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看透诡计 智退多尔衮-《改变》
第(3/3)页
“不管他们打得下打不下北京,他们的目的都是要山海关。”欧阳鹤分析说,“对付我们进攻,山海关的位置要比锦州更有利。再说了,打下北京得到的财富,要比他们前几次破墙入关得到的都会多得多。足够他们用一段时间了,甚至他们这一仗的军费都用不了。”
陈玉峰说:“我们马上把北线的几个骑兵军向东移动吧。他们快速驰援话,要尽量离北京近一些才好。”
“没办法,我们也让没培训完军官尽快回各自队伍去。”欧阳鹤说,“弄不好一场大战要提前打了。”
“其实是早打晚不大,不过这样就把我们的计划打乱了。我们进军辽东的干部还没准备完。如果打完这一仗,我们不连续进攻,就会又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张知木突然想到,前世的平津战役时傅作义偷袭战的事。当时对付他们的那一招是不是可以用一下,想到这,张知木笑了,“我倒是有一个主意。多尔衮真的用这招的话,唯一成功的可能就是偷袭。我们要是把这秘密公开了,让多尔衮知道我们已经发现他们的企图,他们还会采取行动吗?”
“嗯?”陈玉峰和欧阳鹤同时“嗯”了一声。欧阳鹤忍不住一个“妙”字就出口了。
“细说一下知木!”陈玉峰眼睛发亮的问。
“这件事,难就在于我们没有确切的情报,只是根据分析做出的判断。但是凡事我们必须往坏处想。我们可以通过电台,公布多尔衮的计划,这样他们发现我们知道他们的计划就会终止行动。回手必然是进攻山海关。”张知木说,“不过,假如多尔衮没这么高明,我们这样说了,还弄得多尔衮笑话我们草木皆兵。那就没意思了。我看我们这样,以记者采访的名义发一篇报道。就说我们参谋部军官们做了一场演练。说的是有一股敌对势力,冒雪偷袭北京,防守一方,采取行动。成功将敌人反包围,给予全歼的经过。这样报道反复播送几遍。我想,不管真假,对多尔衮都是一种震慑。”
欧阳鹤听完张知木的办法,鼓掌说:“哎呀呀!我算是真的服气了。这是不动刀兵就能退敌的好办法。”
陈玉峰也说:“这是一个好主意。不过,知木你还是给崇祯皇上发一份密电,将我们的分析和对策告诉崇祯皇上。让他们有些准备,一旦真的多尔衮进攻北京,他们也能多挺几天。”
陈玉峰又说:“我看这样,那份电报知木马上去发。电台的广播稿,欧阳先生马上和范总编联系,尽快的发出去。我马上让刘云也适当做些准备。关于托里王子那边怎么办,晚上我们请他喝酒的时候,让刘云也过去,在那我们再研究。”
“好!我们马上分头去办,而且越快越好,不能耽误了。”张知木同意陈玉峰的建议。
崇祯皇上接到张知木的电报,本来很高兴。因为这是张知木发来的密电,而且很长,说明有很重要的秘密事情要告诉自己。这样的事,崇祯皇上是不信任任何人,都是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亲自翻译。可是等崇祯皇上一边翻译一边看,还没看完,自己的汉就下来了。
张知木在电报中将眼前的形势分析的十分透彻,崇祯皇上心里明白,多尔衮这次对北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大了。匆忙的看完电报,崇祯皇上就想马上给张知木回电报,想请他们立刻派兵来护驾。可是崇祯皇上马上又止住了,他担心窑岗的兵来了不走怎么办?突然,崇祯皇上也明白了,张知木采取的策略,已经考虑到自己不愿意他们派兵来的因素,不然多尔衮的兵力根本没放在窑岗人的眼里。他们要按照自己的计划,今年之内就彻底解决满清的威胁。
崇祯皇上还是不想让窑岗人过来。因此他立刻召集文武商讨对策,同时为了给大家壮胆子,告诉他们,窑岗的军队已经准备好了,一旦我们有危险立刻就会杀过来。不过,我们自己的事不用窑岗人最好自己解决。
文武们也都不愿意窑岗人过来,因此也都努力配合崇祯皇上分头去进行布置。
文武们刚散去,崇祯皇上揉揉头想休息一下,一个小太监匆忙跑了上来跪倒,“皇上,电台有消息了!”
没有其他事,太监是不敢这样直接跟崇祯皇上说话,这是崇祯皇上吩咐不管啥时候,广播电台有消息,必须立刻通知他,小太监才敢这样做。
崇祯皇上听到电台有消息了,立刻来了精神,来到自己的书房。这时候,窑岗电台正在广播一片采访报道。报道中绘声绘色,将参谋部的这次演习,从头到尾详细的报道了一边。就连出动第几骑兵军,从哪个方向包围,步兵炮兵如何配合等等,就像真的大了一场大战一样。崇祯皇上听完这篇报道,满书房转,嘴里不断说:“妙啊!真是太妙了,这样多尔衮还敢来吗?这是谁想出来这样的高招啊,简直太妙了!”
和崇祯皇上不一样,多尔衮在他的牛皮帐里面听到这个广播,泪流满面,仰天长叹:“天不助我啊!”
----------
《南宋记忆》新进展:崖山海战,元军大败,宋军反攻,登陆福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