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情报先行 不速之客-《改变》


    第(2/3)页

    “没问题,要银子的话,你可以直接找陆先生。现在我们可是比以前宽绰了不少。呵呵!”张知木以为孙玉娇需要费用。

    “呵呵!银子的事儿,是李主任的事儿,我不关心。”孙玉娇不客气的说,“我是想向张总要一个挑选人员的权利。”

    张知木明白,孙玉娇真的抓住了重点,满口答应说:“只要你需要的,而且当事人愿意。你要谁都可以。怎么样?”

    “谢谢张总,有您这句话就行了。”孙玉娇高兴地说。

    孙玉娇这次来见张知木主要就是来讨这个‘圣旨’的,达到目的就告辞出来。走的时候,张知木让杨玉琳给孙玉娇挑了一个好一点儿挂历。这可是今年窑岗最时髦的礼物。杨玉琳也十分喜欢孙玉娇,高高兴兴的帮孙玉娇挑选挂历去了。

    孙玉娇走后黄志就进来了。

    黄志坐稳后,李治说:“过完年,黄志就要先行一步,先到张家口。一开春就要进辽东去。他的任务是直接到义州(新义州),做好准备,在那里接应我们从鸭绿江过去的船队。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向北侦查努尔干都司那边情况。我们虽然有朝廷给我们的那边详细的地图,但是那边人烟稀少,道路崎岖。没有人先打探一下,不利于我们下一步行动。这是孟四儿和姜镶将军他们研究之后做的安排。”

    “很好!”张知木对姜镶他们的安排非常满意,“你们想到前面了。我觉得我们和满清正式武力交锋,不会有多少悬念。我们解决满清之后,要立刻解决努尔干都司那边的事儿。大明朝谁然在努尔干都司设置了机构,其实对那边的治理根本就是有名无实。而我们不行,我们要进行绝对的控制。那边人员稀少,我们今后还要移民过去。你们要记住,那里有大量树木矿产,都是我们子孙万代的财富,我们绝对要上对得起先辈,后对得起子孙。我们现在不占领了这些地方,我们的子孙们,就要向占领的人花大价钱去买那里的东西。”

    张知木现在还不能说那边有石油天然气、黄金矿产。不过,李治和黄志听见张知木将这里的事情说的和祖先后代联系起来,虽然不清楚这事有多么大的意义,但是他们知道这件事情一定非同小可。因为,窑岗打了这么多仗,还没有哪一个地方,让张知木如此看重。

    黄志说:“我们这次任务主要不是配合队伍和满清作战,主要是侦查核实情况。我们所有人员都经过详细的培训,不敢说把辽东都司和努尔干都司地图都背下来,也差不多了。还有一队针对朝鲜情报人员,也是有我们护送到义州。”

    李治接过话说:“针对朝鲜这队人我们是要长期工作的,他们都是辽东人,还有一些会说点儿朝鲜话的,都经过了严格的训练。如果可能他们要渗透进朝鲜。黄志他们护送他们到义州就分开。他们自己带有电台,要独立活动,今后不和任何其他单位接触。”

    看来,李治他们的工作已经展开了。这点张知木很欣慰。

    窑岗这个春节,商品格外的丰富。黄玉坤说,今年的东西还格外的便宜,尤其是牛羊肉类的东西。

    张知木知道,火车的开通,对整个山西乃至各地的影响都慢慢的显现出来。因为秋季和年前,从包头和大同开过来的货车车厢里面,都是大批的牛羊。

    由于包头和大同还有河曲那边去买牛羊的人多了起来,牧民卖东西价格也高了不少,虽然买家付出了价格高了点,但是运输成本要远远低于往年,因为通过火车运输,既快捷又便宜,商人也不亏。由于运到各地各牛羊多了,价格也自然便宜了。只是买卖牛羊的商家利润薄了一些,但是他们往来的流通快了,赚的银子还是多了很多。特别是山西人自古就有经商的传统,最活跃的山西人,赶上了这么好的经商环境,一个个都是赚的腰包鼓鼓的。现在出门做生意最担心的银子和货物安全不是问题了,做生意,只要眼光好稳赚不赔。特别是,经过几年养民政策,山西百姓们家里都有点存粮,手里都有点银子,自然购买力就有了。商人们没有不夸奖,现在是从古至今百姓们日子过得最好的时候。

    还有,山西本来就山多,由于以前交通不便,山西那些大山里面产出来的山珍等都卖不上好价钱,现在不同了。只要他们采出来的山珍,都有人收。交通运输容易了,那些商人运到南方不知道能翻几番,但是山里面百姓不管这些,他们挣到比以前多了很多的银子就满意了。

    所以百姓们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从山西就可见一斑。

    窑岗现在每天都有各色人员进出往来,他们都对窑岗的各种层出不穷的商品,感到眼花缭乱。可是他们看不见的是,窑岗的军工工厂,在日夜不停地赶工生产。他们要为就要进行的战争行动做准备。窑岗的战争机器,又一次开动,他们要面对的是,东征之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