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知木问道:“怎么了?你们笑啥?” 那个方才按键盘的人说:“张总,那个子程序我们还没调试完。您进来的时候,我们正在调试这个开方的运算。还有点问题,没调好!” “没关系!没关系!”张知木说,“前面的基本运算说明,你们的计算机已经是真的计算机了!有了这个基础,复杂运算都可以花时间编制运算程序来解决。这是一场革命,你们开了一个好头。这也说明,我们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从电子管开始,你们就开始研究计算机,有几年时间了吧?” 杨昌替他们说道:“是啊,张总!他们这些人研制计算机有四五年了。看见别人搞别的东西都出了很多成果,他们非常着急。这不是终于熬出点头来了!” 张知木对这些人说:“天道酬勤这个道理啥时候都是这样。你们的成果马上就会体现到它的价值,我跟你们说,这计算机绝对不仅仅是算算数据这么简单的事。他今后会对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我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我们的滹沱河水库,水轮机的水流量控制要是用计算机来控制。我们可以将水轮机的转速变成一个数据,输入到计算机里面,和我们设定的一个数据相比较,转速大于这预定的数值,我们计算机输出一个控制数据,将控制闸门关小一些减少水流量,如果输入的数据小于这个数据,我们也输出一个控制数据,将水流量增大,这样始终控制这个输入数据和我们设定数据一致。是不是就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了?当然我们要保证计算机的可靠性足够高才行。不过今后这些都是我们必然要走的路。这样的事,会在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都起作用。你们要做的事才刚刚起步!” 张知木的话,说得这些为了搞计算机不知道耗费了多少心血的人,一个个都觉得值了,也都觉得前景更加宽广。 张知木看见大家的情绪不错,说:“你们继续调试你们的程序,我看看你们的操作。” 这些搞计算机的,开始拿出来一摞纸写出来程序翻译成的十六进制数据,按一个地址码,然后输入数据,就和前世时张知木使用过的tp801单板机一样。尽管办法很笨,但是已经是进步不小了,这说明这台计算机里面的底层监控程序已经完全调试通了。这就是不小的进步。 看完他们使用这台计算机,张知木建议说:“你们要尽快的将CRT显示器接到这台计算机上,将程序实现通过屏幕进行编辑,而且程序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这样程序非常直观,调试复杂程序就容易多了。” 杨昌介绍说:“我们还有两人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屏幕显示和打印机连接都是用串行通信的实现,我们各地电报机都在使用,问题不会很大。” “好好!”张知木又说,“你们的内存容量还要扩大,两K实在是小了一些。”其实现在的两K的内存已经是几个机柜的电路板组成的了。 杨昌说:“最近他们搞半导体的进步不小,集成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内存问题好解决。” 张知木对身边这些搞计算机的人说:“以后,你们常用的子程序,都要实现标准化。甚至可以用掩膜的办法,象监控程序一样,固化成标准程序。这样他们就不占用内存了。” 一位搞计算的技术人员问道:“张总,我们下一步是不是就是不断地研制新程序?” “你们要做的很多!”张知木说,“一是,你们运算速度不高,要将主频提高。主频提高之后,会遇到低速度时没有遇到的问题,比如同步是不是受影响,干扰怎么样,可靠性是不是有影响。还有,你们的现在的程序都是用查表的办法,查出机器码,直接写程序。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今后你们还要研制编译系统,比如,这个赋值指令,目的是从这个地址里面的数据付给另一个地址,你们是不是可以用一个,容易看明白的命令代替。我看英国人的文字,我们用键盘处理简单。你们用一个mov代替。程序地址指针转移用一个go是不是很简单,你们可以用这样常用指令编写程序,不论谁看了都是一目了然,知道每个指令是干啥。现在你们可以编完程序用手工翻译成你们直接使用的数据。以后你们还可以专门搞一个将这些文字直接翻译成机器码的程序,就叫编译系统程序。这些东西搞完了,你们专门编程序的人就可以不用管哪个数据放到哪个地址,这些事儿,可以有完善的编译系统和系统程序来管理。所以你们要下的功夫是系统程序和编译系统。系统程序完善了,你们甚至可以培养一些专门用这些指令编程序的人来做具体的程序,他们不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在计算机里面是怎么工作的,他们知道,输入啥样的指令能得出啥样的结果就行。” 接着,张知木又跟他们介绍了汇编语言的常用指令,这些常用的指令,根据需要组合使用就可以完成复杂的任务。再就是更简单的高级语言。张知木给他们介绍了BASIC语言的基础十六条指令。告诉他们有了这十六条指令,理论上可以完成所有的计算机程序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告诉他们,你们的计算机要是能使用高级计算机语言的话,说明你们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计算机也就可以走进我们生活。 听完张知木的介绍,这些搞计算机的人看明了未来的方向,不过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实现张知木说的这些,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 杨昌说:“实现这些,工作量还很大。我们今年的毕业生分配了很多到计算机这边,不过新来的学生都不太了解计算的作用,也很不稳定,我是强压着让他们留在这里的。等他们了解了计算机是干啥的就好了!我们还要加强计算机这边力量。计算机这边的工作,下一步也可以细分,这样进度可能还会更快。” 张知木对杨昌的工作非常满意,这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现在他已经不再陷到哪一个具体工作中,完全进入了组织协调的工作状态中了! 尽管计算机发展已经算是很快,可是张知木知道离达到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可是这个方向,必须加强力量,他太知道计算机要是突破了,会带来的多么大的冲击。很可能工业化进程中很多环节都可以省略掉了,甚至会因此,减少很多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对计算机张知木充满了期待,不过张知木更知道需要耐心! 和这些搞计算机的人进行了充分讨论之后,杨昌领着张知木来到搞摄像机的这个实验室,这个项目是张知木非常重视的,而且也搞了很长时间。 张知木来到他们的实验室,看到是这里的这些人一个个没精打采,坐在自己办公桌前,都提不起精神,实验室中间的工作台上,堆放着不少做实验的器件,但是没有人在使用。 一进来,杨昌的脸就有些挂不住了,冲着这个实验组的组长喊道:“喂喂!刘继发,你们怎么回事儿?一个个这是干什么?” 那个叫刘继发组长,赶紧站起来说:“哎呦!张总,杨先生来了!我,我们正在休息!” “休息!”杨昌气儿更大了,“现在是啥时间你们休息?亏你说得出口!你看看这个楼里面的其他人都是忙成了啥样,这大白天,你们就休息?” 那个刘继发被杨昌说的低下了头,不敢说话。张知木觉得一定是出了啥问题,止住杨昌说:“杨昌,你别急,有啥事让大家慢慢的说。你这么一急人家没法说话了!” 刘继发让人搬来凳子,张知木和杨昌坐下后,刘继发说:“哎!张总,我这个项目组长不合格!我们的摄像机搞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出来!弄得大家都抬不起头!” “你们搞这东西的时间没有计算机那边长。”张知木说,“几年了,他们这次才算是见到点儿成绩!说说你们遇到啥问题了吧?” “到现在根本出不了图像!”刘继发低着头很沮丧的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