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庄妃福临到窑岗 汉奸战俘到北京-《改变》


    第(3/3)页

    祖大寿点点头没再说话,就上船了。不过祖大寿心里似乎明白了,也许是自己投降满清的时候,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且投降以后,没有做过对不起大明朝的事儿,窑岗人了解这些,也算是善有善报。

    庄妃、福临还有祖大寿他们这些人到了客轮上可算是又开了眼界,就连船仓里面的用品都需要船上的服务员反复几次教才能教会他们。不过这个福临好像对船上的女服务员更感兴趣,要不是庄妃一再提醒他,不知道他会做出啥事儿来。

    庄妃和福临从来没有离开过辽东,进入黄河后,看见两岸风光更觉得新奇。庄妃心想,难怪八旗兵一听要破墙进关打大明朝,一个个兴奋的嗷嗷叫。这里真的是太美了。他们更没想到这客船逆流而上会走的这么快,而且没有战船和洪泽湖号上那么大的声音,即舒服有快速。此时庄妃心里已经不想别的,即然这样了,就先享受一下吧。要不是大清打败了,自己一辈子恐怕都要在盛京那个又黑又暗的永福宫里面囚着,不知道哪天多尔衮看我们娘俩不顺眼了,没准就给弄死了。

    在客船上,除了小福临要看着点儿,不要让他做出啥出格的事儿,庄妃心反倒是很安静。她知道窑岗人能如此礼遇他们,就说明他们对窑岗人还有用。到时候自己手里就有牌可打。

    客船沿着黄河逆流而上,过开原新河的时候,由于客船格外受照顾,略微排队等了一下,就让他们优先通过。船到潼关的时候天蒙蒙亮了,已经可以看见潼关黄河大桥飞架南北。虽然还不能通车,可是大桥巍峨的气势已经显现出来。客船在风陵渡码头停靠之后,所有人都要下船,他们要换乘火车到窑岗。可是下船的这些人,一到码头,眼神就都被潼关大桥吸引过去了。以他们的知识水平,要不是亲眼所见,他们绝对不会想象出来。世上还会有这样的大桥。他们看见桥上忙绿的施工人员小的就像蚂蚁一样。

    其实火车对于他们的来说,也是从来没有想象过的,一直到火车从风陵渡车站开动,他们眼睛从潼关大桥上收回来,乘坐的火车,就又是他们探索的事情了。

    庄妃和福临怎么也想不到,火车这么大的东西,会在铁轨上跑的这么快。

    福临的老师在窑岗人的报纸上看到窑岗人那里有火车,其实老师也不知道火车是啥东西,给福临讲的更是自己胡乱猜想的。坐在火车上软卧包厢里面,福临还气鼓鼓对庄妃说:“我的老师说的火车根本不是这个样子,他说的都是胡说八道!我应该好好责罚他!”

    福临说完了,娘俩都不说话了,他们都知道现在自己没有责罚任何人的本钱,自己能活命还要靠人家施舍。

    不过庄妃这个女人,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原野,突然有了一种天地宽广的感觉,不遭此难,一辈子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庄妃突然想,要是范文程在这就好了,好像有很多话可以和范文程说。想起了当时自己在永福宫里面说到“不知道能不能回来了!”

    范文程说了一句“也许娘娘会不愿意回来了!”

    看来范文程是在窑岗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说出来了那句话。难道这一次真的会应了范文程的那句话,自己会不再想念那个永福宫,不再愿意回到盛京去?庄妃明白,范文程到窑岗之后看到了大清和窑岗的差别,知道大清只要开战必败无疑,回去不能不说,说多了又不行。满人根本就不会完全相信他们,跟范文程一起来的阿济格就是一个莽夫,估计到了窑岗也是尽喝酒了。他啥也看不出来。范文程说多了,弄不好脑袋都得掉了。忍不住庄妃说了一句:“范文程高明啊!”庄妃没说出来的话是“让多尔衮将你软禁起来,又没杀你!自己救自己,真是高明!”

    福临好像已经忘了自己还是皇上,在火车上,一会到这节车厢,一会儿到餐车上。这列火车不是专列,只是两节车厢都留给他们了。福临到普通乘客乘坐的车厢时,李菁的特种兵还要跟着他,在车厢里面来回走。福临也觉得从来没有玩儿的这么痛快过。

    火车沿途要停靠很多车站,每站都有很多人拿着大包小裹的上下。人们一个个都是穿的干干净净,人也是高高兴的,天地间都显得透亮,这让庄妃看着心情就好了起来。

    午餐的时候,来人将庄妃和福临请到了餐车上。来到餐车上庄妃还看到了祖大寿,祖大寿一见庄妃和福临立刻低下了头。

    李威和李菁请庄妃和福临并身坐下,他们坐在他们对面。李威说:“方才接到家里面的电报,我们的火车今天半夜才能到窑岗,家里面就不派人到火车站接你们了。你们直接带上你们亲近的人,住在窑岗宾馆,其他人我们也安排在其他住处。你们的房子年底前能基本完工,能保证住人。外部可以慢慢完善。”

    事情到这样,庄妃也一改平时傲慢,“我们亡国之君,能受到你们如此礼遇,多谢了!你们怎么方便就怎么安排吧!让你们费心了!”

    开始上菜,李文和李菁就告辞离开庄妃和福临的桌子。和庄妃他们娘俩一个桌子吃饭,李威和李菁都不舒服,人家娘俩也不习惯这么近的对面有人和他们一起吃饭。

    他们来到祖大寿的桌前显得很随便,庄妃竖着耳朵,听出来,他们方才就已经很熟悉了。他们一起吃一起喝,祖大寿话音里面已经又恢复底气。作为军人他们谈论的还是刚刚结束的战役情况。此时他们谈论的好像不是他们刚刚参与的似的,都很客观的分析着。要是以前庄妃会为此气爆肚子,可是现在自己也不知道为啥,听他们谈论着,自己好象也是旁观者一样。庄妃也很奇怪的是,福临不知道啥时候,再也不摆那个小皇上的架子,完全恢复了一个十几岁孩子的状态。

    跟李威他们走的这些人享受的是客人待遇。可是跟随王公公走的这些人,就没这么痛快了。他们一路上坐在驳船上,风吹雨淋没有任何遮挡,路上一天只给他们很少的一点水和吃的。那个和王公公顶嘴的尚可喜,王公公命令,让他一直渴着饿着。

    稍有不满意的,锦衣卫的鞭子就会抽过去。在这些锦衣卫看他们的眼里都冒着火,恨不能生吃了这些人。

    此时,崇祯皇上正踱着步子在屋里转圈儿。王公公他们一离开登州(蓬莱),窑岗人的电报就给崇祯皇上发过去了。崇祯皇上盼着这些人早点到北京,他要好好地出出气。特别是,崇祯皇上要见见那个洪承畴。王公公临走的时候,崇祯皇上一再嘱咐他,“千万不要让洪承畴死在路上,朕要好好地和他叙叙旧。问问他为啥要背叛朕,还替满清戕害自己的手足同胞?”

    不但是崇祯皇上在盼着王公公早点儿回来,满北京城的人都在盼着。这些人押回来,也标志着满清带给他们的噩梦结束了!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