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夺取幕府宝藏 吴三桂兵围乘鞍岳-《改变》


    第(3/3)页

    起获的主要是金子银子比较多,还有很多古董。不过,船夫提供了一个信息说:“好像藏东西的地方不止这一处。这个岛子是离本州最近的。好多文件之类的,都运到了别处藏起来了。我也是偶尔听说点儿,具体的我没敢问。”

    陆战队兑现了当初的承诺,将活捉的三十多人交给了这名船夫。

    让陆战队员们吃惊的是,这名看起来很懦弱船夫,硬是拿起刀子,一个个砍这些俘虏头。最后砍不动头了,就直接用刀刃抹脖子。三十多个人都被杀了。奇怪的是,这三十多人没有一个求饶的。都是一个个挺着被杀死。

    看来,德川家纲家的武士们还真的很有种,不过死了的再有种也没用。

    指挥中心收到穆义发回来的这个消息,指示穆义尽快派战船去把这些财物都运回来。穆义这才觉得这仗打得好好像缺了点什么。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缴获的金银实在是太少了。穆义将这个情况用电台和吴三桂、郑芝龙分别说了一下,两人都同意穆义的看法。不过,郑芝龙说:“我觉得,这事绝对不会是我们的官兵们出了问题。我觉得,日本人这里,过去也是经常的发生战争,他们都懂得如何藏财物。今后我们要格外的注意这些事。”

    德川家纲不知道,他藏财物的一个岛子已经被窑岗人占了。他派人向九州进行反攻的计划也落空了,窑岗的两艘战船,来到濑户内海,沿海所有船都被他们抢走了。没有船想渡海是不可能的。就是有船,窑岗战船在这里,也没人敢渡海。

    穆义他们沉住气,经过几次运兵之后,吴三桂开始指挥军队向乘鞍岳的德川家纲他们压了过去。

    此时,德川家纲已经在这一带山区集结了五十多万人。

    可是吴三桂他们这边能出动的兵力只有三千多水军陆战队,一个步兵团,还有吴三桂他们刚刚改编的一个骑兵军和一个步兵军,也就是七万人。不过,他们可是有重炮和炮车,还有三角翼飞行器。

    经过侦查和了解情况,吴三桂知道乘鞍岳这边适合骑兵作战炮车和重炮牵引车也很容通过。这让吴三桂心里的底气足多了。

    其实穆义对吴三桂还不是非常放心的,因为,吴三桂终究不熟悉窑岗作战样式,因此派出了参谋班子跟随吴三桂一起行动,穆义也是在船上遥控指挥。

    德川家纲原来准备的预设阵地,是窑岗人向南前进时的几处必经之地山路两侧,他们要进行层层埋伏打击窑岗军队。可是吴三桂不会听德川家纲的,他知道德川家纲的指挥部就在乘鞍岳,下决心攻下乘鞍岳。所以,吴三桂舍弃其他山头上的日本人不顾,目标直指乘鞍岳。

    德川家纲为了保证乘鞍岳指挥部的安全,砍伐了大量树木,在乘鞍岳山顶建设几层栅栏,设置了基层营地,山上修建了很多炮台。

    日本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德川家纲看到坚固的营地,信心又有了。他相信,就是伏击不成窑岗军队,这个营地,足以保证窑岗人短时间的攻不进来。特别是,他们深挖的防炮指挥部,能确保不被窑岗人大炮攻破。因为这是在一个山洞基础上挖出来。

    日本人还吸取教训,防止被窑岗人***攻击,他们在山上放置了很多装水的木桶。他们还不知道,***的火不能用水来救。

    等三角翼侦查兵将拍照的照片洗出来之后,吴三桂看完高兴的直拍手,说:“太好了!德川家纲给自己设置了一个牢笼。不过,我们从空中拍照侦查也是太绝了。不管德川家纲怎么伪装,没法从头上伪装。”

    吴三桂和穆义商量一下之后,决心从德川家纲身上开刀,争取此战消灭德川家纲,这样能加快日本战争进程。

    吴三桂带着大队人马利用一个晚上,突然开到了乘鞍岳山下,布置了向外打援的军队。就把五辆炮车布置在阵地前面,将二十门130重炮布置在山下。三十门步兵炮、六十多门120重迫击炮和一百五十多门六零迫击炮集中布置在阵前。

    吴三桂命令早早的吃战饭,天一亮的时候,骑兵们就列队完毕。

    所有的炮口都指向了德川家纲他们在乘鞍岳的营地。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