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孙传庭到亚历山大港 窑岗船队离港返航-《改变》


    第(2/3)页

    “整个埃及和的梨波里那边的棉花都在这里集散,估计看到我们大量收购棉花,还会有大量棉花向这里集中。我们走后,这里的棉花马上会大幅度的降价!”穆毅说,“我们陆总的人还真的都是能干的人。他们很快就能简单用阿拉伯语和当地人讲价钱了!生意上的事,根本不用我们操心。”

    “可不是,别看他们很年轻,有不少人都是各地商铺表现出色的人,还有不少是窑岗商贸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可都是人才啊!”郑芝龙说。

    “这回我们带回去的棉花,可以让我们窑岗的纺织厂放开了干了!”穆毅喜上眉梢的说。

    “呵呵!未必!”郑芝龙说,“汉口那个大纺织厂就要分去不少棉花,还有应天府(南京)那个纺织厂,也是一边开工一边建设。都需要棉花。不过这买卖真的好,在这里一点儿棉花,运回去织成布,再运回来可以换回来十倍棉花不止。”

    “可不是,我们的棉布在这里都成抢手货。再说了,我们的纺织品也真好。他们当地人那些土布真的没法比。还有我们印染的颜色花色,更是他们想都想不到的。”穆毅说,“我们要是把全世界的港口都打开了,就凭纺织这一项就可以养活我们国家百姓!还有啊,你们看到吗,我们一个铝锅卖的快成银锅了!”

    “这才是我们海军存在的价值吗!”郑芝龙得意的说。

    安排好开罗的事,孙传庭、李魁、李峰,还有奥斯曼帝国特、帕夏都一起来到亚历山大港给穆毅他们送行。

    亚历山大古城原来的规模和财富可是和罗马一样的,现在有些没落了,可是雄风犹在。特别是穆毅把这里选做了地中海东岸的军港。在这里卸下了大量的钢筋水泥,还有很多建筑机械。已经有工兵在进行施工建设。他们还雇佣了大量民工参与建设。这一项可是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很大好处。窑岗人给的工钱很高,而且是每天都兑现。在工地工作还发给非常好的劳动服,伙食是他们平时只有过节时才能吃到的。每顿都是有荤有素,还不限量管饱。每个参加到工地劳动的民工,下班儿都穿着劳动服回家。因为穿这样的衣服,表示自己有了一份非常让人羡慕的工作,是非常荣耀的事。

    孙传庭他们一行乘坐马车,一路颠簸的来到亚历山大港码头,弄得腰酸腿疼的。以前坐汽车惯了乘坐这种没有减震的马车很不习惯了。

    听说孙传庭他们到了,穆毅和郑芝龙赶紧下船迎接。

    可是那边的帕夏可是望着山一样大的船有些发呆了。他以前见过一两千吨的大帆船,那时就觉得简直太大了。可是眼前这两万多吨的大船,简直是太恐怖了,做梦也想不到,钢壳大船会这么大。更让他感到震惊的是船上的设施,尽管外面温度非常高,可是船舱里面的温度却是非常凉爽,还有电灯等各种各样的电器,都是帕夏听说过可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孙传庭、李魁、李峰和穆毅、郑芝龙单独见面交流了一下情况,就在泰山号上举行了一个宴会,算是给窑岗船队送行。

    李魁的话很实在,“穆司令,你们这一走,弄得我老李心里有些空荡荡。你们在这里老子就觉得心里有底。你们在这,出了啥事,只要我们靠近海边就啥也不怕。海上有你们这些大家伙提供支援,我们就没有不敢去的地方。”

    郑芝龙呵呵一笑说,“你们放心,我们在地中海和黑海都会留下一些战船。以后还会给地中海和黑海充实更多的战船。今后,海上就是我们说了算了!当今世界还没有那个国家水军能和我们对抗。”

    其实,不仅仅是埃及的帕夏见到泰山号感到震惊,就连李峰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些海军的巨型战船。见到自己水军有如此巨大的战船,那份信心简直没法提了。

    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在地中海找一个海港建军港,也就临时把给黑海那边的用的一套两兆瓦的标准型号的发电机组先运到这边。不过施工还需要一些时间,码头上夜晚施工,用的都是柴油发电机的电,还有战船上的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