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滹沱河大坝封顶 左良玉贪心难劝-《改变》


    第(1/3)页

    第三十五章 滹沱河大坝封顶 左良玉贪心难劝

    崇祯二十一的春天,让张知木和窑岗人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滹沱河水库大坝经过三年多的建设终于封顶了。工期比预计的提前了一年多。

    水库大坝前的围堰爆破拆除的时候,在窑岗的领导和各界人都到了现场,窑岗电台也对爆破现场进行了实况报道。

    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为了宣传效果,围堰爆破请周王和代王两位王爷亲自按下起爆按钮。这样露脸的事儿,让两位王爷笑的嘴都合不上。两双大手随着典礼司仪的“起爆”口令,同时按下了起爆按钮。随着起爆按钮的按下,拦河围堰传来轰隆隆的连续爆炸声。由于考虑到爆破对大坝的影响,围堰没有采用一次爆破,而采用分段连续爆破的办法,由于考虑到围堰外面和围堰内水的压差,围堰和大坝之间已经提前放了水,以减少爆破后河水对大坝的冲击。但是留下的落差还是使爆破后的围堰被冲的很快就没了踪影,大坝上的电机启动,所有的泄洪闸门都被提起来,浑浊的黄色河水从大坝上的闸口喷射而出,观礼台上的人群又是一阵欢呼。

    由于河水可以通过大坝的闸口通过,导流口那边的流量就小得多了。那边截流的工作也就开始了,截流完了,那里也要建设成一个大坝。将来那里既可以发电,洪水大了的时候,也可以作为泄洪口。

    张知木知道,那里截流完了,这边水库就可以开始蓄水,调试完的发电机也就可以发电了。这个水库的五台发电机全部发电的话,窑岗电力问题可以大大得到缓解了。

    张知木正在这遐想,唐景窑过来说:“张总,我们水库马上就能撤下来十几万人,你看怎么安排?”

    “太好了!我们不怕人多。”张知木说,“我们有几个工程考虑到人力和技术力量不足,一直没上马。你们这可是经过几年锻炼的队伍,而且是我们技术装备最强的。”

    “是啊!经过这三年多的锻炼,我们能操作机械的工人锻炼出来不少。还有能参加测绘和进行爆破的,对水泥浇筑很有心得的,都出了不少人才。”唐景窑对自己的队伍很满意。

    “这个支队伍要进行重新编组。对那些有技术专长的,工资待遇要提高。还有技术职称等都要考虑到,这样才能鼓励大家专研技术,也能留住人才。这些事儿要在队伍撤出前搞完。不然,一出去不少人就流走了。大家都知道做这个工作太艰苦,不愿意干下去。我们把对他们骨干的待遇提高上来,就会有很多人觉得跟着这只队伍干,还是有奔头的,这样就能减少人员流失。”张知木提醒唐景窑说。

    “还是张总想到周到,”唐景窑说,“整个工地最多的时候,有二十多万人。现在二十万人不到,十几万人还是有的。我想把撤出来的人组成一个五万左右的队伍,有些人我们可以让他们自愿离去,因为大批的力工随时用都可以再找。留下的组织成一个五万人的队伍。这样两个队伍都可以独立完成重大工程。他们的经验的是无价的,这三年我们吸取的经验也是非常珍贵的。我们会把这些经验拿到课堂上,让后来搞水利的学子们借鉴。”

    “汉水和黑河之间的水路已经挖通,马上就要建设嘉陵江上第一座拦河大坝,撤下来的人可以派上用场。”张知木说。

    “我倒是觉得有一个工作让他们做完再走,”唐景窑说,“从西山泡子下来的水位提高以后,小凌河两岸坍塌的厉害,尤其是西山泡子到窑岗这段,河水已经抬高了,说明河底的泥沙太多。我看不如先决心,将这段河岸都硬化。就近取石用水泥将两岸砌上。这样西山泡子到窑岗的电车通了,沿岸两岸的路面再用沥青硬化,河道里面还可以通船,在河两岸架几座桥。将来这段路两边就会是我们窑岗的中心。”

    张知木说:“好主意!那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啊!”

    “你看那!我们要修这段河岸,就要在上游将水闸关了。小凌河上停航一天损失有多大?所以我们必须靠人海一下子就在短时间内将两岸快速的修好。”看来唐景窑想这事儿不是一天了,考虑的已经很详细。

    “这事儿就听你的安排。”张知木说,“不过,我觉得一直到汾河,整个小凌河两岸以后都要硬化才行。”

    “这也是我的意见,我们将小凌河两岸硬化完了,还可以提高通航能力。现在我们窑岗运输可是大事儿。”唐景窑说。

    这时候,没跟着大家到大坝上参观的卢炳义过来了,“唐先生,你的兵是不是可以撤下来了?”

    “哈哈!”张知木和唐景窑止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你们笑啥?”卢炳义不解的问。

    “我们两人正说着事儿,你就过来问了。”唐景窑解释说。

    “这回你的兵可以调到汉中那边了吧?”卢炳义想的是嘉陵江大坝的事儿。

    “我们休整一下,再把小凌河的河道治理一下,然后就可以跟着你过秦岭到汉中去。”唐景窑说,“我们的队伍在拉出去,可就是精兵了。”

    “那当然,所有最好的施工设备都在你们这里。那看那拖拉机就是一排排的,将来调水工程你们这些人才是主力。”卢炳义说,“不过,你这边啥时候能发电啊?”

    “等那边截流以后,开始蓄水就可以发电。”唐景窑说,“最迟汛期到来的时候能有两台机组发电。”

    “这可是太好了!”卢炳义说,“你这边差不多,黄河和长江的事儿,你就接过去吧!范成坤他们水军搞了一个长江航道治理方案,我看你还是早点接手的好。”

    “他们搞完了不行,我必须亲自看看去才行。”唐景窑说起工作来就不一样。张知木也知道,唐景窑不亲自考察完,不会发表意见。不过,有了现成方案,他再考察也简单了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