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土改试点 研制X光机-《改变》


    第(2/3)页

    “哈哈!你权将军要是把猫尿弄出来,在报纸上一登,我看你怎么出去见人!”周遇吉也是行伍出身,对流眼泪的事儿视为耻辱。

    跟着刘宗敏来的一群人也都是武将,有人说:“今天的事儿,就是流眼泪也不算啥。我们也没想到,这些我们以为对不起的兄弟们会过的这么好,心里免不了酸酸的。”

    刘宗敏他们出来了,越走心就越野,一直等到黄河开河了,他们先是坐船到了宁夏卫,又到了兰州,才坐船回到河曲,又乘火车回到窑岗。

    陈玉锋和欧阳鹤为刘宗敏的接风宴上,刘宗敏说:“唉!越走越想走,要不是担心闯王爷惦记,我真想到河西再去看看。同样的地方,到了你们手里,才几年的功夫,就完全变了样。难怪闯王爷说起你们就佩服的不行。以前我还有些不服气,现在算是服了。在包头的时候,我对我们原来的老兵说,等我跟着闯王爷打完安南,我回来操铁匠的老本行,给你们打种地的家伙事!”

    欧阳鹤开玩笑说:“权将军,我们在包头准备建一个罐头厂,我看你就别打铁了,就改杀牛宰羊得了。这么些年你打铁的手艺早丢了,杀人练的不错。”

    “哈哈!”欧阳鹤的话,让大家满堂哄笑。

    刘宗敏笑罢,说:“欧阳先生,你说的牛肉罐头真的好吃。别忘了,多给我们弄一些。”

    大家又是一顿大笑,因为窑岗人发现,外面来的人,对窑岗的罐头真的是格外喜欢。窑岗人自己反倒是只有急了的时候,才开一个罐头吃,因为窑岗新鲜的东西供应充足,没事真的没人吃罐头。

    欧阳说:“放心吧!权将军,你们歇息歇息之后,就可以清点一下给你们准备的物质了。”

    “哎呀!歇息啥?”刘宗敏说,“我们净是歇息了。明天我们就可以看看给我们的宝贝。”

    这次窑岗这边给李自成的军队,准备了三十万套军服,包括一套长衣长裤迷彩服,还有一套南方用的短衣短裤,内衣内裤袜子是针织的,每人一套携行具,铝制的水壶,每人还有一件雨衣、蚊帐、黄胶鞋。还有很多药品、罐头、压缩饼干等。武器有五千只火枪,二十万枚手**。

    所有的物质都堆放在凌水码头的几个大仓库里面。刘宗敏等人进了望不到边货场,看着一排排仓库,更清楚窑岗的经济实力真的是没法相比的。看到给他们准备的物质堆积如山的放在这里,刘宗敏他们一行人激动地扑上去,用手抚摸着这些服装装备。他们知道,大顺军终于可以统一服装了。自从造反出来以后,自己军队的服装就没有完全统一过。更不用说这样用最好的布用缝纫机制作的即结实又好看的服装了。

    不过这些装备要运到江南去也不是容易事儿,数量太大了。刘宗敏他们走的时候,有几艘拖轮拖着驳船就将火枪和手**还有一些物质给他们带上了。为了安全,武器船上都安排了士兵守护。

    刘宗敏他们刚走,《窑岗周报》、《窑岗日报》还有窑岗广播电台就登载和播出了崇祯皇上准备进行土地改革试点儿的圣旨。这一下子可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大明朝都在议论这事儿。反对意见超过了当初的预计,就连很多窑岗自己人都不同意这样的土改。因为他们攒了不少银子,就想回乡置田地回去当地主呢,如果全国都不准有地主,他们的美梦也要破灭了。那些地主更是坚决反对,动他们的土地就是动他们老命一样。

    作为试点儿的沁水地区更是闹的沸沸扬扬的。可是沁水那边的地主们,此时才注意到。窑岗在这里已经派驻了大批的警察和军队,显然是准备充分。和窑岗人较量过的这些地主们心里清楚,窑岗人要是不准备好了,是不会有行动的,既然行动了,那就是准备好了。

    他们猜的没错,这次阎伯驹、阎兴、李岩、邱老东家都亲自到了沁水地区协助土改工作。他们和各级官员们进行宣传的同时,拿出了详细政策。而且这次拿出来的政策非常详细,非常具有可操作性。可是那些地主也有誓死不接受的。扬言谁敢动他们的地就和谁拼命。

    这些事儿,窑岗人早就想到了,他们没手软,对那些油盐不进武力对抗的也开了杀戒。因为他们是对抗圣旨,杀了也正法。杀了几伙人都在报纸上登出来。后来的工作就容易多了。那些原来跟着庄主想跟土改对抗的农民,一看这样的土改对他们是有利的,虽然表面上不敢公开支持,但是暗中都是欢迎的。这次土改有一个好处是,地主的土地不是没收而是由政府收买,然后再分给农民租种。地主拿到银子,政府鼓励他们从办公室工商活动。这次窑岗的干部们下去的时候,也拿出来一些可行的项目提供给他们,比如粮食加工厂,养殖项目,小型石灰窑等等。

    这件事儿的影响可不仅仅是沁水地区,所有的地主们都在人心惶惶。有人甚至开始串通对抗了。

    不过,在窑岗大批工作队的帮助下,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土地分到农民手里。

    在沁水地区工作的窑岗官员们,马上就感到工作起来阻力小多了。因为农民是从政府手里分到的土地,再不是地主的家的雇农,也不用再啥事儿都听地主的了。对那些威胁农民不准他们租用土地人,窑岗人也不客气,一旦坐实,立刻杀头。这样的土地改革没有一点儿铁血手段是绝对不行的。

    为了支持第一年租种政府土地的农民春耕,窑岗这边免费送来了很多化肥。

    为了支持窑岗人打通丝绸之路的努力,崇祯皇上派出了由礼部的主客清吏司郎中王鑫带领的十几个人队伍来到窑岗,他们是领命作为朝廷特使,陪同窑岗人一同西进的。主客清吏司郎中是五品官员,是很大的官了。看来皇上是想显示对窑岗做的这事儿的重视。

    张知木当然也是以礼相待,把他们安排到了窑岗宾馆,隆重的宴请了这位郎中王鑫。

    席间,王鑫对张知木说:“张东家,不瞒您说,这个差事儿朝中没人愿意来。可是我是争取来的。我虽然没有像张骞那样的雄心壮志,可是我实在是不愿意在京城混日子等死。大明朝天下都这样了,可是朝中还是你争我斗的不停,没有人做正事儿。我之所以争着这事,是因为这是你们窑岗人要做的事儿,我就是想和你们一起做些有用的事儿。”

    “王大人谢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你放心,你们路上的安全我们会全力负责。”张知木说。

    “张东家,我知道这样去十分的凶险,我既然下决心前往,就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王鑫拱着手说,“只是,如果我真的要是出啥意外,还请张东家能帮着照顾我的家人!”

    张知木被王鑫的话感动了,“王大人,你把你们一行人的家里地址给我留下。从现在起,我们会按时给你们的家人送上生活费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