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皇上参观飞机 航空工业启动-《改变》


    第(2/3)页

    李威一看李云鹤吐口了,马上说:“十架飞机根本不够用。今后北方就需要十架飞机,我们在北面各地建设多个机场,飞机可以转场飞行。对敌人是一种威慑,对我们是监督敌人的一种手段。马上宁德他们西面的嘉峪关和哈密那边我也想建设几座机场,那边也是地广人稀,也要有十架飞机才行。还有南边,西南那边都是大山,秦鹏他们军队分散在大山里面,用飞机空投补给小部队非常方便。这都需要飞机啊!”

    “你这个家伙,得寸进尺!”李云鹤捣了李威一拳。

    张知木打圆场说:“这样吧,云鹤!你们要把飞机制造厂建设起来。要选一个大点地方,尽量多生产飞机。也许边生产这种型号飞机,你们新飞机就研制出来。然后再上新飞机就可以了。”

    在旁边听着他们说话的崇祯皇上,突然插言说:“张东家,你们这种飞机已经很好了!朕建议你们一边研制新飞机,一边生产这种飞机。朕还建议你们,马上研制你说的那种两个发动机的飞机。朕马上让他们在北京选一个地方,也照着你们这个飞机场的样子,建一个飞机场。”

    李威一听乐了,说:“皇上,你是该马上让他们建设机场。等您想回北京的时候,要是着急的话,就坐这种飞机的后座上,飞回北京去。”

    “李将军你坐上去过吗?”崇祯皇上开着玩笑问李威。

    “呵呵!当然上去过了。”李威笑着说,“不过,那个家伙在天上给我飞特技,几个横滚,我差点把肠子吐出来。”

    “要是就平稳的飞,应该问题不大吧?”崇祯皇上对这飞上天有兴趣了。

    “问题不大倒是不大,可是天上的气流不稳定,人在上面也要不断地颠来颠去,不是太舒服。这种飞机没受过训练可能受不了。”李威回答说。

    “以后飞机大一些,飞的再高一些就好了!”张知木说,“离地面越近气流越不稳定。”

    李云鹤对崇祯皇上说:“我们现在已经在论证双发动机飞机的事。早晚要研制双发动机的飞机。”

    “好好!”崇祯皇上连声说好。

    “如果,你们发动机的功率再大一些的话,可以在这种飞机后面多设置几个座位。起落架能收回来的话,在空中阻力就小多了。以后的新飞机还要在减小阻力上下些功夫。所有的迎风面都要做成流线型。”张知木说,“这种发动机的飞机带上两三个人上天,不应该是很难的事儿。”

    “现在我更想研制一种能多带一些货物的飞机。”李云鹤说,“哪里有急事的话,还可以空投东西。比如前线战士们子弹打没了,自动步枪还不如烧火棍。我们派飞机给他们空投几箱子弹,马上就能解决问题。”

    “对啊!”李威一拍手说,“山区作战车辆进不去,弹药要靠人背。有了飞机就可以从空中补给了。”

    崇祯皇上听了,叹口气说:“当初满清几次破墙入关,他们铁骑来去如风。把我们祸害的不轻。那时要是有几架飞机就好了。”

    其实,张知木知道,那时候让满清祸害的原因,不是满清跑得快,而是大明朝官兵都不愿战,才让清兵猖狂的。可是谁也不能这么说。

    中午大家在机场的食堂用了午餐,品尝了一下飞行员的伙食。崇祯皇上和周皇后、皇子们公主们好像格外的喜欢飞行员们的伙食吃的特别的香。

    张知木给崇祯皇上介绍说:“飞行员对体能要求格外的高。伙食更是不能含糊。荤素要搭配好,各种营养都要全面才行。你看这里不但饭菜要好,水果等也不能缺。养一个飞行员不容易,要花很多银子。也就是现在我们才敢养这么多飞行员,以前都不敢。”

    崇祯皇上听了,边吃边点头说:“是啊!这样的伙食,每天都要保证,要花很多银子。飞行员真是宝贝啊!不过,他们的用处更大!”

    “皇上说的是,”张知木说,“花多少银子都不能放松。今后飞行员们的用处会更大。”

    崇祯皇上参观了飞机,又和张知木他们谈论了一下飞机,算是对飞机印象深刻了。往回走的时候,崇祯皇上和张知木谈的还是飞机。

    张知木对皇上说:“皇上,今后飞机的用处会更大。我们以后要在大明朝境内每座比较大的城市,都要建设飞机场,人们到哪里去将会更方便。那时候,人们生产生活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满天都是飞机,可能比铁路上的火车更不好管理吧?”崇祯皇上看到问题了。

    “当然,那个时候,整个社会形态也会跟着适应。这不仅仅是一个空中交通管理的事儿,社会上方方面面都会跟着变化!不跟着变化,就适应不了!”张知木的话有些深度了。

    “是啊!不用说那个时候。”崇祯皇上很有感触的说,“就说你们窑岗现在的这些事儿,用我们朝廷这些人就管不了。不是他们笨,他们是根本没见过这些事儿。现在一个个看的都有些傻眼了。以前在北京都觉得自己很聪明,在那里争啊!斗啊!到了这里一看,就像那个大学士刘建泰说的,‘太可笑了!’”

    张知木听到崇祯皇上的话,知道他们的内心已经子在开始发生变化了。

    把崇祯皇上他们送回宾馆,张知木把李云鹤和李威带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杨玉琳知道他们一定有事儿要谈,送进茶之后就出去了。

    张知木坐下就拿过来一支笔,对李云鹤说:“云鹤,你们的飞机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还要搞新型发动机。”

    “天呐!还要搞新型发动机?”李云鹤夸张的问。

    “是的!”张知木说,“这种活塞式发动机可靠性用在飞机上我们还不能保证。效率也不是很高。用在汽车上出点事儿没啥问题,停下来修就是了。可是在天上不行,天上要求必须可靠。当然用双发是另一回事儿。”

    “说说啥样的新发动机吧?”李云鹤看到张知木手里拿着笔,一定是要给他画图了。

    张知木用铅笔画了一个示意图,说:“这是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图。你看这是进气道、压缩机、燃烧室、涡轮、尾喷管。你看空气可以从这个进气道进来,通过风扇压缩进燃烧室,我们将燃油气化喷进燃烧室燃烧,高压燃气驱动涡轮旋转带动这些机构运动之后,通过尾喷管儿高速向后喷去。是不是可以产生向前的推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