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化工城定址南京 硬盘试验成功-《改变》


    第(2/3)页

    看了大家一眼,张知木说:“大家不用奇怪!这样工程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厂的问题,他还有很强的战略意义。我们江浙一带,是非常富裕发达的地区,这里不但人文荟萃,一直是我们经济的中心。可是,这几年来看,这里在走下坡路。原因就是这里的工业发展一直没跟上,原有的优势在逐渐失去。这是我们必须制止的。别的不说,我们将这样一个化工城建在这里,就可以极大的带动这里的工业发展。当然,这里有些条件还不具备。但是,我的想法是,我们在这里建设化工城的同时,就要同时完善这里不足的条件。具体的说,我们首先要用我们成熟的架桥技术,在应天府(南京)这里建设一座长江大桥。当然这座桥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化工城的运输问题,对于这一带长江两岸,作用都是极大的。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扩宽从黄河到长江的运河,使运河可以通行三千吨,甚至五千吨船舶的通行能力,这样山东东营的石油,可以通过水运送到应天府(南京)。当然,为了今后江浙地区的发展,我们必须建设从北京到天津、济南、徐州、淮安、扬州、南京,向南到杭州的铁路。我们就以这座化工城为中心,整个开展建设!”

    张知木又抬头看了看大家,说:“当然,这也是我个人的意见,大家也可以发表看法!”

    结果是张知木话音一落,下面是一片掌声。

    这样场合不怎么说话的阎伯驹激动地说:“知木啊!也就是你有这么大的魄力,想的更长远!”

    陆成祥接过话说:“张总,我们从上海镇回来了,觉得那真的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地方,要是我们把化工城建在了应天府(南京),那么上海哪个地方更不得了了!”

    阎兴说:“江浙地区本来纺织业就发达,要是哪里能大批量生产化学纤维,对当地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们可以在应天府(南京)配套建设一个大型的纺织厂啊!现在我们技术干部,技术工人都不缺,就缺原料!”陆成祥已经惦记上了。

    欧阳鹤说:“今天的事,张总也提示我们,今后思考这样的大型项目要有全局观念,要考虑到战略布局。这应该是我们今天的另一个收获!”

    陈玉峰说:“我同意欧阳先生的意见,我们这些人考虑问题,必须着眼于全局。我们想的已经不能是简单的怎么挣点银子的事了!”

    看到大家对应天府(南京)这个地址没有反对意见,张知木提议由陆琪和李守坛人这个项目正副总指挥。

    不过陆琪提出来,此事必须由张知木亲自挂帅才行,他的意见也很中肯,因为这样大型化工厂,从来没有人搞过,需要动员窑岗的各方面力量进行。即使这样也会是困难重重。

    张知木知道陆琪说的有道理,答应自己和李云鹤亲自参与这件事,做他们总后盾。

    会后,陆成祥向张知木汇报说,上海哪个地方可以建设一个很好的码头,不过只有涨潮的时候大船才能进入黄浦江。张知木告诉他以后可以用疏浚船在那些浅滩的地方挖沙子解决这个问题。陆成祥点头说,那么这件事就开始建设吧,这对整个地区都是有好处的。

    陆成祥又告诉张知木,准备向伊斯坦布尔和莫斯科派出的人员都已经准备好了,正在进行统一的培训。原来四夷馆的几位通事也愿意跟着前往。

    张知木对陆成祥说:“其他的还是次要问题,让他们当地人都认我们的窑岗币,这是首要任务。”

    陆成祥说:“我也知道这事,可是要想让他们人认我们的窑岗币,必须保证他们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兑换现金现银,以提高我们窑岗币的信誉。可是那就需要很多现金现银,今后打仗的话,风险就很大了。现金现银少了,有人恶意挤兑就很麻烦!”

    “我不是说过吗!只要我们打仗能打胜他们就不用怕。即使有了损失,我们也能从他们身上找回来!”张知木说,“你就大胆的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