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四十七章 范成坤带队出发 海上巧遇郑芝豹 开战两天之内,郑芝龙向闽江防线调集了大批军队,他认为只有守住北方的闽江防线,李自成就无计可施。因为福建到处是高山,西面是连绵的武夷山区,中间是戴云山,再往东就是郑家军可以称雄的大海。 经过两天激战,郑家军发现,经过休整的大顺军除了火炮更猛烈,打仗不如以前那么不怕死了。这让压力有些减轻了的郑家军前线将领也在思考,李自成的大顺军经过修整,该是复仇而来,为啥现在只要一接触就会败回去呢,是不是有啥阴谋?因为他们印象中的大顺军一个个都是悍不畏死,以前所有的战斗都是以死相拼的,现在一下子变得好像根本就不是原来的大顺军了。 可是这样的消息,郑家军的前敌将领是不会汇报给郑芝龙的,因为只有前敌喊叫的越困难,进攻的大顺军越厉害,他们得到的奖励和支援才能越多。 开战三天后,范成坤他们船队也利用夜色杨帆出发了。范成坤他们的船队有五艘钢壳战船、六艘蒸汽福船、两艘五千吨蒸汽木帆船,四艘一千吨蒸汽木帆船。船队带上了石秀第二军的一个师加上加强的炮兵一万多人,还有范成坤水军陆战队五千多人。再加上带上了很多但要物质,整个船队都是有些超载。由于船上带的人员众多,航行中不能保证都吃上正常伙食,每个登船的步兵士兵都发了罐头饼干咸菜等食物。本来范成坤想租用一些木帆船帮着运送兵员,可是海上风向不对,不利于向南运送兵员,没办法,范成坤就组织了很多拖轮,从镇江沿着运河将另一个师的运到杭州湾。范成坤是想将随船队的步兵送上岸之后,在派船到到杭州湾接这个师的士兵。 范成坤船队中两艘五千吨的的大船,新船叫高邮湖号,第一艘船叫洪泽湖号。 范成坤的指挥部就在洪泽湖号上。 船出了长江口,五千吨的船也如一叶扁舟了,摇晃的很厉害。林宗伟不好意思的对范成坤说:“唉!好长时间在窑岗呆着不上船,这么点风浪就有些晕船了!” “这个季节我们向南行船基本上算是顶风,回来就好了。我们的帆船都可以借上风力。”范成坤现在已经适应了船上的生活,这是经常上船锻炼出来的。 “不要紧,只要有点偏风帆船就能借上力。”林宗伟说,“借不上力也不怕,我们的蒸汽动力,顶这样的风没有问题。现在看来只是我们原来改造的福船动力差一点儿,但是他们要是能借上一点风就行,好在他们有风帆。” “别的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我们的步兵这样在海上颠两天,到地方还能不能上岸打仗?”范成坤有些担心的说。 “我看他们一直在用浪板训练,应该能适应了一些吧?”林宗伟也是很担心这点儿。 这时候从外面进到指挥舱的穆义正好进来听到他们说的话,笑着说:“呵呵!你们不用过分担心。我们的水军陆战队保证没有大事儿。步兵们我敢说,只要是枪炮一响,一个个就能把晕船的事儿忘了。” “但愿我们到泉州前不要碰到郑芝龙他们的船,我可不想提前开战。”范成坤说。 “没事儿,郑芝龙的船上没有电报,看我们的船的送信也没有我们南下的快。他们不惹我们,我们不用理他们。他们的所谓快船,和我们比起来也是慢的蜗牛一样。呵呵!”穆义很有信心地说。 “打,我们不怕他们,可是我们要的是打完了利益最大化。偷袭泉州是我们第一步,这是保证我们泉州的分号不出现损失,将泉州港内的郑家军的战船都拿下。”范成坤说,“第二步要在郑芝龙没有得到消息的情况下封锁安平镇(安海),堵住郑家军海上退路。这样的话,郑家军就会不战自乱。” “我觉得这都没有啥大问题,”穆义说,“能不能彻底干净的解决郑家军还要看李菁他们人怎么样了。我们封锁泉州和安平镇都没问题,可是福建海岸线这么长,福建百姓又大多支持郑家军,他们很容易从任何一处下海逃走。就看李菁将军的人能不能盯住他们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