些蛮夷还有倭国去把他们炸服了!”
“李威啊!”张知木说,“你们在包头的机场要马上建设。飞机练习两边飞一飞。”
“放心吧!”李威说,“我跟周遇吉联系过了,他说地方由我选,建设的事交给他。周遇吉比我还着急呢!呵呵!”
李云鹤说:“这样我们这个航空工业委员会就正式成立吧!我想给他们独立出来。让他们有自己的试验场地、生产厂。飞机也不能让我们的技术人员一个个螺丝的拧去。要培养专门组装飞机的技工。这组装飞机的技工和别的工人不一样,责任更大,要求的更严。”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