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众将军到机场 大开眼界-《改变》


    第(3/3)页

    看见大家把飞机看的差不多了,李云鹤请大家在摆好的椅子上坐下后,对大家说:“大家看到了,我们眼前这架飞机是昨天在才安装调试好新型发动机的飞机。这架飞机马上就要试飞。”

    飞行员将坐舱盖拉上之后,机械师顺着梯子来到地面,将梯子拿开,一个机务在飞机前面,用力的以搬螺旋桨,飞机发动机,“轰”的一声,冒出一股浓烟,“轰轰”的发动了起来,张知木听出来,发动机的声音和原来的有些不一样。

    飞机驾驶员一松手闸,飞机轻盈的驶向跑道,然后突然加速沿着跑道向前奔去,张知木明显的感到飞机轻盈的多了。很快就见飞机离开了跑道,接着就是大坡度爬升。看来飞行员对发动机动力十分的放心。起飞之后的飞机,在天上做着翻滚俯冲爬升等各种动作,看的下个面的各位都坐不住站起来观看。估计是李云鹤安排飞行员给大家做的表演,一般试飞是不会这样的。只要飞出需要测试的科目就行。

    不过,张知木看到上下翻飞灵活轻盈的飞机,明白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飞机,今后前途无量。

    接着,那架双座的飞机也上天给大家表演了一次。

    在座的各位不断说“过瘾!”

    周遇吉也是现场给大家介绍了飞机在草原上追着蒙古骑兵打的事,说的也是有声有色。不过周遇吉又说:“各位,你们知道,那还是原来我们那种又老又笨的飞机。要是用我们今天这样的飞机参战,战况会更不得了了。”

    李自成问李云鹤:“你们现在的飞机,那种大个的是**能带几个?”

    李云鹤说:“那种小的,不带副油箱,可以带四颗。那种特别大的只可以带一颗!”

    “乖乖!飞机上的**,比战船上203炮弹还大不少呢!”郑芝龙说。

    “张总啊,这飞机能飞到澳洲去吗?”刘宗敏问,他已经想在澳洲使用飞机了。

    “还不能飞到澳洲去!”张知木说,“可以用船运到澳洲去。不过,我们现在有一个小组再研制双发的飞机。就是在翅膀上安装两台发动机的飞机。那样的飞机,速度灵活性可能不如现在的这种飞机,可是航程远。没准过几年,就可以一段段的飞到澳洲去!以后我们从澳洲到窑岗往来,总有一天会坐飞机。权将军先别着急!”

    “哈哈!”大家都笑了起来。

    “哎!张总,你说的翅膀上安两个发动机的飞机能坐几个人?”张献忠很认真的问。

    “我们预计是十几个人!”张知木说,“到时候,要看看我们发动机的功率能提高到啥样!”

    吴三桂问道:“要是用那样的飞机,装**是不是能装很多啊?”

    大家都对吴三桂提出来的问很感兴趣,都在等待张知木回答,张知木一笑说:“还是吴将军极敏感啊!能载那多人的飞机当然能装很多**。我们可以将双发的飞机,专门制作的一种载**的飞机,就叫轰炸机。这样的飞机,装满**到敌人头上,将**舱一打开,自动投向敌人。大家想想几十枚重型**,同时落入敌人阵地会是啥样?”

    这些人都是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当然知道这意味着啥。

    冷了一会儿场,宋献策笑着说:“今后有了柳将军的空军助战,我们的仗更好打了。”

    “哎呀!那个时候还用打啥,去几架飞机就完事了!”李自成说,“张总,我们想啥办法也要尽快的多生产飞机。这东西参战我们能少死不少人。”

    范成坤问:“张总,你说过,我们今后还要生产可以从水上起飞的飞机,啥时候能生产这种飞机啊?”

    张知木知道水军司令当然关心他们自己的事。

    “呵呵!”张知木和大家一起笑了笑,说,“范司令不用着急,等李云鹤他们现在的飞机研制完了,马上就分出人来研究水上飞。不但要研究水上起降的飞机。以后我们还要生产更大的船,在船上造飞机跑道,就让飞机在船上起降。”

    张知木的话可是引起了一片议论,范成坤问:“那需要造多大的船啊?我们现在造的两万五千吨的船,就像一座山一样?”

    “这需要两方面努力,一是我们要造出来尽可能短起飞距离的飞机,还要造更大的船。当然也要将解决飞机在船上起降的很多辅助设施。这是今后研究的事。”张知木知道现在说太多也没用,还太费劲儿。

    不过,张知木知道今天让这些大将军们开阔眼界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