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磁盘存储 汉字处理-《改变》


    第(2/3)页

    “嗯!可是计算机怎么知道‘我’后面是‘们’字呢?”杨昌又问。

    “这需要我们做工作了,要统计汉字相关字的频率。根据频率统计哪些字跟哪些字相关。今后我们,录入计算机的文件多了,可以让计算机自己统计,哪些字后面跟随汉字最多。这事要慢慢的积累。”张知木知道,这件事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看到跟随杨昌来的那几个人,用钢笔记录完了,张知木又说:“比较麻烦的是汉字打印输出。用现在那种打印机直接打印汉字的是不行的,但是我们也可以采用点阵打印的技术。我们过去的打印机是用字捶在指定位置打印色带直接打印出字形。如果我们将这个字捶换成由24x24个针组成点阵,按照字模来打印,那么是不是可以根据点阵不同打印出来各种汉字了?不过这种打印机要复杂的多了,也和磁盘一样,要有一套控制系统。”

    “张总,你这个思路太好了,这样的话,不但可以打印汉字,还可以打印各种图形。不过,这种打印机和我们原来的打印机完全不同了。”杨昌说。

    “这就是我让陆琪也参加这事的原因,”张知木对陆琪说,“你要组织几个高手参加杨昌他们打印机延至小组。”接着张知木给他们画了打印机基本结构和原理图,说:“我们打印机的滚纸机构基本和原来的打印机一样,但是不用打印字捶,而是用一个步进电机带着打印头沿着导轨左右运动,定位打印位置,然后用打印头打印汉字和图形。打印机的难点在打印头上。这是需要用强度很高的打印针密集的集中在打印头里面,然后用电磁铁控制那个针向下打印。”

    陆琪看着张知木画的打印头和打印机结构图,说:“这个针的材料很重要,这么细,要有一定的硬度,还不能太脆,使用寿命还要高,有点难度。”然后抬起头对杨昌说,“机械部分,你们就交给我们,控制部分我不懂,你们负责。我只要你们给我把要求提出来就行。”

    “那就太好了!”杨昌说,又对张知木说,“张总,我们的磁盘和打印机要是搞出来了,我们今后再研制复杂机电设备就容易多了。”

    李云鹤也插言说:“这么复杂的东西我们能研制出来,今后好多东西都好办了。”

    “机电一体化是我们今后的一个方向,”张知木说,“方才我说了,明年我们要给计算机专业招收学生。我看,杨昌我们就下决心,在窑岗学院成立一个计算机系得啦。这个计算机系,就专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今后要分成研究硬件整机,还有软件、外设等专业。我们早点准备,这些学生四年以后毕业正好是我们大批用计算机人才的时候。”

    “对对!”杨昌说,“我们是要未雨绸缪,现在电子专业的毕业生给我们解决很大的人才问题。这样就是得益于四年前的招生啊!”

    “那么这事就定了,杨昌要去负责组建计算机系,主要的专业课程有你们负责教学。基础课由窑岗学院那边负责。”张知木说。

    “好!这事我们负责。”杨昌很痛快的答应了。

    看着杨昌他们的事说完了,陆琪问道:“张总,我们给地铁站研制的滚梯你看过几回,我们也根据您的要求进行了改进。有时间,你是不是再去看看?”

    “我就不看了,你们搞得已经不错了。”张知木说,“不过,我看能不能用在哪里试一试,长时间使用能发现问题。”

    “那就架在哪个桥上吧?”李云鹤建议说。

    “不不,我看这样,”张知木说,“你们和陆先生商量一下,我们就在窑岗百货公司一个楼梯叛边改建一下,安上一部滚梯,这样大家到了那里都会试着做一下,也给商场带来更多的人气。”

    “对对!”李云鹤说,“这样行,那里人多,更能考验滚梯的效果。”

    “还有,上次他们商量着要在小凌河上建几个步行桥,我看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就别架桥了,那样太占地方,不如从河底下修一个河底通道,通道两边都建成滚梯,这样就能解决过桥山下的问题。”张知木说。

    陆琪说:“那要把小凌河整个截断挖开啊!”

    “不用,就从两边向下挖就行,一边挖一边用钢筋水泥浇筑。不过防水的事要弄好就行。”张知木说。

    “呵呵!这样的河底通道也会是我们窑岗的一景了。”李云鹤说。

    “不仅仅是一景的问题,只要防水做好,还要有排雨水的设备,弄好了,我们今后就可以少点桥梁,节省占地,还不影响河上航运。这事值得好好试试!”陆琪赞同的说。

    “行了这事就定了吧!具体的要和卢先生研究一下,地下通道还不能地铁碰车才行。”张知木说。

    大家走后,杨玉琳进来提醒说:“皇上那边的事,你别忘了给回电话。”

    张知木一拍脑袋说:“我还真的忘了这事。我看让杨靖亲自去接一下皇上吧!”

    “我看窑岗就是你把皇上当回事!”杨玉琳有些不满意的说。

    “皇上绝对不能出事,”张知木说,“有皇上在这摆着,好多事我们都不用操心。各种势力也没有理由向我们发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