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誓师东征 兵临松锦-《改变》


    第(3/3)页

    这次,林风跟随姜镶这一路,一直作为前锋从陆路向东前进。前锋绕过山海关之后,有从长城外进到长城以内。清除了一些山海关前面的屯堡之后,本来以为进攻宁远卫(兴城)会费些力气。可是多尔衮根本没有在这宁远卫放多少兵马,大炮轰开城门,守军没有进行啥像样的抵抗,战斗就结束了。

    宁锦防线本来是大明朝防卫的一个重点,天启六年(公元1626)一月 ,清太祖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围攻宁远城,身负重伤而败退。天启七年五月清太祖统军再攻宁远城,再败城下。努尔哈赤攻城不下,受伤退至阳堡(距沈阳四十里),不久病死。

    到皇太极几次派重兵攻打锦州,耗尽大明朝的元气,获得松锦大捷,占领了松山锦州等地,直到他们绕道山海关前,宁远也没有失守,后来明军是迫于形势才不得不放弃了宁远(兴城)城。可是前面开路的林风和姜镶都没有想到,多尔衮这么容易的就放弃了宁远城。

    原来,多尔衮清楚窑岗人的作战能力,他将所有军队收缩到松锦一线,集中力量进行防守。

    坐镇锦州的多尔衮和他们的贝勒们知道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小谋略已经不起作用,所有的事都要在战场上定了胜负再说。可是他们没想到,就在他们绷得紧紧的时候,窑岗人停止了进攻。

    第一天他们以为,窑岗人是为了等后面的大军到了整队完了,才能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可是一连三四天窑岗人都没有发起进攻。多尔衮和那些贝勒们有些奇怪了,他们都是打过仗,没见过这么打仗的。几十万人远道而来,每天消耗的粮草就是一个天大的数字,窑岗人住在野外,一等就是几天,实在是有些奇怪。

    可是第五天,有骑兵骑兵快马来报,窑岗的战船派兵占领了辽河口两岸,有窑岗的战船逆流而上,可能是奔盛京去了。周围的军队过去进攻窑岗人,可是根本打不过窑岗人。窑岗的炮兵太厉害了。

    骑兵送来的消息,就像冬天从头上浇过来一盆冷水,多尔衮和众贝勒们一下子心都凉到底了。大家楞了一下段时间,有人说赶紧回兵盛京(沈阳)吧!也有人说,这不就是上了窑岗人的当吗?现在后撤,就会被窑岗人消灭在路上。本来我们武器就不如窑岗人,离开坚固的城池,没到盛京我们的就都完了。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又有人来报,“窑岗人突然攻击塔山、杏山、大兴堡(黑山大兴堡),窑岗人的大炮正在轰城堡。守军正在血战,请求支援,不然恐怕坚持不到晚上。”

    没等多尔衮想出啥对策,又有人来报,“小凌河口发现窑岗人的战船,可是窑岗人战船在我们大炮射程之外开炮,已将我们在小凌河口建的炮台完全摧毁,估计窑岗人的战船就要进到小凌河。”

    多尔衮不愧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领袖,事已至此,他反倒是下了决死一战的决心。他清楚现在撤走,不但是后面的追兵放不过自己,窑岗人前面进攻盛京的军队也会回过头来迎击自己,那样死的更快。不如在这里决出胜负再说。因此他们下令正红旗、镶白旗、汉镶红旗骑兵和蒙古科尔沁部骑兵,集中兵力杀向向大兴堡进攻的窑岗军队。那里地势适合骑兵作战。

    其实,姜镶他们大军在松锦前线等了这些天,他们心里也不轻松,用林风的话说:“这么等着还不如开战呢!”

    李威没事到姜镶他们指挥部瞧热闹,说着风凉话:“哎呦!凭着你们的大炮和重机枪,一顿炮弹打过去,步兵上去打那些满清兵还不是象打黄羊一样吗?”

    “副司令,你就别说我们的风凉话了!那样的打法,我们派一个团长师长指挥就行了。”姜镶笑了笑说,“可是我们出来的时候,陈总和欧阳先生一再说,我们要打好政治账,要少死人。辽东地广人稀,我们需要很多劳动力进行建设。要是不是为了少死人,跟他们还讲啥谋略,直接干过去的啦,我也想痛快!”

    听人家这样说,李威赶紧说:“哎哎!你们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我就来看热闹的。只是你要给我们的特种兵一个施展的机会,你们的事儿我绝对不参与。”

    “好啊!”姜镶说,“我们欢迎副司令在我们指挥部指导工作,您觉得哪里可以用你的那些宝贝军队,您就说话。”

    李威等的就是这句话,马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个主意。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