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皇上主动出兵 周遇吉舌战大活佛-《改变》


    第(3/3)页

    周遇吉带着大队人马度过图勒河后,刚安好营。突然,外面有人报告说:“蒙古大活佛求见!”

    周遇吉知道,蒙古人大活佛在蒙古人心中位置很重,忙说:“快请活佛!”

    活佛进到周遇吉的大帐,周遇吉起身相迎,活佛稽首,周遇吉也还礼。跟随活佛进来的有四五个人,一个是会说汉语的喇嘛。周遇吉请活佛坐下后,问道:“大活佛,此次前来有何见教啊?”

    活佛手数着念珠说:“我是来请将军减少杀戮的!”

    翻译翻完活佛的话,周遇吉反问道:“蒙古骑兵一次次攻进长城烧杀抢略的时候,活佛也是劝过他们吗?”

    活佛听到翻译翻完周遇吉的话,手上一颤,这点周遇吉看在眼里。不过,活佛很快镇定的说:“所有的杀戮都是会有报应的。”

    “那么,那些蒙古兵为啥还去杀戮呢?我听说,蒙古人都十分崇敬大活佛呢,是他们没听您的教诲,还是你没有劝他们呢?”周遇吉声音虽然平和,可是话语也很犀利。

    活佛没法回到这个问题,心里不得不对眼前的这位将军另眼相看了,他清楚,那些愚蠢汗王们败在这样的人手里面不奇怪。尴尬了一会儿,活佛说:“草原上又兴起了血雨腥风,我想劝将军能减少杀戮。本来这里就是严寒之地,人烟稀少。大家生存就很不容易,请将军看在佛主的份上,刀下留情吧!我听说,你们窑岗的张东家也是菩萨一样的人!”

    “是啊!大活佛。我们张总真的是每天都在为众生百姓们操劳,对我们出来征战的将军们也一再要求,尽量减少杀戮。还特意嘱咐我们,对宗教人士要以礼相待。张总曾经给我们上过课,他说一般宗教都是劝人行善的。可是个别宗教人士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利用信众对宗教的信仰,做些有违宗教的事。这样的事我们也不会答应。”

    翻译翻了周遇吉的话,周遇吉又说:“我们张总的理想是让天下各族百姓们都平的相处,共同发展,永远不再互相争斗,不再互相杀戮。我们到这里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戮,我们是想结束亲几千年来,草原民族一次次南进杀戮。”

    “仇恨都是互相的,”活佛说,“不论是北方的游牧部落,还是你们农耕部落,都不要互相侵犯才好!”

    听了活佛的话,周遇吉有些生气了,“那万里长城,是我们花了无数人力财力修建的,那是纯粹防御的,一次次进攻的是你们这些游牧部落。这些活佛看不到吗?”

    看到周遇吉有些生气了,活佛说:“将军不要动怒,我的意思是,我们都不要互相仇视。杀戮只能积累仇恨,请将军三思?”

    “蒙古人一次次南侵,想到了汉人的仇恨吗?”周遇吉反问道。

    “不论是谁入侵别人的领地都是不对的!”活佛说。

    周遇吉听出来,活佛话语中,有对他们这次进攻不满意的成分,忍住气说:“我们这次就想结束千把年来的敌对状态。漠南的蒙古人基本上和我签订了永远和平相处合约,我们也不希望多流血。如果,活佛要是能为和平做点实事,比在这里劝我有用得多。我们不想杀戮,可是我们的敌人不放下手里面的刀,我们会毫不犹豫的消灭他们。我们认为惩恶也是行善!”

    “如果将军希望和平,我倒是愿意出点力!只是将军的和平条件要和我说一下才好!”活佛看到事情有缓和余地,赶紧说。

    周遇吉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蒙古人军事上根本形不成威胁了,下面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结束战争,尽快实现漠北的稳定。这里面本来人就少,作为主要劳力的男人大多数都在前面给打死了。现在必须重新开始修养生机,实在不行还需要移民过来一些人。想了一下,周遇吉就把窑岗将要实行的政策跟活佛说了,同时跟他说:“鄂尔多斯蒙古人现在生活水平已经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察哈尔人和科尔沁人了解了之后,都是非常的羡慕鄂尔多斯人。”

    “众生本来就是平等的,张东家真是活菩萨。有机会我一定去拜访一下张东家!”活佛听完周遇吉的介绍很有感触。

    “那好啊!我们张东家,也是非常尊重宗教人士。我们张东家还亲自拨款在窑岗修建了规模很大的普照寺,最近就要开光了!”

    “嗯!张东家功德无量!”活佛说,“我回去就派人出去,联系草原上的人们。把你们的想法跟他们说说。这段时间请将军不要采取行动!”

    “好的,不过时间不能太长!”周遇吉答应了活佛请求。其实,周遇吉也是想在库伦稳定一下,要在这里建设一个机场还有永久基地。这也需要点时间。不过,以连为单位骑兵他们派出去不少。现在连级单位的骑兵,带着电台,在草原上已经是很强的一只力量了。还有他们向北派出了的两个骑兵师,还是按原计划前进的,他们的目标是北海(贝加尔湖)。

    随着黑龙江的开化,姜镶他们的一个骑兵师也沿着黑龙江向西前进了。现在姜镶又有了新的任务,抽出部分兵力进攻日本,这让姜镶心情好受了点儿。因为他听说周遇吉他们将大批的蒙古人集中在一起消灭了,气的姜镶想骂人。没有了敌人,那么开出进军的时候不就是闹着玩了吗?

    不过,姜镶接到分兵一部分去日本任务也有些发愁了。因为各部队都知道蒙古草原上没有多少敌人了,都争着去日本。姜镶非常恼火,因为让谁不去都不满意。突然姜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解决这件事。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