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偷袭山海关 松辽大运河-《改变》


    第(2/3)页

    “我也不知道用那种胶粘纤维行不行。”张知木说,“我让陆琪他们试试吧!”说完,张知木问小青:“报纸上说,胶粘纤维已经成功了吗?”

    “呵呵!昨天的报纸就报道,已经成功。”小青回答说,“报纸上说,研制胶粘纤维的叔叔,过年都没回家,终于拉成胶粘纤维了。听说是用木头做的胶粘纤维。以后我们就能用木头织布做衣服了吗?”

    “如果成功了就可以,他们和棉花纺织在一起效果会很好。”张知木太知道现在棉花不够用,太想这胶粘纤维能成功了。

    “就像醋酸纤维一样吗?”看来小青了解的东西不少。

    “对啊!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

    “哎呀!我们学校经常组织我们到工厂参观。都是那里的叔叔给我们介绍的。”小青说。

    “这可是要推广的好事儿!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东西,对他们将来都有好处。”张知木对黄玉坤说。

    “哪能都这样?”黄玉坤说,“也就是小青他们几个重点学校有这个机会,不是所有学校都有这样的机会的。”

    “这不行,以后你要告诉教育局,安排所有学校的学生都要有参观工厂、矿山、军队等单位的机会。这样让学生们开阔视野是非常有好处的。”张知木说。

    “好好!我明天就安排教育局长做这件事儿。”黄玉坤答应说,“哎!有一个建议跟你说。你还记得,我们当初养羊准备过年杀,有个人建议早点杀了冻上,这样能省饲料的那个人吗?”

    “嗯!你一说我还真有印象。那个人不是让你给抢去了吗?”

    “现在这个人,是除了徐嫂之外,我最得力帮手。他跟我说,让我给你提个建议。我们要是想解决上下班儿交通拥挤的问题。可以大批的生产自行车,将自行车的价格降到工人们都能接受得了就行。现在不是发展汽车的时候。因为汽车需要配套的东西太多。不能一下子就普及开了。”

    黄玉坤的话,让张知木响起了前世时,城市里面上下班儿时自行车的河流,张知木脱口而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啊,你要好好地用好这人。”

    “那当然,你没看我们窑岗每年增加这么多人口,基本上没出大事儿,这个人有很大的功劳。”说起这个人,黄玉坤也是很欣赏。

    “你要让这个人多培养一些有用的人。”张知木对这个人感兴趣了。

    “你呀!你就别打这个人的主意。”黄玉坤很警觉。她的得力干将可不能放了。

    张知木心里清楚,这个人能让黄玉坤给自己提出建议,就是这人已经想有更大的作为,希望引起自己的注意。这一点,这个人目的达到了。不过现在还真的不能动黄玉坤她们的人。窑岗的管理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工作,今后希望她们能总结出来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

    看黄玉坤紧张的样子,张知木说:“别紧张,我是想这样优秀的人应该有更大的作为。你回去建议他,总结一下城市建设和管理经验和教训,最好能写出书来。让天下人都参考一下。”

    “真是好主意。”黄玉坤说,“我也举得这是一个很有才的人,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可是我们这里也需要能干的人。这样,让他没事儿的时候,写写书,也能发挥他的作用。不然我也觉得有些埋没人才了。”

    本来一上班儿,张知木就想给陆琪打个电话,研究一下无纺布的事儿,可是刚进屋,陈玉峰的电话就打过来。

    陈玉峰在电话里面说:“知木,昨天晚上多尔衮带兵偷袭山海关。没打下来,昨天太晚了,我就没让通知你。”

    “好的,你们等我一下。我马上过去。”张知木放下电话,就来到指挥中心。

    一进屋,看到李治已经到了。李治过来说:“昨天晚上,我们的情报员就发来电报,说半夜满清军队就进攻了。今天早晨又来电报说,满清昨天晚上没占到便宜,刚刚退了。”

    由于多尔衮大兵到了大安口和龙井关,李治他们没有一点儿消息,李治一直觉得抬不起头。其实张知木并没有怪他,多尔衮也是一代枭雄,他诚心想采取的保密行动,瞒过情报员也不奇怪。但是李治自己不能原谅自己。一直心里非常不安。好在这次多尔衮进攻山海关,他们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情报。

    由于是半夜得到的消息,李治没敢打扰张知木,直接通知了刘云,刘云通知了陈玉峰、欧阳鹤,但是陈玉峰没让再通知张知木。因为这么晚了,通知张知木也没啥用处,不如等到明天再说。

    欧阳鹤过来给张知木让座后,说:“张总,估计崇祯皇上还没得到这个消息。我们是不是给皇上去个电报?”

    “对!用密码通知皇上这件事儿。不知道皇上愿不愿意让他的文武们知道这事儿?”张知木对李治说。

    李治答应一声去了。

    陈玉峰说:“只要吴三桂有准备,多尔衮就占不到啥便宜。我们不用担心。”

    “是啊!我们送给皇上的火枪和手**,大部分都给了山海关。他们应该对付得了满清。”张知木说,“其实,多尔衮不清楚,就是他们占领山海关对我们来说影响也不大。我们和他们在山海关打和在锦州打差别都不大。我看我们不用管他们,还按照我们自己的计划行事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