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地铁剪彩 飞机救灾-《改变》
第(2/3)页
张知木摆手让杨玉琳不要打扰他们。陆成祥和阎兴都没注意到张知木进来了。
陆成祥说:“现在粮食我们不缺,在长江沿线我们有很多粮食储备库。可是水太大送不进灾区去,远水解不了近火!云鹤他们飞机都过去,也是挠痒痒一样,没大用啊!”
张知木插言说:“还是要云鹤他们加快双发飞机的研制,这样的运输机就能多运一些东西。以后再有事也能用得上!”
看到张知木进来,陆成祥说:“张总回来了!云鹤回去安排飞机的事了。”
阎兴说:“洛阳和汉口的飞机跑道已经开始修了,他们都用了很多推土机。汉口那边连续下雨土地潮湿,没办法,他们动员了很多汽车马车运行发电厂的煤灰去铺垫。煤灰加上土用碾压机压在一起,就可以做简易跑道了。方才欧阳先生来电话说,那边的驻军也派人去支援修跑道的事。还有,范司令也派两艘战船沿长江去汉口。当地驻军全都参加抗洪!”
“好啊!让百姓们看看,有危难的时候,我们政府军队是怎么样参加抗灾的。百姓们会看到我们和以往政府的不同的。”张知木说,“我们长江、黄河、淮河每年都安生,这件事要好好研究一下。不能年年抗灾!还有,这个洛阳和汉口的机场跑道,要保护好,今后就留着用。跑道要圈上,要将这个简易跑道修成一个机场。今后我们各地都要预先修好跑道,以备不测时使用。”
“对对!”陆成祥直点头说,“以后,张总说的那种两个发动机的飞机要是造成了,我们也可以坐着飞机到各地看看!”
窑岗的实力已经不是以前可比的,救灾已经对整个大局势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特别是粮食还有各种帐篷、经过翻新的军队换下来的旧衣物等物资非常充足,救灾压力不是很大。
经过日夜努力,第二天中午,洛阳那条跑道就修好了。
李云鹤派出了最好的试飞员,带着导航设备,用双座飞机,一次飞到洛阳,成功的降落了。在洛阳架设导航电台。电线还没拉到跑道上,洛阳驻军使用柴油发电机为导航台供电。
首飞成功鼓舞了飞行员,虽然洛阳天气有点薄雾,天气不是非常好,可是剩下的五架飞机同时起飞,根据导航台引导,也都安全的飞到了洛阳。只是汉口的跑道一直到晚上才修好,飞机只好在洛阳休息一夜,第二天还是一架双座的飞机带着导航设备飞到汉口,建立了导航台之后 ,下午其他的飞机都飞到了汉口。
汉口的电台和窑岗电台同时播报了这个消息。这个消息对于长江沿岸正在抗洪的军民是莫大的鼓舞。
天气晴好的时候,飞机上就挂着压缩饼干和各种方便食品,根据地方报上来地址,飞过去向被困的百姓们空投。这件事很快的传遍了全国各地。虽然空投的东西有限的,可是影响巨大。
李云鹤他们那些造飞机的,也受到了重奖。那些搞双发飞机的,更是拼命的赶工。他们更清楚这样的双发飞机虽然灵活性、速度都没法和战斗机比,可是载重量要大出来很多,这样的飞机要是能出去救灾,那可是不得了的事。
这样的事,对孩子们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做飞行员渐渐成了孩子们最大的梦想。
地铁**线的通车剪彩仪式,没有受到救灾工作的影响,照样搞的是非常热烈。参加仪式的人是人山人海,因为马上就要开始一年一度的招生,各地考生和家长们,已经将窑岗几乎挤满了。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信息也灵活,都知道,到了窑岗孩子只要是考上,这辈子就算是无忧了,所以很多家长,勒紧裤带也要带着孩子来试试。那些两广和云南的考生,有的上半年就到了窑岗来等着考试。这次经过官员们的动员,还有西域不少少数民族考生也来参加考试。
考试前,有皇上参加剪彩的热闹,这些人哪能错过,因此把举行剪彩仪式的窑岗广场地铁站前围的是水泄不通。
这样的剪彩仪式,窑岗人已经搞得轻车熟路,首先是皇上讲话,张知木讲话,各界来宾讲话,然后是皇上和张知木,还有元老院的剪彩专业人员一起剪彩,接着是鞭炮齐鸣。最后还是皇上张知木他们来宾一起乘坐滚梯下到地铁站内,登上电车转了一圈儿。
崇祯皇上不住的夸地铁修得好,“哎呀!朕几次想过来看看,他们都说正在施工不安全,结果都没来上。没想到这里修的比他们说的都漂亮。”
大学士刘建泰说:“不但修得好,这里面的空气也好,我原以为地下这么深,空气会不好呢!”
“呵呵!”张知木一笑说,“这地下排水通风是非常很重要的一部分。这里面电都是有备份的。一旦外面的电出了问题,凭着蓄电池,可以支持到备用柴油发电机启动。安全的问题请放心!”
“张东家,朕看啊!任何人到了窑岗来,都不可能不来到地铁坐一圈儿。这地铁真是好啊!又快又安全,还不会堵车。”
“这就是地铁无可比的原因。”张知木说,“不过修这两条线路,整个把地面都挖开了,对整个城市交通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再修地铁,要深一点儿,就从地下掏洞挖,那样费点劲儿。可是对上面没有影响!”
“哎呦!张东家,这地铁可是用银子堆出来的!”刘建泰咋着舌说。
“是啊!不过,这两年多少百姓跟着受益啊!参加挖地铁的民工挣的银子,比他们种几年地都高的多。提供各种材料的人,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受益!这样的工程,越干百姓们越受益!”张知木说,“我们不仅仅解决了交通问题,给百姓们带来的影响更大!这地铁也将是我们窑岗另一张名片!”
庄妃建议说:“张东家,再修地铁,我看应该修到秀容,也该修到西山泡子!”
“呵呵!我看到秀荣的该早点修,窑岗到秀容的电车,汽车每天都是拥挤不堪。”张知木说,“窑岗到西山泡子,现在有电车汽车,还有船,不是那么急!我看是庄妃家住在那里,有些私心吧?”
“哈哈!”大家笑了一阵儿。庄妃说:“张东家错了,我觉得皇上住在西山泡子这边,才想起来这样建议的!”
“呵呵!”崇祯皇上听到庄妃这样说,十分开心,“朕也觉得西山这边的人是越来越多,应该修地铁。你们知道,很多王爷国王都住在这边。我看那边又修建了一大批房子,以后交通一定是非常繁忙。”
周王也说:“以前觉得西山这边还是很安静的,甚至有点偏。现在看来,一点儿不偏。周围的房子都是连片盖。不过话也说回来,窑岗的房子怎么盖都是紧张。也是不够用!”
“好!下一步规划地铁的事,我让他们首先考虑一下西山的事!”张知木做了个顺水人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