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君臣饮酒畅谈 开封大桥方案-《改变》


    第(2/3)页

    “太好了!”

    崇祯皇上和刘建泰、范景文同时赞叹出声了。

    “开封的也是铁路公路两层大桥吗?”崇祯皇上问。

    “不是,我们想尽快的架设一座通人车的公路大桥。”张知木说,“我们以后再考虑那里的铁路大桥。那边的的公路大桥通车了,对两岸的经济马上就能有拉动作用。”

    “是和河曲那边一样的大桥吗?”范景文问道。

    “呵呵,这事儿你要问卢先生了!”张知木看了一眼卢炳义说。

    “不能完全一样!”卢炳义说,“一样的地方是都是公路大桥。可是两处河底河两岸地质结构都不一样,我们采用的方案也不能一样。具体怎么建,我们还没有确定一个好的办法,还在论证。不过可以说的是,开封大桥的长度要四千五百米左右,郑州大桥要五千五百米左右,都要十几里长。”

    “哎呦!比潼关大桥还要长啊!”范景文惊叹道。

    “难度也要高!”卢炳义说。

    “不会吧!”崇祯皇上说,“那边的桥是长,是因为河道宽广,但是水也浅,水流也缓慢。施工应该容易一些。”

    “这事我还没跟张总汇报,”卢炳义说,“李云鹤他们派出去钻探的结果很不乐观。在河低钻探到三百米深,还没有钻到基岩,这事很麻烦。桥桩子不能打进基岩就不容易稳定。”

    “哦!”张知木说,“是很麻烦的事儿。”

    “我们很多桥没有用水钢筋,就在河底打上木桩子,就能在上面架桥的!只不过是多几根儿桩子而已!”范景文根据他的经验说道。

    “那些都是轻载桥梁,”卢炳义说,“而且桥桩子有点下沉,木桥有弹性,问题也不大。可是重载大桥,以后要跑汽车,还要过炮车装甲车、拖拉机。那些车辆通过振动冲击都很大,那样的桩子很容易下沉。所以这真是一个难题。就是再往下打到基岩,用钢筋水泥灌注桥墩的话,经济上也不合适了。”

    “我看啊!我们还真的就得采用范大人那种办法,多打桩子,打深桩子。”张知木说,“我们可以用直径两米五壁厚三十的管子,在管子一头焊上钨合金钢的刃口,将刃口向下放到河底,管子很长的话凭着重力,管子就会向河底泥里扎。可是随着深度增加,摩擦力就会加大,管子就不会凭自重下沉了。那么我们可以在管子上面的口上,对称的装上两个或者两对带着偏轮的电机,我们让偏轮相对同步运动,那么偏轮水平方向的分力始终相反但是相等,合力始终为零,可是上下的力始终是震荡的,这个震荡的力量,就会让钢管儿刃口切割河底的泥沙,向下运动。我们打下去几十米深的钢管儿之后,摩擦力进一步加大,再想往下打也很困难了。就向钢管里面浇筑水泥,这样钢管摩擦力加上凝固的水泥和河底阻力将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多打一些这样刚桩子,在钢桩子上焊一个承台,是不是就可以建桥墩了?”

    “哎呀!好主意!”卢炳义拍手说,“我们真的有些愁着了,一直没有想出来好办法!张总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崇祯皇上看着张知木有些发呆,问:“张东家你是怎么想起来这个好主意的?”

    “嗨!我要是不说出来这个主意,没准你们谁也能想出来其他好主意呢?”张知木说。

    范景文思索着说:“有一个问题啊!那么粗的管子你们怎么竖起来,再说了那么长的管子风一吹很危险啊!”

    “竖管子是有些说道,比如夹紧扶稳,还要能上下运动。这需要带滚轮的夹具。”卢炳义说,“管子可以分成几节打进水里,打完一节再焊上一节。这些工作需要一个专门的水上平台,要做的工作很多。不过,这个技术解决了,可能我们在别处再用这种办法施工就省事了。”

    “是啊!解决一个问题,我们进步一些。”张知木说。

    “要是这个办法可行的话,是不是建设速度也能快一些啊!”崇祯皇上看出来了门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