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清归降 目标朝鲜-《改变》
第(3/3)页
听李凯这样说,魏祥一笑问道:“是吗?前几天你们就是用大炮欢迎我们的,我们领教了!”
“哎呀!那是个误会啊!”李凯赶紧解释说。
“误会?你们将所有能打的远程火炮都打过来了,打死了我们不少士兵,打坏了我们的驳船,你说是这个误会吧?”魏祥没客气的问道。
“魏将军!这事真的是误会啊!”李凯知道这事不好,急切的解释道。
“明天我们过去,把你们杀光了,然后再说是误会了,可以吗?”魏祥逼着李凯问道。
“魏将军,给你们造成的损失我们一定赔偿,可是这件事儿真的是误会!”
李凯只会说是误会,魏祥真的生气了,“我们大队人马正在攻击镇江,你们从后面开炮,这样的事儿,你们竟然说成是误会,是不是以为我们是傻瓜啊?是不是如果我们打败了,这件事儿就不是误会了,你们就可以向大清请功了?”
“魏将军息怒!这件事儿已经发生了,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你看看,这事怎么办吧?”
“别的不说,对于这件事,我们看不出来你们有一点儿诚意!”魏祥瞪着李凯说,“不说眼前的事,就凭你们投降满清,配合他们出兵出粮支援满清攻打明军,做出的那些忘恩负义的事儿,我们就该跟你们好好地算算帐。”
这个李凯一听翻旧账了,也是一肚子气,“我们朝鲜人,对你们大明朝忠心耿耿,可是大清两次进攻我们,你们都没有出兵相助。我们的王妃和王子大臣都被大清给俘虏了,逼得我们君王受尽屈辱被迫投降的。你们还好意思说?”
魏祥一拍桌案,大声说道:“他是咎由自取!我们大明朝和大清进行萨尔浒决战的时候,你们那位光海君李珲就暗中和满清勾勾搭搭,本来希望你们出兵配合,你们推三阻四,勉强出兵一万三千多人,在战场就投降了大清。我们大明朝经历几十年的大旱内忧外患,本来已经十分困难了,可是还在你们朝鲜驻兵四万七千多人。结果你们和满清媾和之后,合力围剿你们的恩人,杀死了四万四千多明军官兵,被俘的三千多士兵,最后都是被你们朝鲜兵折磨杀死的。你们这些帐我们会慢慢和你们算的。你回去吧!对你们这些反复无常的小人,我们不会客气。等着我们和你们老账新帐一起算吧!”
李凯被魏祥说的哑口无言,因为魏祥说的他都知道,而他们开炮射击的事儿,实在是说不出往误会上说的理由。原来他们以为说一声误会,给大明朝点面子下一坡,让好面子的大明朝过得去就行了,哪知道这些自称窑岗人的大明朝军队就是不开面。不过和魏祥接触之后,他也知道这个将军懂得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和原来那些只知道吃喝的明军将军不一样。李凯慌里慌张的赶紧带人过江回去了。
回到义州,李凯将情况一说,义州的军官都觉得真的麻烦了。他们已经知道现在过来的窑岗军人战斗力简直是太强了,如果窑岗军人想过江攻打他们,他们不会是对手,所以他们连夜派快马加急奔王京汉城,将情况向朝鲜现在的国王李倧汇报了这个情况。
按说李倧还是一个倾向于大明朝的朝鲜国王,光海君李珲就因为对大明朝首鼠两端,宣祖国王的王妃在亲明派大臣们的支持下发动宫廷政变,宣布废除他,扶持李倧上台的。可是李倧也架不住大清的征剿,也是没办法投降的。
李倧和大臣们听到大明朝又把大清给打败了,大惊失色,他们都知道,他们因为怪罪清军向他们进攻大明朝没有出兵支援,他们投降后,和清兵一起诛杀了在朝鲜大明朝的官员和四万多明军官兵,被俘的三千多大明官兵被那些不满意大明朝没有出兵的朝鲜官兵生生给折磨死了,惨状不可言诉。李倧和大臣们都知道,大明朝缓过劲来不会忘记这些的。特别是明军这次攻击镇江的时候,自己的军队还向明军开炮射击,打死了人家的士兵,炸坏了人家的船。这可如何是好!
一阵慌乱了之后,一位大臣说:“如狼似虎清兵都被现在明军打败了,我们的军力实在是没有办法和他们对抗。不如我们还是想办法贿赂明军将领,我们要说小话,大明朝的官员得到了我们的好处,就会告诉我们该怎么做了!”
李倧想了一下说:“这是一个办法,大明朝的官员很少有不贪的。不过我们也要做他们不接受的准备。上报的消息说,他们是叫啥窑岗人,好像和明军还不完全一样,我们派去见他们使者对他们印象也是和原来明军不一样。这些窑岗人是不是能接受我们的好处还不知道。”
另一个大臣也说:“我们虽然对大明朝不满意,其实他们也是自顾不暇了,可是我们做的真的是伤了他们的心,不然窑岗人话也不会说的这么难听!我们军队马上要全部动员,向鸭绿江靠近。同时不断地派人去和他们说好话。中国话说,举手不打笑脸人。我们再听听他们有啥要求!”
李倧说:“我们全部动员的军队也就是二十多万人,能派到鸭绿江的不过十万人。这还是这两年恢复了点儿元气。都是那些虎狼一样清兵,他们一共劫走我我们三十多万精壮劳力做他们奴隶。弄得我们元气大伤。哎!不知道,这一次大明朝能不能饶过我们了!”
一个大臣说:“我们朝中要派一个重臣见他们才行,说明我们对他们非常重视才行,千万不要让他们带兵打过来,那样的话,事情就不好办了!还有,殿下,您应该直接给大明朝皇上上书,陈明我们思念大明朝的心情,说明一下,我们归顺满清不过是迫于无奈的权宜之计。”
李倧想了一会儿说:“事情已经是这样了,谁知道大明朝又缓过劲儿来!我们该做的都做,但是我觉得这次我们太软弱了也不行,我看实在不行,我们拼死也要在鸭绿江凭着天险和他们打一仗,如果我们能显示一些实力,我们再求降也容易一些。”
其实朝鲜上下都是愿意做大明朝的属国,就是光海君李晖也是对大明朝的好感多于对大清的,他采取两面派的手法也是为了给朝鲜争取最大的利益,大明朝不行了,人家也不愿意跟着灭亡。说到底国家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利益关系。
这次,李倧不知道,他们面对的窑岗人既是大明朝的人,又不完全同于大明朝的人,他们有一个从未来几百年后过来的人做领袖,他们提前吸取今后几百年的历史教训,朝鲜和大明朝的恩怨对他们来说简直不值一提,对他们的决策根本影响不了多少。不管李倧他们愿不愿意,都会对他们采取了对自己国家民族更有利的对策。
朝鲜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