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给王子面子 窑岗人又出发-《改变》


    第(2/3)页

    崇祯皇上更是心情格外的复杂。窑岗人这种处理事情的能力,对大明朝文武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相比之下差的太远了。崇祯皇上也觉得很幸运,如果窑岗人要是想使坏的,不通知他们,就等着多尔衮打下北京再来收拾残局,那么窑岗人就可以很顺理成章的夺取北京。可是窑岗人没有这样做,这让崇祯皇上心存感激。同时也对自己一直对窑岗人心存戒心有些歉意。不过,没有办法,现在大明朝能控制的地方实在是太少了。窑岗人占领的地方就不会轻易地让出来,自己也不能不防他们。

    相反,窑岗人对这件事儿,跟本没有再提,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送走了托里王子,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刘云一起听李菁做了有关解决九江和左良玉情况的汇报。

    其实情况大家都清楚,他们在九江进行的每一步窑岗这边都基本上掌握。李菁重点介绍了那十几万俘虏的处理情况。因为这些留下的俘虏都处以终身监禁,而他们都是跟随左良玉南征北战的官兵,押送他们,李菁没敢大意。由于李栋他们石灰石矿和铁矿都需要大批的劳力,虽然周遇吉他们也支援了他们一些人,可是移民过去的人都吃不了开矿石的苦,就把左良玉这些俘虏分给李栋他们三万人。

    这三万人的押送绝对是一个大事。李菁将他们五千一拨分开押送。从九江用驳船押送到汉中,然后弃船登岸,一个个捆上,押着从新开的陈仓古道来到陈仓,登船送到凌水码头再上火车,送到经包头到白云矿车站,再押送到铁矿和石灰石矿。在哪里周遇吉派出了军队看押他们劳动。

    汉中这边的石灰石矿和水库工地也需要两万俘虏,正准备押送过去,因为没有安排好看押他们的军队,暂时还看押在九江。

    还有五万俘虏,就准备将他们送到马上开工建设的大同到张家口的铁路工地上。

    关于看押俘虏进行劳动的人员,张知木建议还是请阎伯驹派出来武装警察进行,尽量不要占用军队的力量。这一点陈玉峰和欧阳鹤都同意。

    关于李菁的工作,除了现在需要他的特种兵要去给军队培训滑雪兵之外,张知木建议李菁招收一些蒙古人参加他的队伍,最好是他们自己有人能流利的讲蒙古话,以便解决蒙古人的时候,他们能独立的在蒙古人地区采取行动。

    李菁说自己的队伍里面有一些蒙古人,还准备在骑兵军里面的蒙古人中在收一些蒙古人。

    李菁还要求,在少年军事学员中的蒙古人中挑选人员。这些少年军校学员是欧阳鹤的宝贝,但是欧阳鹤同意了李菁的请求。

    看到李菁对自己的队伍很得意的样子,张知木说:“李菁啊,我们国内的问题很快就要解决完了。你们还要有做好在朝鲜、日本以至于弗朗机等国执行任务的能力。对了,你们还要选一些人,参加李威他们三角翼飞行器的训练。等你的队员都会飞了,那么你们的作战能力才能更进一步。”

    李菁听完挠挠头说:“好吧!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我们东征前,不要给我派其他任务,我要静下来把我的队伍整训一下。”

    陈玉峰说:“行啊!这事儿我答应你。你的确需要把自己的队伍集中整训一下了。不过,你们在福建的队员要和郑芝龙金库的东西一起回来。”

    “这没问题,”李菁说,“他们一直没有离开郑芝龙宅院。就是不知道,郑芝龙的金库到底有多少干货?”

    陈玉峰呵呵一笑说:“呵呵!这个问题,我们也想知道。不过相对郑芝龙每年一千多万两银子的收入,我想一定少不了。他们从水下弄出来了一些。我们就让他们先停下。没运回来的话,还是放在水里面安全。过些日子,陆先生要到福建去,等他到了再往外面起东西吧!”

    “每年郑芝龙也花不了多少银子。这么多年了,郑芝龙怎么也能剩下一千万两吧?”李菁还是惦记郑芝龙的金库。

    “呵呵!我们也和你一样,都想知道答案。”张知木说。

    “你啊,就别管这事儿了。这段时间,你还有一个任务,你要跟欧阳先生研究一下‘天地会’的事儿。我们要把他们这股力量掌握在我们手里。”陈玉峰打断李菁话头说。

    “对对!‘天地会’的事儿,我们是真的要花点功夫。我也正要说这事儿。”李菁赶紧解释是说,“要不是我到九江对付左良玉,早就把‘天地会’的事儿摸清了。”

    “‘天地会’在海外也有他们的分支,我们要利用好他们,”张知木说,“这股力量你直接掌握,就都归总参情报部。这事你和欧阳先生具体研究一下。”

    “好!”李菁知道这不是儿戏,很严肃的回答。

    好好过一个大年是窑岗人非常重要的事儿。一过了十五,窑岗人又都开始忙了起来。阎伯驹、阎兴他们带着工作队出发了。他们的任务是尽快完成所有占领区的土改工作。

    工作队走了,陆成祥带着七十多人一个队伍,也马上要到泉州去。这次他要在泉州把所有海外贸易的事重新梳理一下。现在窑岗的很多产品,在海外都是供不应求的。郑芝龙原来庞大海外贸易能力,也需要和窑岗的生产结合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