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孙传庭去谈判 后方穆斯林闹事-《改变》


    第(1/3)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孙传庭去谈判  后方***闹事

    伊斯坦布尔的窑岗分公司掌柜的,几次被土耳其人折腾,入狱关进大牢就已经两次了,听过苏丹陛下要见他自然是非常紧张,不过听完苏丹陛下说的事,心情立刻象夏天喝了冰水一样,爽快极了。离开王宫时都想唱歌。

    他知道,是强大的祖国军队,让傲气冲天的奥斯曼帝国从心里害怕了。这才对自己一个商人如此礼遇。不过大掌柜的也是心里面嘀咕,这么大的事家里面也不事先跟自己打个招呼,弄得这边跟着一惊一乍的。可是又一想,事情发生的这么突然家里面恐怕也要反应一下,再说了,也许家里面早就知道土耳其人不敢动我们的人。

    回到分公司,进入密室,大掌柜的让人用无线电台,使用密码将这里情况汇报了!他没有用明线电报,担心泄密。

    不过,很快家里面就用有线电报明码给他回复,“我们已经了解到这个情况,会尽力约束战船不要扩大事态。并且已经责成孙传庭前往伊斯坦布尔协商解决此事。请转达奥斯曼帝国苏丹,我们珍惜两国友谊,希望能够和平协商解决这个突发事件!”

    大掌柜的当然愿意给奥斯曼帝国苏丹陛下送这样的消息了,为了通报方便,大掌柜的直接将电报带给苏丹陛下。

    苏丹陛下看到了这封电报,也是长出了一口气。他送走了大掌柜的,又把上次和孙传庭谈判去的那位特使招来了,还是想让他负责和孙传庭的谈判。

    这位特使听说来谈判的是孙传庭,长叹一声,“唉!是这个人啊!陛下这人可是实在难缠啊!”

    “哼!有啥难缠的,怪就怪我们打不过人家!”苏丹倒是说了句实话。

    特使说:“陛下,谈判的事由我来应付。可是我听说大明朝水军和葡萄牙人打了一仗,反倒是又和好了,这事我们要重视啊!”

    “是啊!这不是好消息,可是我们情报一点儿都没有!”苏丹陛下很懊恼的说。

    “我们和那些异教徒关系一直不好,这不是几天的事。要是再起冲突的话,他们也得到大明朝的火器,对我们实在是不利啊!我们和俄罗斯帝国这一战,又和大明朝打了一仗,火枪弹药消耗很大,没有太多的银子去买火器了。就是有银子,恐怕大明朝也不一定卖给我们火器!”使者和苏丹陛下私人关系非常好,有话也可以直说。

    “说的是啊!这次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和他们把关系挽回来!”苏丹说,“去年的时候,西方各国一直秘密和我们联系要联和对付大明朝,不知道大明朝人在他们门前晃了一圈儿之后,他们会有啥感想?还有,那个俄罗斯帝国恐怕现在也明白了,我们两国打的两败俱伤,结果得利的是他们大明朝人。大明朝人用火器把我们两国都收刮的一空,又都失去很多土地,我想那个可恶的沙皇也该明白这个事了!他们要是不恨大明朝人才怪呢!”

    “是啊!大明朝简直是太可怕了!怕的就是各国不齐心,齐心也不一定能打败大明朝,要是不齐心,必然打不过人家。现在怕的是没有人再敢挑头做这事了!”特使说,“可怕的是大明朝和葡萄牙人和好之后,就在西方插上一只脚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仗还没打完,弄不好,葡萄牙人买来一批火枪,再把西班牙人打败了,大明朝在西方更没人能挡得住了!”

    “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向东方不能占到一点儿便宜,向西方也应该停止扩展,不然我们和西方各国关系更会紧张。我们的土地面积已经不小,需要发挥他们作用的时候了!我们需要时间修养生机。不然我们奥斯曼帝国就会一落千丈的堕落下去!”苏丹头脑还是很清楚。

    对于窑岗人来说,这么大的航海行动也是一件大事,几乎每天都有船队的消息见诸报端。要是有一两星期没有船队的消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会接到很多电话来问,窑岗人非常有新闻意识和民主意识,他们的知情权需要保证。这样说明百姓们关心自己的国家。

    船队到了亚述海停靠在我们自己的码头这个消息,窑岗这边进行了详细的隆重的报道。窑岗上下都为之震动,除了张知木给穆毅他们船队发去贺电,各界人士也发贺电给他们。一些学生还发起了给远航的水手们写信的活动。

    窑岗人只顾着高兴了,对于报道中提到的和奥斯曼帝国发生的冲突好像根本没注意。在窑岗人脑子里面,奥斯曼帝国早就是败将,和他们再打仗必定是胜利的,根本不用担心。

    张家口到北京的铁路通车,张知木没有去参加典礼,崇祯皇上带着那些元老院的元老们,还有那些住在窑岗的各位王爷、国王等,浩浩荡荡的去参加典礼去了。然后火车拉着这些人到北京,崇祯皇上安排大家住在紫禁城,让大家玩了几天。可是崇祯皇上和大家一样,新鲜感一过,都想回窑岗了。现在北京和窑岗通火车了,往来方便。崇祯皇上也不愿意在紫禁城里面呆着,还有他们马上要到郑州给郑州到汉口的铁路通车剪彩,到了汉口还有长江大桥通车剪彩,这些都是崇祯皇上绝对不能错过的好事,所以崇祯皇上也和大家一起乘坐火车,直接回到了窑岗。

    路上他们就听说,窑岗船队已经顺利到达我们在亚速海里面码头。到了窑岗,崇祯皇上听完张知木的详细介绍,马上也以皇上名义给穆毅发去了贺电。

    张知木没有去参加通车剪彩,是因为要和杨昌他们一起实验,窑岗直通西安微波线路。

    结果实验非常顺利。从窑岗到西安,西安到窑岗互传电视信号非常稳定,同时传输的几百线电话,声音更是非常清晰,简直和市内电话差不多。因为电话是采用多路频分复用技术,也就是将些电话信号按照不同频点调制在微波信号上,到另一端,统一解调出来,再按照不同频点,分别解调出去,传输规程中信号损失很小。

    这条微波线路走的是从窑岗到潼关,再到西安,这样沿线的长途电话,都可以用微波传输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