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取辽阳城 夺东京城-《改变》
第(3/3)页
这时候,窑岗的炮车停在了守备衙门口,窑岗士兵冲了进来,将门前被参将逼着冲过去的士兵,用枪“啪啪”的都打倒了。
参将这时候才明白,方才士兵们不是吓的胡说。
进来的窑岗士兵们,一看院子里面,发现还有一个将军,顶盔戴甲的手里拿着一柄大刀,互相看了看都乐了,他们不想马上打死他,有活捉他的意思,这时进来了一个排长,对参将说:“别愣着了!是我们打死你,还是你下马投降!”
此时参将已经是汗流浃背,不知道是虚汗还是紧张的,他知道今天是完了,心一横,没说话提马举刀向这个说话的排长劈去。可是就在他举刀的时候,排长手里面的自动步枪对着他的马头“啪啪啪”的打了一排子弹,战马前腿一抬接着趴到地上,将参将摔了下来。士兵们过去就见他按住。
窑岗的几辆战车进城之后,就分别向西门、南门、北门冲过去。战斗就像按教科书上的教的一样,进城的军队按照各自的任务分头行动。李治他们的情报人员做的大量工作,在战场上真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到中午,战斗就结束了。这一仗打死清军两千多人,汉旗兵五千多人,活捉了清军一千多人,汉旗军一万五千多人。
东京城的战斗进展也十分顺利。窑岗的战车一上岸,东京城里面的守军就能听见轰轰的战车声,因为东京城力太子河只有一里地,现在的夜里几乎没有任何干扰,声音传出去很远。窑岗的步兵和炮车没有停留,就直接开到东京城外。
东京城城廓建在一面临水的高阜处,是砖石、夯土结构。城周长3510米,东西长890米,南北长886米,四面设有八门,分别叫内治、抚近、怀远、外攘、德盛、天佑、福盛、地载,每面各有二门,门的位置,南北相对。
天一亮,炮车就开到天佑门前,不管天佑门上的清军射过来密集箭雨,对着天佑门“咚”的就是一炮,“轰”的一声,天佑门的大门就被炸碎了。战车直接开进门去。城外轻重机枪掩护步兵跟随炮车进城之后,步兵就开始了屠杀。东京城现在是留都,守卫的都是清军,有一千多人,最后这里没有留俘虏,这些清军士兵都是大清最忠诚的士兵,全部战死。
东京城本来不大,努尔哈赤没有完全建完,就迁都到沈阳了。
天启二年(1622)三月,努尔哈赤召集诸王、大臣会议。他说:“皇天见佑,将辽东地方付给我们,然辽阳城大,又多年失修,已残破倾圮。东南有朝鲜,西北有蒙古,这二国都还未征服,如果放下这里,去攻打大明,难免内顾之忧。必须另筑城廓,派兵坚守,才可放心大胆地出兵广宁,而免去后虑。”所以在辽阳城东五里,太子河右岸约一里,择地建筑新城。一年内基本建成,就叫“东京城”。这里是努尔哈赤御政的场所。努尔哈赤迁都到沈阳之后,这里作为留都有清兵看守。
努尔哈赤为啥不住在辽阳城内,为啥迁都到沈阳历来是都是一个谜。
努尔哈赤迁都到沈阳的一个理由是从那里进攻大明朝方便,渡过辽河就可以。可是努尔哈赤进攻大明朝的时候,根本没走那一路,而是走到海州(海城)那边渡河西去的。
努尔哈赤的理由很可能风水的原因,只是天机不可泄,他不能说。
王运才没有心思好好逛逛这座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第二天留下一部分士兵守城,带着军队又登船,逆流而上,他们的目标是威宁营堡(本溪)、清河堡(本溪满族自治县清河城镇)、鸦鹊关。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