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知木过去,给皇上大开车门,请皇上下车,其他车上下来了几位朝廷的大臣。 对于张知木亲自下来迎接自己,崇祯皇上显然很满意,满脸笑容的跟着张知木陈玉峰、欧阳鹤一起乘电梯,来到楼上的会客室。其他几位大人,也乘着其他电梯来到会客室。 有几位大人是第一次来到戒备森严的军事委员大楼,坐下后,免不了的赞叹这个大楼是多么的辉煌。 喝了一会茶,崇祯皇上直奔主题,“张东家,我们听说你们要进攻暹罗都非常着急。千万不能进攻暹罗啊!我们大明朝这么多藩国,以前关系最好的就是朝鲜暹罗。现在朝鲜靠不住。可是只有暹罗,从唐宋元都是我们属国,一直进贡。太祖建国以来,暹罗一直是进贡最勤的。(崇祯)十六年,暹罗还派人进贡!万历二十年,日本进攻朝鲜,暹罗还请求出兵日本,以牵制日本,助我们在朝鲜和日本人作战。我们没有有理由向这样的属国进攻。那样会失信于天下的!” 听皇上说完,大学士刘建泰也补充说:“是啊,张东家!太祖祖训规定的十五个不得征讨的国家就有暹罗。我们四夷馆是培养通事(翻译)人才,也是接待各国使团,翻译各国文书的衙门。四夷馆下设很多分馆,大多数分馆都是负责接待若干地区和国家的使者,比如天方馆通事就是负责接待天方、真腊、爪哇、撒马尔罕、满刺加、占城、日本等国家的使者。可是暹罗馆却是专门负责接待暹罗使者的,要高出其他馆一筹。为了规范各国朝贡事宜,太祖规定了,各国或者是五年一贡,或者两年三年一贡,各国使团人数也有规定,可是对于暹罗却是非常宽松。对于暹罗可以一年一贡,甚至一年两贡。使团人数也限制的不是非常严格。还有很多特别的入贡优惠。我们两国的关系非比寻常,张东家千万不要轻易发兵。如果我们对暹罗发兵,我们今后就不会再有友好的国家了!” 听完君臣们一番话,欧阳鹤呵呵一笑说:“呵呵!以前对这些我也是有些耳闻。不过听得都是巷谈,这些事都是朝廷大事,民间一般是知之甚少!其实,这些事,今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电台和报纸向大家介绍一下,让那些关心国家大事的人,也多了解一些情况,也让百姓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说完,欧阳鹤话题一转,“不过,皇上,各位大人!我们今天的绝对军事优势对我们华夏来说是千古难逢的,任何原因都不能阻挡我们统一大业。另外,我们统一了暹罗,除了暹罗国王和那些贵族受到些损失,百姓们会受益匪浅。我们准备将铁路一直通过暹罗,修到满刺加,沿途各国都会连在一起。我们还要修建东起安南通过暹罗到缅甸的铁路。这些都会对东南半岛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好处。我们向暹罗发兵面对不仅仅是暹罗的事,还有寮国(老挝)、占城、满刺加等国,我们要一起解决。统一的决心是不容动摇的,我们必须为子孙万代打好基础。至于皇上和各位大人说的暹罗和我们一直友好的事,我看我们也不能不考虑。我们可以先礼后兵,把我们统一东南半岛的决心,和我们的具体打算都通知他们,他们主动配合最好,如果暹罗国王主动配合,我们也可以在窑岗给暹罗国王建一座行宫,请暹罗国王到窑岗来居住!” “还有其他几个藩国也要这样,我们要善待他们王室成员。”张知木的话算是赞同了欧阳鹤的意见。 陈玉峰说:“还有啊!现在英国人、弗朗机人、法兰西人都在暹罗活动,我们这次也要一起解决他们。不能让他们再继续在那边渗透。不制止他们,很快的西夷人就会霸占那里!” “这这,我们以啥理由向一个一直奉我们为上邦的友好国家开战呢?”崇祯皇上还是接受不了。 “理由好办!”张知木说,“我们是去解放那里的百姓们,目的是让那里的黎民百姓过上人人平等的好日子。过几年,那里的百姓们真的觉得日子好过了,一定会支持我们!” 看到崇祯皇上无言以对,大学士范景文说:“张东家,你们既然下定了统一东南半岛的决心,恐怕就会坚决地进行下去。我也觉得这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大事。不过,皇上的担心还是有理由的。我看可不可以这样,我愿意持皇上圣旨前往暹罗,劝说暹罗国王接受我们的要求,以免刀兵之灾。” 听了范景文的话,刘建泰简直有上去掐死他的心。这次好不容易,动员皇上出来反对窑岗人进攻暹罗,就想看看,窑岗人能不能在这样大事上听从皇上的。没想到这个范景文竟然为了抢功劳,动摇军心,先向窑岗人妥协了。 其实崇祯皇上听了窑岗人坚决同意东南半岛的意见,心里也是愿意,至于暹罗的面子,和国家统一的大业来讲,对于一个皇上来说,根本就不是啥大事。崇祯皇上之所以前来掰扯这事,很大的一个原因还是不想在这样大事决策上被排斥在外面。范景文请求前往暹罗,正是非常合崇祯皇上的心意,“朕以为,范爱卿要是能前往暹罗那是最好的。范爱卿熟知我们和暹罗交往的历史,做事稳重,堪当此任!” 张知木和陈玉峰、欧阳鹤也都明白了崇祯皇上这点儿心思,三个人对视了一下,张知木说:“如果这样就太好了!只是有劳范大人了!” 欧阳鹤说:“此事事不宜迟,我们两艘的一千八百吨战船刚刚试航完了,可以陪着范大人去暹罗一趟!不知范大人何时能动身啊?” “只要皇上圣旨一下,臣立刻可以起程!”范景文起身向崇祯皇上施礼。 “范爱卿!那边大军都在待命,能早点儿启程最好!”崇祯皇上哪能放过为这事出力的机会,恨不得范景文现在出门就走了。 欧阳鹤说:“范大人,我们明天具体研究一下此去的具体事项和应对策略,后天启程,怎么样?我们马上命令我们的战船到黄河口待命等着你们。请范大人还有对暹罗情况了解的官员们,明天一起在我们这里共同研究暹罗的事。还请王公公也过来,一起研究一下我们使团的安全保卫事宜。今天,范大人就要确定使团的人员。暹罗馆的通事如果没有在窑岗,还要马上通知他们立刻赶往黄河口待命。我们可以安排两辆专车,护送他们到黄河口。有啥需要从北京带去的东西也可以同时送达。明天还有一件事,范大人要和我们一同挑选带给暹罗和其它藩国国王的礼物。时间很紧迫!” 崇祯皇上和各位大人不得不佩服欧阳鹤了,此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事情想的面面俱到,真的是一个奇才。同时也不得不赞叹,也只有窑岗人才能有这样的能力,同时调动这么大范围内力量,做出这样的决断,促成这样的事。 不过,他们都奇怪的是,这件事张知木根本没说话,这个军师怎么就商量都没商量,自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他们哪里知道,窑岗的几位巨头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默契,遇事根本用不着再费口舌,自然都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候,同来的几位大人都表示要一同前往。他们都想和窑岗人一起做点儿事。 崇祯皇上轻咳了一声,“嗯哼!使团组成的事,张东家你们也派几个人跟着。我们这边人选,朕回去再想一下!”崇祯皇上好不容易捞到点权利,不会轻易的就使完了。他要回去平衡一下都把这机会给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