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给王子面子 窑岗人又出发-《改变》
第(3/3)页
临走的时候,在窑岗的几个领导聚了一下。张知木对陆成祥说:“今后我们要在郑芝龙的海外贸易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贸易范围。因为我们今后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而没有海外贸易,任何国家也养不起强大的海军。我们海外贸易扩大了,就可以支持我们建设海军,有了强大的海军,就可以保护我们进行海外贸易。这两者必须相互促进才可以进一步发展。”
陈玉峰和欧阳鹤也都同意张知木的建议。
这次陆成祥要在泉州造原来泉州分公司的基础上,整合原来郑芝龙的贸易人员,加上这次又派去的人成立一个新的窑岗泉州贸易分公司。还要在泉州建设一个和窑岗、扬州一样规模的百货商场。
另外,福建这边,原来郑芝龙的造船厂每年可以造五到四艘大船,根据李宗伟的建议,让林青再派一些技术人员,改造这些造船厂。这次,陆成祥也要到福建和李宗伟落实这件事。
当然了,陆成祥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清点郑芝龙的金库。因为这次发现的郑芝龙金库实在是太大了。范成坤派出了不少军队过去守卫,李菁的特种兵也是一步不离的在郑芝龙府上,守卫着这个金库。
张知木对陆成祥说:“陆先生,我没有太高的要求。最低我们要保持郑芝龙原来的利润。只要保持了这个数,我们养军队的银子就有了。”
“哎呀!张总,军队用的那点银子你就放心吧!”陆成祥很自信的说,“我的想法,最少要把福建的贸易量扩大一倍。我这次带了很多人过去。这次我把加强广东广州的人员也带过去。让他们先熟悉一下海外贸易情况,然后跟着军队进军到广东。广州将来也是我们海外贸易的重点。”
陆成祥带着人员走了之后,张炳臣带着人又来向张知木辞行。
张炳臣带来的是四个人,有两个是医生两个是护士。他们要到四川去,是派给张献忠的医疗队。年前张献忠派来了几名他们的军医到窑岗来学习。现在他们要一起到四川去。这次他们除了带了很多窑岗的磺胺青霉素还有各种丸散药物。他们还要带去很多钢瓶。那是一氧化氮。还有不少制氧药品和设备。
张献忠他们要到乌斯藏去,张知木清楚他们面对的高原反应是非常危险的。得了高原病,如果不清楚情况,用上抗菌素死的会更快,只有吸入一氧化氮才能消除肺水肿症状,这是前世时中国军人献出了无数生命之后,军队医生才找到最有效的救治高原病的经验。这也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
可是一氧化氮是有毒的气体,为了试验人对一氧化氮的承受量,张炳臣他们和前世的中国军人一样都是医生自己亲自试验,才得出了实验的极限值。
这次四位医疗水平和身体素质出色的医护人员就要离开窑岗,他们将跟随张献忠他们一起到乌斯藏去。他们也清楚前去的风险有多大,也不知道是不是还能回到窑岗来。但是他们已经做好准备,义无返顾的就要出发。张知木不知道该说些啥,只是握着他们的手,说:“前途凶险,你们一定自己多保重。到了乌斯藏以后,要注意多培训一些人员。那么大的地方,全靠你们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团结大家一起工作。以后我们会尽可能的给你们提供支援。”
几位都表示,不会给窑岗人丢脸,会努力工作。
张知木突然想起了前世的有的驴友提供的一个土办法不知道有没有用,不过张知木还对他们说了,“我听说了一个土办法。如果有了高原反应,那么吃几个带皮的苹果就会缓解不少。不知道效果怎么样,有条件的话,你们可以试一试。”
“没问题,我们到了那边可以让人带着苹果先过去试一试。如果有效果我们就运过去一些苹果去。”一个医生很乐观地说。
“那好啊!”张知木说,“我想张献忠也知道你们对他们的重要性,会格外的爱护你们。有啥困难,尽快的和家里联系。”
张炳臣说:“我们已经联系好了,汉中那边会派人送他们到四川去。张献忠也会派人来迎接他们。”
谈完这几位去张献忠那里工作的事,张炳臣建议要扩大磺胺和青霉素的生产规模。现在这两种药物,供应量还不是不够。他判断和可能是有人大量的购买这种药品,出口到海外了。我们这边怎么降低药品价格,除了我们医院的药品,百姓们拿到药品的价格都降不下来。
张知木决定要和“神手张”张本贵一起研究一下这件事儿。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