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范文程逛窑岗有触动 欧阳鹤舌战满清使者-《改变》


    第(2/3)页

    两位老人的棋艺很普通,不是范文程的对手,下了两盘之后,范文程和两位老人也熟了。交谈中得知,一位老人家遭战乱,只剩自己逃难到窑岗,做不了啥,就住在养老院,管吃管喝还有点儿零花钱,没事就出来下棋打发时光。另一位,跟儿子过。儿子在窑岗上班儿,是个工人,日子过得很滋润。

    提起窑岗的日子,两位老人是赞不绝口,都说活到现在非常满足。范文程通过两个位老人了解到窑岗的张知木他们是得人心的。

    两位老人不满意的指着广场那个另几堆人,那边那些人吃饱喝足了,净想不满意的事儿,聚在那瞎嚷嚷!

    范文程告别了两位老人,想过去看看那些人都在那里议论啥不满意的事儿。

    范文程过去听了一会儿,原来有的是在抱怨上下班儿电车和汽车还是太挤了,还应该增加汽车和电车;有的说,滹沱河水库发电了,电价应该降了;有的说,窑岗的菜价比别的地方高多了,应该降一降…..

    听了一圈儿,范文程眼睛有些湿润,心说都是一群生在福中不知福的家伙。不过,范文程感到奇怪,这事儿窑岗人为啥没人来管呢?不能让百姓们没事儿乱嚷嚷,这样的话,一件小事儿都会弄成大事儿。

    范文程带着两个随从,很自由的在窑岗广场逛来逛去,也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自由。范文程突然有所感悟,也明白了窑岗人为啥没有管大家,让大家愿意说啥就说啥,这是给百姓们充分的自由。这一点,对那些吃饱喝足了人来说更可贵。这才是窑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这一点从窑岗的报纸电台上都可以看得出来。想到这范文程心情也觉得格外的舒畅。

    再想到阿济格他们根本不愿在这里多呆的事,范文程心里苦笑,这些野蛮人接受不了汉人的教化,更没法接受这里的一切。高低上下从这里就可见一斑,更别说别的了。自己能到窑岗来看看也算是没白活一场,至于这次和窑岗人谈的事儿,自己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此时,范文程清楚,满清的命运已经注定不会长久。最好的结果是他们主动投降,得到窑岗人最大的宽恕,以后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否则灭文灭种就是他们的下场。可是从多尔衮开始,他们都是一值用看待大明朝的眼光看待窑岗人,不败才怪呢。不用说我范文程,谁也无力回天。

    今年前来窑岗报名考试的学子格外的多,但是今年窑岗的招生人数也比往年多了很多。钢铁学院提前招生,增加了水利工程、农用机械、农学专业等几个专业,其他专业也在扩招。招生工作虽然增设了西安和扬州两个考场,可是窑岗这边的压力还是很大,再加上抗灾工作的事,窑岗的各位领导也是格外的忙。陆成祥不但要组织救灾物质,还要和李云鹤组织马上要召开的窑岗第一届窑岗产品展销会。

    不过,再忙李菁他们把银子和金子运回来,陆成祥也会和黄玉坤一起验收入库。也许对于陆成祥来说,世界上就没有比清点入库的金银这件事儿更能吸引他了。

    清点完入库金银,陆成祥有点儿不满意,见到张知木就说:“张总,都说郑芝龙如何如何富有,可是也没比李自成多多少银子啊?”

    “我也觉得是郑芝龙留了一手,你别着急。李菁已经安排再去寻找了。还有啊!我们不仅仅是得到了这些有数的银子,我们还接管了郑芝龙的生意,每年收的银子也不少。”张知木说。

    “这倒是啊!”陆成祥得意的说,“如果不出意外,福建的银子就够我们军队用的。就是扩军以后也够用,欧阳先生已经给我了一个扩军预案,我算了一下,不用多少银子。再说了,滹沱河那个吞金兽现在也能下金蛋,现在铁路除了我们用也能收银子,我们更宽绰了。明年,汉口那边的电厂和纺织厂要是能建好了,那也是收银子的大户。今年,我已经建了十几个大型粮库。以后多收点粮食,我们心里就更不慌。其实,收粮食用不了多少银子。”

    “我们修铁路建大桥,还有那个调水工程十几个大项支出。这些地方的银子要保证,还要有些救灾用的银子。”张知木说,“我们家大业大花费也大。”

    “这些事儿你就放心吧!银子的事儿我会提前安排好。”陆成祥说,“今年我们建几座学校花的银子多了点儿,其他花销不是很大,都在计划当中。以后,我们的货物可以通过福建直接对海外进行贸易,我们收的银子会更多。”

    欧阳鹤本来想上午就去见阿济格和范文程他们一行,可是得到一早他们就出去了消息,就派人过去,跟他们预约,晚上请他们吃饭。

    范文程回到西山宾馆,心事丛丛,感慨万分。阿济格和多尼父子今天逛的也是格外高兴,他们进了窑岗商场就不愿意出来了,看啥都觉得好。买了很多东西,大包小裹的扛了回来。范文程看到他们这个样子,一邹眉头,心想阿济格啊,你是大清派来的使者,你们这样,会让人家看不起的,不过范文程忍住了,把话咽下去没说。范文程知道说了也没有用,这些四肢发达大脑简单的人,说再多他们也接受不了。

    范文程告诉阿济格说:“窑岗的军师派人留下话,说晚上邀请我们吃饭。我们先休息一下吧!”

    “什么?”阿济格有些生气了,“他们的张东家为啥不见我们?摄政王不是说了吗,要和张东家见面,听听他到底是啥意思?”

    “呵呵!硕贝勒,摄政王是我们的摄政王,不是张东家的摄政王,”范文程心里很不高兴,但是强忍着,说,“我们听听欧阳鹤来了都说啥吧!”

    范文**的是万分感慨,心说都是些这样人怎么和人家窑岗人比啊。他们都一直是拿看待大明朝那些贪生怕死官员的看法看待窑岗人,不吃大亏不罢休,吃了亏也不吸取教训。那些大明朝官兵败在这些人手里,简直是悲哀!

    晚上,李治陪着欧阳鹤来到西山宾馆,在定好的餐厅外面迎接阿济格和范文程一行人。阿济格和范文程等人准时来到餐厅前面,李治过去给双方做了介绍,双方拱手施礼,互相寒暄了一阵儿,就一起进到餐厅里面。

    分宾主落座之后,欧阳鹤说:“硕贝勒、范先生,昨天我们都有事情,没来迎接你们还请多原谅。我们的滹沱河水库电机并网发电仪式是早就安排好了事情,涉及到很多来宾,没法更改。所以还请你们多原谅!”

    阿济格也客气了一下,说:“没关系,我们来的突然,可以理解。”

    范文程也说:“这事是这样的,我们希望我们这次来到窑岗能尽量的保密一些,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因此来的有些唐突,还请你们多理解。”

    “我们理解!”欧阳鹤说,“我们张总这段时间,身体不太好,就让我过来见见大家。你们有啥事,可以和我说。”

    “我们这次来是受摄政王委托见张东家,有些事情要和张东家说说。”阿济格很坚决的要见张知木。

    “恐怕短时间的你们见不到张东家,如果方便的话,是不是有啥话跟我说说。”欧阳鹤话说的很轻,可是也很坚决。

    “不行,我们必须见到张东家。不然,我们就是没完成使命!”阿济格有些生气了。

    “硕贝勒,你觉得我们有义务帮着你完成你的使命吗?”欧阳鹤看出来了,这是一个混人。心说满清怎么会派这么一个人出来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