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新河道典礼 点出郑芝龙-《改变》
第(3/3)页
周皇后在一个专门的餐厅和长平公主、安平公主,把小红玉和孩子们请了过来。虽然小红玉身子已经不方便了,可是精神气度还在。一见到小红玉,周皇后就喜欢的不得了,拉着小红玉的手:“哎呀!张东家真是福气啊!小红玉你演的《大唐贵妃》简直太好了!前几年,皇上拿到一张你唱的《大唐贵妃》的唱片,让我听了,简直没把我的魂听没了!呵呵!简直是天籁之音啊!前几天,我们看了你演的《大唐贵妃》电影,有了人影再听唱腔真的不一样了。我看那些大男人,看完了都眼泪忍不了。还怕别人看见。我是看在眼里还不敢乐,你说有意思不是?哈哈!”
小红玉随着大家一起笑了一阵儿,说:“多谢皇后娘娘看得起我。要不是今天身子不方便,我就给大家唱一段了!”
“哎哟!今天可不要唱了!”周皇后赶紧说,“听你唱,我们以后有都是机会!”
“皇后娘娘既然喜欢电影,我就告诉娘娘一个好消息,我们窑岗今年最少能拍出来两部电影。这事儿是由我负责的。”小红玉说。
“啊!这电影是你负责拍的?”周皇后简直以为听错了。在她看来这样的事儿,不可能有一个女人负责。就连长平公主跟她说,安平公主现在负责电影在各地发行,她都有些将信将疑。
这时,安平公主说:“我们小红玉能干着呢,不但负责拍电影,戏剧学院那边的事儿也管着呢!”
“天哪!这是真的吗?”周皇后有些接受不了这些。
小红玉笑着问:“皇后娘娘,您说,我们女人不比男人缺手缺脚,脑子甚至比他们还聪明。我们有啥理由不能做成这些事儿。只是我们的机会太少了。窑岗的好处就在于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发挥出来。”
小红玉说的这些,和周皇后所受的教育差距太大,虽然她没法反对小红玉说的,但是没有再评论这事儿。
不过,今天长平公主好像很满意,她找回了点儿做公主的优越感,因为她今天陪着皇上坐在了观礼台最高处,而安平公主只能坐在下面。更主要的事儿,今天有机会近距离的和张东家有了接触。张东家还耐心的教自己使用望远镜。想起来心里就有点甜甜的感觉的。
庆功宴上,崇祯皇上还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想给每桌去敬酒,张知木对他说:“皇上,您今天做的已经够多了。我看你啊,就给这些参加河道工程有功人员敬酒就行了。那些观礼嘉宾就不用您亲自去了。”
“也好!就听您的。”崇祯皇上说,“哎!我听观礼嘉宾们里面还有鄂尔多斯的万户、千户,他们在窑岗你是怎么管理他们?”
“我们会按时的发给他们一些银子,对他们进行一些照顾。平时也顾不上他们。”张知木说,“不过我看他们也不闲着,有开酒楼的,还有做贸易的。再没事儿酒喝了取乐了。”
“他们也不跑?”崇祯皇上问,“你留着他们有用?”
“我不看着他们,跟他们讲的条件就是不能乱跑。他们懂得跑也没用,在窑岗住惯了,他们也不想跑了。”张知木说,“留着他们对稳定鄂尔多斯草原上上的蒙古人,一开始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这几年过去了,草原上的蒙古人也早就不把他们当回事儿。他们在窑岗还可以起到加快我们和蒙古人交流的事儿。他们多数人已经把自己当做窑岗人了,他们的孩子们都是在窑岗接受的教育。想让让他们的孩子们回到草原上,他们都不干了!”
“那个八大王,也在观礼嘉宾里面?”崇祯皇上问。
“呵呵!当然,不过典礼上介绍的是陕西商人!”张知木说。
“哈哈!”崇祯皇上一听也哈哈大笑,问:“他也是大西皇帝,能愿意吗?”
“不愿意也没办法,”张知木说,“不管啥时候,我的面前只能有一个皇上。”
听了这句话,崇祯皇上心头一动,问道:“张东家,打算将来怎么安排我啊?”
“哎呦!皇上,我怎么敢安排您啊!”张知木说,“我说过,不管将来天下如何变化,我张知木心里只有你这一位皇上!”
“哈哈!”听完张知木这样说,尽管崇祯皇上不敢完全相信,但是心里明白张知木把话说到这,不是乱讲的,“张东家,朕是跟你开个玩笑啊!有一件事儿,我听说你们在镇江集结了很多军队,是想做啥啊?”
“哦!皇上你今天看到了,新河道一开通。开封到淮安的旧河道就不通了。等于我们和长江那边的水路就不通了。黄河新河道啥时候能通船,还要看看再说。长江那边有李自成、左良玉、远处还有郑芝龙,我们能不事先布置到军队吗?”张知木说。
“张东家,郑芝龙、左良玉也是官军啊?”崇祯皇上故意说。
“左良玉从来不听朝廷调遣,军纪极差,其恶行甚至超过反贼。那个郑芝龙每年有上千万银子的收入,朝廷能拿到几分?再说了,我们已经审问了乾坤门俘虏,得知,几次雇人杀我的就是郑芝龙他们的天地会。前年乾坤门甚至派人到窑岗暗杀我!这件事儿,我本来想再落实一下再跟你说。今天您问道,我就先说了。你说,我们能不防着点儿吗?”张知木借机会,就将郑芝龙的事儿点了出来。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