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收回领土-《改变》


    第(2/3)页

    李倧看到是,大多数官员都不同意答应大明朝的条件,那些想同意的大臣们也不敢说话。没有办法,李倧咬咬牙说:“那就马上将我们能调动的军队都调过去,要马上把宁边都护府这个战略要地给夺回来,不然,明军就会从这里长驱直入。”

    也有武将分析说:“明军打下了宁边都护府之后,没有向平原的平壤府攻击前进,说明他们的兵力也是不多,不敢太深入我们腹地,或者是他们也在等他们后继的军队。我们必须迅速的调军队反击,趁他们没有准备好将他们击退。”

    这位将军的话,获得了群臣们的首肯。李倧在群臣们支持下,选择了将战争打下去。朝鲜又开始加速动员军队向平壤府集中,准备从那里出发向宁边都护府进攻。

    根据潜伏在平壤府和汉城的情报员的情报,魏祥知道朝鲜已经又集中了近五万多兵马到了平壤府,平壤城外住满了军队。魏祥马上通知之海上的军队,可以行动了。

    海上的窑岗军队早就等不及了,两艘五千吨的大船在两艘窑岗战船的掩护下,向大同江口进发了。趁着夜色两艘窑岗的战船,带头开进了大同江口,靠近岸边突然亮起探照灯,照亮了大同江口的炮台,接着战船上的大炮直瞄射击点名,将朝鲜人引为骄傲的炮台一个个掀翻。然后战船调转炮口,向大同江口朝鲜军队的一个军营开炮。炮弹将朝鲜军队营地的营房和已经被炮声惊醒的朝鲜官兵,覆盖了一便。此时,窑岗的大船将驳船卸下,士兵们登上驳船,拖轮拖着驳船,跟在战船后面,沿着大同江逆流而上,在夜色中,拖轮和战船上的探照灯,同时照见了大同江西岸的一个码头,发现码头上还有一些慌张观望的朝鲜兵,战船上的重机枪一串子弹打过去,将他们打得没影了。拖轮靠岸,步兵迅速登岸。

    登岸的步兵,迅速建立阵地,掩护拖轮第二次回去载运步兵和物资。

    等到天亮了,窑岗的战船和炮艇,完全切断了大同江两岸的联系。

    一直到第二天下午,发现情况不妙,集中在平壤的朝鲜军队派出了一万多名官兵,想将从大同江登陆的明军赶出去。可是他们刚刚到窑岗人的阵地前面,就被窑岗的陆军的炮兵和船上的炮兵一阵施虐,打得没见到窑岗人面就逃了回去。集中在平壤的军队将领们听到败回来的军队描述的恐怖情景,又结合从鸭绿江逃回开的军队汇报的情况,他们知道这仗没法打了。他们清楚了,占领了宁边都护府的明军不是不能向平壤进攻,明军停在宁边都护府是想让他们集中到平壤,然后明军从大同江登陆切断他们退路,将他们包围在平壤地区。这时候,探马来报,宁边都护府那边的明军已经向平壤方向开来了。这里的将领们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连夜派出人悄悄的渡过大同江,向王宫快马飞驰去汇报这里的情况。

    其实魏祥他们完成了战略部署,更不着急了,他们更希望剩下的事能和平解决。因此他们将宁边都护府的军队向平壤慢慢的压过来,并不着急。

    国王李倧听到平壤送回来的消息,一股急火差点昏倒。大家好一顿抚胸敲背,才让李倧缓过气起来。

    喘了半天,李倧才流着泪慢慢地说:“如果平壤那里的军队再没了!我们就没兵可用了,各位都说说,我们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说:“陛下!看来我们打是打不过明军,原来的意思也是表现强硬点儿好和他们谈判。可是我们不能再失去这几万兵马啊!失去了这几万兵马,我们更没有和人家谈的本钱了!”

    另一位大臣说:“是啊!陛下,谈判是靠本钱的。我们没有本钱和人家谈啥?”

    李倧心里这个骂啊!心说:打是你们说的,现在不想打了,要投降的话,却要我来说。李倧还是对那位和魏祥谈过的特使说:“没有办法了!不能让明军把我们的人都杀了!你马上启程去和他们谈,我们答应他们的条件!”

    这位特使非常为难的说:“陛下,我再去谈可以,可是他们那个将军非常难缠,根本没有道理可以讲。如果他们提出更多的条件怎么办?”

    “大明朝不会那么为难我们,我们终究以前还是他们的属国。”李倧说,“不过,不过,如果他们非要提出啥进一步的要求,只要不让我们亡国,你都可以答应!”

    朝鲜这些文臣武将们都低下头,没有一个能说出来其他意见的。他们都知道再不答应人家,就要亡国了!

    这位特使接到命令之后,真的没敢耽误,带着人连夜出了汉城,快马加鞭的向大同江方向奔去。

    两天后,他们赶到大同江江边。看到大同江上航行着窑岗的战船和快艇。这位特使派两人乘坐一艘小船划着浆来到大同江中间,窑岗的一艘快艇马上靠了过来,快艇上朝鲜人跟他们说,朝鲜国王的特使就在大同江岸边,求见明军的将军。

    快艇上的窑岗士兵用电台和战船上的船上通了个电话,船长马上给魏祥发了一份电报。魏祥回电说:“请朝鲜特使登船,问问他们是啥意思?”

    快艇靠岸,将特使接到窑岗的战船上,船长见到朝鲜特使给他让了一座。

    朝鲜特使没上过这样轰轰作响的钢壳船,战战兢兢的坐下后,说:“将军,我是受我们国王陛下的派遣,想见见你们的将军。”

    “我们将军实在是太忙了!”船长说,“方才我跟我们将军说了你要来的事儿,我们将军说了,你们有啥事儿可以跟我说。现在军情很急,我们步兵正准备向平壤开进,我们水军马上也要进行炮火支援。特使大人有啥事儿就说吧!”

    “哎呀!先不要开战!不要开战!”朝鲜特使一些急了,“我们国王陛下,已经把我大骂了一顿。国王陛下说,我们是大明朝的属国,一直奉大明宗主国。一直执行‘事大’国策,委身***也是无奈之举。我们完全答应大明的所有要求。上次是我不懂事理,没有马上接受将军大人的建议,造成了我们两国开战的恶果。请您马上通知尽快的通知你们将军,不要再开战。我们一家人不应该流血开战!这是我们国王的陛下的意见!”

    船长心说:“你们就是贱,不打疼你们,你们不知道啥叫大国!”不过嘴上不能这么说,回身对在旁边一边记录参谋说:“给魏将军发电报,将特使大人的意见告诉魏将军。”参谋点头出去发电报了。

    船长说:“我们这次作战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情况我们已经给魏将军发电报过去了,不知道他啥意见。我们等着吧!”

    “那赶紧靠岸快马通知魏将军吧!”特时说,“魏将军回信前千万不要开战啊!”

    船长一听乐了,他知道特使没听明白电报是啥,还是想早点靠岸,用快马向魏祥通报情况呢。笑了笑船长说:“用快马通报情况,那是老黄历了!我们用电报可以马上将情况发给魏将军。”船长也知道这事不是几句话能给他说明白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