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到张家赴宴 托付皇子公主-《改变》


    第(3/3)页

    皇上一家在北京一直有御厨伺候着,啥东西都吃过,可是没有这样的吃法。皇上一家,除了都觉得张知木做的鱼好吃之外,都觉得用盆装着带壳的海鲜好吃。一开始他们还觉得有些好笑,吃上了才知道,好笑是不假,好吃更是真的 。在紫禁城哪个御厨敢给皇上端上来一盆带壳的海鲜吃。

    今天在张知木家里,一共摆了三桌,女人们一桌,皇子公主们一桌,再就是皇上和张知木他们一桌。

    也就是皇上和张知木他们吃的还斯文一点,皇子和孩子们那桌,在小青和小虎带领下,吃完的海鲜壳已经端下去几盆了。徐嫂他们是不断地将海鲜螃蟹壳端下去,又将新煮好的海鲜端上来。

    范景文评价说:“张东家,我看我们在酒店吃的也非常好,但是他们太讲样式,而你们家更讲实惠。”

    皇上也评价说:“嗯!朕从来没有这样吃海鲜。这海鲜还是保持原来鲜味儿好。”

    刘建泰说:“真是不拘一格,啥样的海鲜,就保持本来的味道好。在北京紫禁城,没有人敢请皇上这样吃海鲜。也就是你张东家敢这样!”

    “嗯!张东家果然是美食家,做的鲶鱼汤和在风陵渡望风楼吃的还真的不完全一样!虽然风陵渡望风楼做的清蒸鱼样子很像,但是火候有些老了,你做的恰到好处。再说这土豆丝,要是没有这些海鲜鱼肉,绝对是下饭的好东西!”崇祯皇上认真的评价说。

    刘建泰笑着说:“张东家,您和皇上在风陵渡下了车,我们也寻了一个地方吃饭,也都吃了这清蒸鱼和鲶鱼汤,店家都说是和你们窑岗人学的。今天,我们寻到这些菜的根儿了。果然他们学的还有些不到家。呵呵!”

    酒足饭饱之后,崇祯皇上和刘建泰、范景文一起跟张知木来到书房喝茶。

    品了一会儿茶,崇祯皇上对张知木说:“张东家,我们开了春就要回北京去了。朕有一事相求!”

    “皇上别说相求的话,有事您就吩咐吧!”

    “是这样,我看了你们窑岗的学校教授的东西,朕都看不懂,但是朕知道,那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朕象把两个小皇子留在窑岗读书,还要你帮着安排一下。”

    “这是好事啊!”张知木说,“只要您舍得,我们这边没有问题!不过,我建议,他们不要以皇子的身份出现,就以普同学生的名义到学校读书,就像周王的儿子一样,这样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当然我会对他们安全采取措施,他们学校的校长我也会特别嘱咐。”

    “这样最好!”崇祯皇上说。

    “我看这样,皇子们的读的书不少,但是缺的是数理方面的东西,过了年,我就安排老师给他们专门补课,到了今年七月份,他们的课也补得差不多了,我们再给他们安插进正常班里面,让他们跟着读书。”

    “好好,就听张东家的安排。看来你们这些事很有经验。”崇祯皇上说。

    “哎呀!每年都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我们安排一些特殊的学生。”

    “还有!我们朝中几位大人的孩子,要是可能的话,张东家能不能也安排一下。”崇祯皇上试探着问。因为刚安排了自己的皇子,不知道以前一直反感朝中大臣的张知木会不会接受这个请求。这是几位大人一再求崇祯皇上帮忙的事,崇祯皇上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张知木请求了。

    张知木听了皇上的也是一愣,他没想到崇祯皇上能要求自己的大臣们也将孩子弄到窑岗来。

    刘建泰和范景文看见张知木一愣,心里也是一紧,因为他们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弄过来。

    张知木想了一下说:“这样吧,现在北京到这里的汽车已经通了。不如,各位大人都统计一下,有多少孩子要来,我们派车一起送到这里,统一安排,统一给他们补课这样是不是好些!”

    没等崇祯皇上说话,刘建泰和范景文都拱手说:“好好!”

    崇祯皇上也是一乐说:“朕就说张东家的胸怀大的很吗!他们有些人,以为以前和你张东家有些误会,担心你张东家会记恨!”

    “大人们多虑了,以前我们是不了解,互相猜忌。现在大家都了解,误会解开了,还有啥可记恨的。”张知木说,“说实话,不用说是你们的孩子,就是敌人的孩子,我也愿意培养,因为他们在这里读完书,自己就能分辨是非!特别是,你们的孩子基本上都读过私塾,培养起来更容易,很可能将来都能像父辈们一样,成为国家的栋梁,你们不送来,我都想给他们勾来呢!”

    “哈哈!”崇祯皇上首先大笑了起来,说,“你们看看,张东家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惭愧!惭愧!”范景文不住的说。

    刘建泰也是服气的直摇头!

    崇祯皇上说:“别人的事都说完了,我自己的事儿也要说说。”

    “哎呀!皇上你怎么还这么客气!”张知木说。

    “朕知道,我们住着窑岗宾馆,你们少挣不少银子。”崇祯皇上说,“朕想让你帮着建一个行宫,以后通了火车,朕会常来,也不能总耽误你们挣银子!”

    “皇上,我们也一直有一个想法,你没说,我们还没敢说。”张知木说,“你看就在西山泡子宾馆那边怎么样。你看,我现在的房子显得小了一点,也准备在那边建房子。”

    “好啊!那是一个好地方,有山有水,电车汽车都通,离市区还不远。”崇祯皇上说,“不要太大的地方,比你现在的房子大一些就行。”

    “行了,皇上您就等着下一次来的时候,住行宫吧!”张知木说。

    刘建泰谄媚的说:“张东家答应的事儿,皇上就不用操心了!”

    “是啊!窑岗人简直不得了,不到窑岗来,是看不到这些的!”崇祯皇上说。

    范景文提醒说:“皇上,还有公主的事呢!”

    崇祯皇上一拍脑袋,说:“对了,差点忘了。我的长平也要留在窑岗,她想跟安平一起去建电影院。张东家看能行吗?”

    “这有啥不行的,还是那几句话,只要皇上和娘娘舍得,我们这边没有问题。皇上在西安也看了,两位公主剪彩的电影院,很受百姓们欢迎。”张知木说,“等行宫建好了,就让皇子们和公主去住。没建好的时候,我先给他们安排地方。”

    “地方不用了,他们都要住在周王那里。”崇祯皇上说,“代王那里也很宽绰,也都可以住。”

    “也好,在那里有人照看着我也放心!”张知木说,“他们的费用我会按时给他们拨过去,住在那也不能给人家增加负担!”

    “这些事儿交给你,朕就不管了!”崇祯皇上说完,又指着刘建泰和范景文说,“他们也不管了!”

    “呵呵!”君臣四人都笑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