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开发北美东海岸 要求土耳其人投降-《改变》


    第(2/3)页

    他们介绍说,北美东海岸的气候环境要要远远比西海岸好的多,非常适合农业耕种,建议目前将重点用在东海岸的开发上。

    看完吴三桂和林风他们汇报,张知木很欣慰,对陈玉峰和欧阳鹤说,“北美有吴三桂和林风我们可以无虑了!”

    欧阳鹤说:“看来,北美要比我们当初想的还要好得多。我看我们应该有一个长远的向那里移民计划。”

    “这件事我同意。”张知木说,“马上给他们回电报,强调几点:一是我们和整个欧洲处于战争状态,他们向任何欧洲人的殖民点发起攻击,都是允许的;二是,我要组织支持好爱尔兰人,但是对于那些放武器的停止反抗的英格兰人和其他欧洲人也不要伤害,我们要有度量,允许在北美有世界各国人存在,世界各国人民都有自己的文化优势,我们需要互相取长补短;三是,我们同意重点在北美东海岸发展的意见,不过也建议他们,也要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发展,我们还会派出水利专家组到密西西比河沿岸,研究如何解决哪里水患的问题;四是,要他们向北发展,在五大湖地区发展农垦;五是,要在北美东海岸,选择一个地方,修建可以停靠大型船只的浮动码头,待我们运输船到后,研究修建可以停靠大型船只的码头,修建提供补给用的基础设施;六是,要尽快找到弗吉尼亚地区的煤矿,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找到能源,短时间看也可以为我们往来的货船提供煤炭;七是,做好准备,准备修建横跨北美大陆的公路;八是,对于印第安人我们要先礼后兵,尽量用文化同化他们,短时间内,要做好打服他们准备,家里面会尽快的组织教师到北美去。”

    张知木一口气说了几条建议,让陈玉峰和欧阳鹤都不得不赞叹的直点头。

    有些事情,张知木现在还不能说的太早,他知道大西洋和大东洋(太平洋)温暖湿润的空气横贯北美大陆,带来非常合适的降雨,那里的土地非常适合农业种植,地下还蕴藏着几乎所有人类发展需要的矿产资源。解决了欧洲人也就消除了大明朝人的外在威胁,那时要花一定的力气规划发展那里。

    窑岗人对于眼前的战争就象玩游戏一样,不紧不慢的。可是那些和大明朝人开战的国家日子就难过了。那个吃了不小亏的波斯帝国的很多贵族元老,逼着阿巴斯国王,向大明朝派出了一个求和的使团。阿巴斯即是被逼迫的,他自己也知道,不求得大明朝原谅,等人家真的派军队过来,那结果就是灭国。

    同时派出使团的还有俄罗斯帝国沙皇阿历克斯,这个俄罗斯帝国使团由这个沙皇不是十分信任,可是也别选择彼得洛夫伯爵任团长。当然,这个沙皇派出来的使团团长,一直接受孟四儿的指导。

    不过,最先和大明朝人进行谈判的还是来到开罗的奥斯曼帝国使团。

    由于奥斯曼帝国和大明朝之间贸易活动最活跃,贸易量很大。大明朝的汽车可以乘船跨过海峡来到伊斯坦布尔。

    有这样便利条件,奥斯曼帝国使团在窑岗大掌柜的帮助下,租用了两辆大客车前往开罗。这样他们就不用坐船经过地中海漫长的海上旅途了。坐汽车即安全,速度又快。没用几天就到了开罗。

    由于开罗的电报已经可以通到伊斯坦布尔,孙传庭他们早就给奥斯曼帝国使团安排好住处。

    可是奥斯曼帝国使团住下后,一连两天孙传庭也没有见他们。特使问接待人员,接待人员回答是孙大人出去巡视去了,啥时间回来不知道。

    特使哪里不明白,这是这位难缠的孙大人故意想晾他们,为的是杀他们锐气。即使知道这样,特使也不能不着急,他知道苏丹陛下一定是急的日夜不安的等他的消息。帝国命运让他们不能不急。也没有办法,是奥斯曼帝国要来和人家谈判的。

    不过,特使的气可是撒在原来的奥斯曼帝国派到开罗的帕夏身上。这位帕夏留在开罗协助孙传庭工作,是越干越起劲儿,早就把自己当大明朝人了。

    孙传庭不在,很多事就由他主持。奥斯曼帝国特使来了,这位原来的帕夏也没有把他当回事,见了一面客气一下就不理了。这是特使接受不了的,心说,“你一个原来帕夏,见到苏丹特使竟然敢如此无礼。”可是他也没有办法,因为现在的帕夏可不是苏丹任命那个帕夏了,他已经把所有亲戚家人都接到了开罗,是大明朝中东特别行政区的高级官员了,是受到大明朝保护的官员。

    大明朝人就这点好,生活上的安排绝对让他们挑不出来任何毛病,不过现在特使吃啥也不香,甚至看到再好的东西也吃不下一口。

    终于等到孙传庭回来,特使一行人马上赶到了帕夏府,现在的大明朝中东特别行政区政府。孙传庭听到他们到了,迎出了楼外。

    见到特使马上过来握住特使的手说:“哎呦,我的老朋友,让你们久等了,实在是对不起啊!我们军队打到了突尼斯那边,我到亚历山大港督促着给他运送给养物资,实在是对不起啊!”

    特使心里这个恨啊,这哪里是客气简直羞辱自己一样,等于告诉自己,大明朝军队已经占领了你们的突尼斯,我去给军队运送物资,耽误接见你们,真是岂有此理。可是自己除了勉强挤出来点笑容还能说啥呢。特使知道这个孙传庭非常难对付。这不是,见面就笑里藏刀的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我来见孙大人就是解决我们两国之间误会的!”特使的话显得很尴尬。

    进到小会议室,大家坐在会谈桌上,特使好像感觉时间倒流,又回到前两次谈判那个时候,有些尴尬的说:“孙大人我们这次是第三次谈判了!希望孙大人不会又让我们割地赔款!”

    “呵呵!特使大人,我有一种感觉可能不一定正确,你们奥斯曼帝国好像就愿意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然后还弄得割地赔款。不知道你们奥斯曼帝国的思维方式为啥会是这样?”孙传庭根本不客气,就是想给特使施加压力。

    “哎呦,孙大人何出此言,我们奥斯曼帝国帝国曾经横扫地中海南岸,打下大片土地,也是辉煌的帝国。只是遇到了你们大明朝才吃了大亏!”特使努力找回自己的面子。

    “哼!”孙传庭也知道特使说不出啥道理,用鼻子哼一声说,“我接到家里面通知,知道你们苏丹要派出使团前往我们窑岗去,就让我接待一下。我们都是老朋友了,我看有话直说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