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股份制试验 八大王来访-《改变》
第(1/3)页
第三十六章 股份制试验 八大王来访
唐景窑真是一个很能干实事儿人,他回到窑岗上任没几天就提出几个建议。
一个是去年黄淮长江都发了大洪水,看来今年雨水也不小。而我们河防虽然进行了一些加固,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为了预防大洪水,现在就要提前进行准备。最好不要到了汛期,黄河新河道再进行通水,早一点通水,能减少流向淮河流域的水量,减少淮河防洪压力。这样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封堵原来旧河道也容易些,因为水流不是非常大。
第二,现在从开封到淮安运河河道整修的人员和物质准备都不足。这样的话,势必影响开封到淮安运河的修建时间,对我们严重依靠水运的运输来说,影响太大。
第三,原来计划黄河新河道开通后,只是封堵开封到淮安的这股黄河旧河道进行运河改造。但是从黄河到淮河一共有四条大小河道,建议都进行封堵或者减小分流河口,限制流量。
唐景窑的建议受到窑岗高层高度重视,为此专门开了会研究这问题。
经过跟河道工地上的段精忠反复沟通,段精忠确认,黄河新河道最早可以在六月底通水。窑岗这边最后决定,黄河新河道,六月底要准时通水。所有福建战区需要军用物质和人员,必须六月中旬前都要抢运运完毕。
滹沱河工地上撤出来的人员,完成小凌河河岸硬化工程之后,立刻奔赴开封到淮安运河工地,所有工地需要的木料必须六月底前运到运河工地。争取以最快的速度整修完运河河道。
从现在起,组织大批草袋子木杆子运到黄河南岸备用。
经过研究,采纳唐景窑的建议,将黄河四条旧河道留下开封到淮安的这条之外再留一条限制流量的支流,因为有不少田地靠它浇水灌溉,其它的都封堵,旧河道可以改造成良田。
会后,张知木让人给崇祯皇上发了封电报,告诉皇上今年六月底黄河新河道通水
通过这件事儿,大家都对唐景窑另眼相看了。张知木体会到了,一将难求这句话。窑岗的其他人都不懂水利方面的事儿,唐景窑正好弥补了窑岗人员结构上的不足。这个原来旧官员现在可是做着惊天动地的事儿,他自己精神头也显得不一样了。原来走路的时候都是低着头的,现在遇到谁都会打招呼。以前在窑岗总觉得比窑岗原来的老人底一头,可是他发现,张知木等人根本就没有歧视过他,还把他当做重臣。现在唐景窑的家人早就都安排到窑岗,没有一点儿负担的他,满脑子的都是想着工作上的事儿。
和他一起受到窑岗重视的段精忠也和唐景窑一样,他们都是后来到窑岗工作的原来官员们的榜样。
李治送来崇祯皇上的六月底准时到黄河的密电时,告诉张知木,八大王张献忠已经过了汉中,正从陈仓道向陈仓(宝鸡)过来。
张知木有些纳闷,“八大王到了汉中为啥不和我们的人打招呼,我们也好派人保护他啊!八大王要是出点啥事多麻烦?”
“他从四川一动身我们就知道了,到了汉中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人正秘密的跟着他。这次他们也是分了两拨人。跟八大王一起的也就是三十多人,还有五十多人,跟他们保持距离跟着。我想八大王是不想把事情弄得动静太大,对自己的安全不放心。我看他到了陈仓(宝鸡)就该公开身份了吧!”李治分析着说。
“通知人,在陈仓给他们安排好住处,迎着他们。”张知木说。
“呵呵!八大王一定会很惊讶,这么保密的事儿怎么能让我们知道了。”李治说,“这样也可以给他来个下马威。”
“我们两艘新客船已经下水了,派一艘船到渭南等他们。”张知木说。
“拖船拖着的客船已经可以到西安,我再安排船到西安等着他们。到渭南再换大船。”李治说。
“看来,他们河道挖沙清淤还见点儿成效。”张知木说。
“唉!费的劲儿太大了,那么多船在挖沙,可是还是挖出来很快就淤上了。要想根本改善我看还得等到我们调水工程完了,水流大了砂就淤不下来了。”李治说。
“呵呵!那可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了!”张知木说,“八大王的事你亲自关注一下,千万不要出啥事。”
“我还是坐快艇赶过去接他吧!”李治说。
八大王张献忠也确实感到郁闷,虽然自己是答应将江南那边湘江和洞庭湖沿岸的大片地方都交给窑岗人,可是心里清楚,这都是不得已的。不交出去窑岗人想要自己也为没办法。可是交出去了,自己就只能守在四川了。特别是张献忠得到李自成已经去了窑岗的情报之后,心中更不舒服了。
张献忠和李自成都是能看清眼前天下大趋势的,可是这样的事儿让李自成抢了先,简直让张献忠觉得有些被侮辱的感觉。都知道这天下早晚是窑岗人的,我和窑岗人一直关系不错,怎么能让这个李闯王抢了先手呢。想起来这事儿,就让张献忠气的要跺脚。
张献忠和自己手下的那些人不同,他知道,窑岗最终会一统天下,而且是谁也挡不住,他们没有大动干戈而是稳步的一点点的来,显得格外有自信。这样的对手才会最可怕的,他们得到一块儿地方,就变成自己的后院,慢慢的把所有对手逼得无处可退。
尽管不舍得自己的土皇帝,可是张献忠是个能看清眼前形势的人。他清楚不管今后如何,自己现在必须要和窑岗人接触。尽管落在了李自成之后,再去窑岗显得有些学人家的意思,可是那都是小节,张献忠下了决心开始和窑岗这边联系。得到窑岗人肯定的答复,张献忠就开始准备到窑岗去的事儿了。
首先要说服自己的文武们,他们都觉得在四川坐天下很滋润不知道危险步步逼近,说服他们虽然费了些口舌,但是张献忠决心做的事儿谁也反对不了。
从各方面来看,窑岗都已经有一个国家机器在运转的样子了。前面有准备打仗的,后面生产等都不耽误,各司其职。
鉴于沁水流域土改的顺利进行,工作队撤回来后,窑岗立刻开始了整个山西的土改工作。要求是下半年必须将整个山西的土改工作进行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