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迪不理解的问:“我们强电上也能用半导体器件?”在他的印象里面半导体都是小功率器件。 “当然,以后你就知道,大功率可控硅在电力上使用非常方便。比如你们的发电机并网的时候,以后可以将可控硅导角关闭并网之后慢慢打开,到完全打开之后,将电网直接并网,移去可控硅就行。这样的话,对电网冲击最小,安全性最高。”张知木说,“不过,杨昌他们要先把大功率可控硅研制出来才行。” “哎呀!我们要做的事太多了。”杨昌说,“我们还需要人啊!明年我们的电子专业的学生还需要扩大招生。” “我看电子专业也要细分,就专门扩招两个班儿的元器件专业吧!”张知木建议。 “我看我们电力方面是不是可以专门成立一个学院了。”李迪建议说,“我们从发电,到电机制造、水轮机制造、汽轮机制造、锅炉制造,再到电力传输等等,专业也是越分越细。不如独立出来,专门研究和培养电力方面的人才。” “嗯!我觉得你这个建议不错。象他们冶金学院独立出来效果就很好。”张知木说,“以前我想让他们一线的技术人员多回到学院做教师,这样既能解决师资和教学质量问题,也可以让他们回到学校进行理论提高,可是真能回到学院的不多。但是冶金学院成立之后,冶场那边自己就安排人回学院当老师了。因为培养的人是他们要用的,他们当然愿意下功夫培养了。” “张总,不管怎么说,让一线的技术员回学校当教师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我们这段时间杂志上很多论文都是他们回到学院以后写的。回到学院心一静下来,就能好好地总结一些东西了。这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杨昌说。 “这样,我和卢先生再研究一下,看看啥时候成立一所电力工程学院。”张知木说。 “学院一定要在窑岗啊!”李迪提要求了,“留在窑岗师资容易解决,其他条件都好。” “这事儿要研究!”张知木没法马上决定这事。 吃完午饭,卢炳义和张知木一起回到他的办公室。刚进屋,杨玉琳过来递上了一份电报,张知木一看,是姜镶发回来。 电报说:我们军队到达奴儿干,向周围派出了军队,接管了以往的卫所之后,用船将一部分军队送到了苦兀(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给那里的苦兀人送去了粮食衣物,他们非常欢迎我们回到那里。我们已经接管了囊哈尔卫,正准备向南去接管波罗河卫。 张知木看完电报马上对杨玉琳说:“立刻给姜镶回电报!” 杨玉琳马上拿起纸笔记录。张知木说:姜镶将:军祝贺你们取得的伟大战果,中华儿女会记住你们的功绩。你们不但要占领波罗河卫,还要继续向南,在苦兀岛的最南端建立新的卫所。从今以后,我们的苦兀岛永远不要在我们的手里失去。那里有大量森林,地下还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是我们的宝岛。合适的时候,我会派出大批的人员到那里开发建设。要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守住这个宝岛,你们的责任十分重大。顺祝前线将士们安康! 杨玉琳出去发电报了,卢炳义问:“张总,你是怎么知道苦兀那里有石油和天然气的?” 张知木最不愿回答这样的问题,可是对卢炳义这样一直跟着自己尽力奋战的一位老人,张知木又不能不说。只好笑着说:“天机不可泄!请相信我,不但苦兀那里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整个西伯利亚都有很多石油天然气。那是我们今后几百年都用不完的财富。” 卢炳义也没法再问,说:“是啊!我们太原汽车厂要是能投产,每天都会有很多汽车开出去。汽车多了,汽油就要用的多。我们要提前准备才行。” “是啊!卢先生,”张知木说,“今天有几件事儿我们要定一下。一是明年需要你们派出一只测量队,到松花江和辽河去考察测量。尽快的将松辽大运河的方案落实下来。奴儿干那边地下也有大量的石油,我们条件成熟的时候,也要进行开发。交通运输是一个很重要的事。” “这件事儿我有准备,”卢炳义说,“其实这样的工作,只要有一两个真懂的人带队就行,其他人员要求不高。只要将现场情况测量下来,好多工作回来做都行。明年一开春,他们就可以出发,一共分成了五支队伍,分头开始行动。争取明年将运河方案定下来。” “好好!”张知木连声叫好。 “我看,水利工程、地质勘探等专业明年都要扩大招生。” 卢炳义说。 “是啊!我们培养人的工作,总是落后。”张知木说,“今天午饭的时候,李迪提议,在窑岗建设一座电力工程能学院。我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