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那个摩天轮要等您回去剪彩呢!”张知木说。本来摩天轮调试的时候出了点问题,以为需要到明年再说了,可是现在已经调试完了,就想在春节前剪彩,讨个好彩头。张知木回电报通知家里,要等皇上回去再剪彩。因为皇上在这里弄得气氛热烈点儿有好处,更容易扩大影响。电台报纸一报道,天下人都知道,那么每个来到窑岗的人都会乘坐摩天轮观光一圈儿。 “呦!你们的那个摩天轮现在弄好了?”崇祯皇上有些惊讶,“都说要到明年,朕也以为那东西不简单,需要到明年呢!” “我也是在西安接到电报才知道他们已经弄好了。”张知木说,“我就通知他们说,我们回到窑岗马上就进行剪彩仪式!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上摩天轮观光呢?” “是啊!那个位置本来就高,坐上摩天轮看窑岗的景致一定能吸引很多人。”崇祯皇上感觉的最好的事儿就是剪彩了!那是一个万人瞩目的时刻。 专列一回到窑岗,车队就将崇祯皇上他们送回窑岗宾馆。张知木和阎伯驹、卢炳义还有李菁一起来到指挥中心。 来到指挥中心,大家没有太客气,欧阳鹤就介绍:“张总,刚得到的消息。科尔沁的客人已经到了大同,还有庄妃已经到了大同去接他们。” “庄妃去接他们?”张知木刚刚听到这个消息。 “是这样,我们把科尔沁客人到了张家口的消息通知了庄妃。庄妃判断了一下他们的行程,就要求去大同迎接他们。庄妃说,一是科尔沁的人从来没有坐过火车,到了大同人生地不熟,陪同他们的窑岗人和他们也不熟悉,她担心路上出啥麻烦;还有就是,她也想在车上跟自己的族人们介绍一下窑岗这边情况。以便他们到了窑岗之后,心里就有一个准备。” “嗯!庄妃不是一个一般人,想事情很周到。”张知木不由得点头说,“这次,如果科尔沁蒙古人能够完全归服我们,那么庄妃可就是立了一功。我建议聘任庄妃为窑岗元老院元老,怎么样?” “嗯!这是一个好主意,”陈玉峰说,“这样不但可以稳住庄妃和科尔沁人的心,也给天下人看看。我们对各族人一样看待!” “呵呵!还是男女平等!”欧阳鹤一笑补充说。 “科尔沁人的事,等他们来了再说。年底了,我们其他方向怎么样了?”张知木问。 刘云说:“姜镶来电报说,他们那边几万将士都没有大问题。封冻前,他们都在做好了御寒准备,用木头建了很多房子,粮食也备的充足。那边的滑雪兵一直在进行训练,请我们放心。他们还说,羽绒服在寒冷地区的确是御寒效果非常的好。请我们以后,多给北方官兵准备一些鸭绒制品。” 欧阳鹤插话说:“这事儿陆先生一直在亲自抓。我看明年就能有些效果。这是对南方养鸭的百姓们的福音。” 刘云接着说:“虾夷岛(北海道)那边,日本人在没有动静。那边近岸已经结冰,小船根本靠不了岸。估计日本人想有所行动也等到明年开春。” 陈玉峰说:“日本人不是傻子,他们吃了这么多亏,也要研究怎么对付我们。这也需要花时间。” 刘云又说:“穆义和郑芝龙他们的大部分船都回到泉州。正在做明年封锁日本的准备。缅甸那边,秦鹏回电报说,缅甸人攻一下,没攻动,就没有再向前进攻,他们也没有反攻。到四川的那个山地师,已经在返回云南的途中。柳成璜他们派出的一个师,也在向秦鹏他们那边运动。这两个师运动到位,秦鹏他们才能采取行动。我们的弹药物资,已经给他们运送到位。给李自成他们运送军用物资的大船已经起航离开泉州港。他们需要的化肥和发电设备等工业和其他用品,陆先生也在准备,开春就运到镇江。在用海船给李自成他们运过去。还有,李魁他们商队也在往回走。估计明年中旬能到嘉峪关。还有一个事就是,李威他们在包头建的简易机场已经成了,最近他们准备试验用飞机直接飞到包头一次。” 刘云说完,张知木说:“看来年前就没啥大事了!明年一开春,我们就集中精力解决北方的问题。从明年我们就要开始给驻守更北方的官兵们准备极寒条件下的御寒装备。这件事儿刘云你们要成立一个小组专门负责。我们向北一直要到北冰洋,那里的寒冷和我们这边的寒冷不一样,一般的橡胶轮胎一冻就会碎了。还要和李云鹤他们研究一下,要搞出来一种能在雪地奔跑的雪地动力车(雪地摩托)。” 李菁插言说:“我看那种鸭绒被最实用,只要厚一点,睡在冰上,再冷都不怕。” “嘿嘿!要是弄几万床鸭绒被可是够老陆呛!”阎伯驹挤着小眼睛嘿嘿一笑说,“我看现在弄些皮还没有问题。棉花厚点,用好皮子最能遮寒。” “我看我们织的毛衣,套在里面,有一件棉衣,外面厚的皮大衣,一般的情况可以应付。”陈玉峰说,“不行里面再套一件皮坎肩。” “究竟怎么样,刘云你们组织人试一试,要拿出来一个具体数字。”张知木吩咐说,“我们以后重大的事情,都要用数字说话,不能想当然。我们也可以参考北面当地人是用啥御寒的。他们常年生活在那里,对付寒冷天气有办法。” 刘云说:“对啊!我看就给姜镶将军发一份电报,让他们的参谋部搞一个调查,看看当地人都穿啥东西过冬。” “刘云的说的对!”陈玉峰说,“我们在这里研究也研究不出来啥。我们的温度达不到他们那边的温度。” “好!这事儿我同意。刘云就给姜镶发一份电报。”张知木说。 大家在西安的时候就已经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可是回到窑岗一比才知道差的太远了。这些天不论是电台还是报纸上,都是商家们的广告,不是这种货物打折就那种货物让利,让那些喜欢便宜货物的人忙个不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