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别看他像个马疯子似的,老人家心里有数着呢!他现在是想明白了,只要把武装警察这股力量看住,啥也不操心。此外,他就是玩儿他马!这是个活明白了的人!”张知木从心里敬重和佩服阎伯驹。这人从来不去争啥权利,可是除了陈玉峰,哪个人也不敢对这位窑岗元老说半个不字。 也就是有阎伯驹在窑岗坐镇管治安,来到窑岗的太子皇孙,还是王子王孙,巨富官员,没有一个敢在窑岗放肆的。只要是犯了事,阎伯驹手下可是铁面一张,谁说情都没用。这也是让窑岗百姓们格外支持现在政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窑岗军队在前线一个个胜仗出来,全国上下都是兴奋异常,出现了全所未有团结。加上几年基本没有全国范围的大灾,就是局部有灾,窑岗政府有充足战略储备,加上官员军队救灾得力,损失也在可控范围之内。百姓们对政府的信任非常强。 就此机会,李茂和李岩他们加速将一个个新法令发布了出去。这些法令都被百姓们还不怀疑的接受,他们相信政府做的都是为大家好的事。这件事对张知木还说,是亦喜亦忧。喜的是事情进展顺利,忧的是百姓们如此盲从从长远来看绝对不是啥好事。 张知木知道总结*****的教训就是大家的“盲从”。百姓们丧失了思考能力,必然盲从。可是现在想不让百姓们盲从也做不到,刚吃点了饱饭百姓们,谁反对给他们饭吃的政府,他们都会和谁拼命,现在让他们想啥民主也不现实。好在自己还能控制这些事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李茂他们不但在法律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在组建未来新政府的组织人事方面也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各方面的人才,也都在向窑岗汇集。不过关于建国之后的国都到底是建在哪里,张知木内心还在犹豫。从感情上,张知木更倾向将首都建在北京,可是张知木更知道二三百年之后气候变化等原因,北京等附近地区,会变成非常缺水的一个地方,那时候再想迁都会牵涉方方面面利益,很难做出决定。将首度定都在窑岗显然不合适。这里交通不是还十分便利,这里的优点是经济文化现在十分发达,窑岗各位主要领导家都在这里,定都于此很容易得到大家支持。可是这里从哪方面讲都不是一个做长远国都的地方。就是不知道从嘉陵江和洮河引水济黄之后,京津地区的缺水问题是不是能解决了。这需要看看再说。其实最好能在长江沿岸选择一个国都,比如南京就是最好的位置。可是凡是在南京定都的国家寿命都不长也让张知木觉得很膈应。其实引嘉引洮济黄之后,渭河水位要是能上涨些流量大些,水上运输条件好了,西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现在不能将国都定在别处,那样会让军心不稳,另外定都别处,新国都都需要进行大规模建设,所费也是不菲的。 和杨玉琳回到家里喝着茶,收听窑岗军队进城仪式实况转播,黄玉坤过来叹口气说:“唉!我们那边有一个用起来很顺手很能干的人,昨天夜里突然中风,到了医院躺在床上话都说不出来了,也动不了,真可惜!” 杨玉琳插言说:“现在条件好了,都使劲吃肉,一个胖的那样,不中风才怪呢!” “哎呦,没想到这病现在就开始了!”张知木知道,前世改革开放生活好了之后,高血压中风等病明显提高,可是没想到窑岗现在就开始这样了。 听了张知木的话,杨玉琳很奇怪的问,“哎呦,好像你知道以后会有这病似的?” 黄玉坤也哼了一声说,“他啊,一直就是神神怪怪的,我啊都习惯了!” 张知木没理她们,拿起电话给张炳臣把电话打过去。 那边张炳臣接过电话,张知木问:“炳臣啊,收听广播呢吧?” “是啊,就是广播的信号不是太好,可能还是太远了吧?照窑岗电台信号差远了!张总有事吧?”电话那边传来张炳臣声音。 “是这样,现在我们窑岗的中风病人越来越多,现在生活好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多。其实中风,就是血液粘度太高,最后血管被粘稠血液栓塞住了。我知道你们有些治疗中风的药方。可是效果都太慢了。我知道蝮蛇毒和银杏叶里面的提取物,都是溶解血管里面血栓的很好药物。你们下一步,要组织人研究用蛇毒稀释提取后,给人进行输液治疗血栓的事。对了还有银杏叶也是这样。这件事研究好了,会解救很多人。现在大家好不容易生活好了,在得各种疾病实在是太遗憾了!” “张总,你说的事我们明天就安排人去干。可是你还能说些更具体点吗?”张炳臣问。 “我知道的也只是这些,其他的你就安排人研究这事吧!至于用啥样浓度怎么使用,我也只能说这些!”张知木经常遗憾的想,要是知道穿越来了,应该多学些医学知识啊!现在只能将平时学到的一点医疗保健的东西,尽力想出来有些,提供给张炳臣。 刘云他们解决了巴黎的时候,宁德将军他们大军,也在情报部的孙月娇他们帮助下,将整个波兰全国各地的所有的波兰军队剿灭。在波兰救国军的配合下,就将波兰接管过来。同时他们大军也将波罗的海南岸的瑞典军队全部消灭,抵达了波罗的海沿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