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乌斯藏人来袭 回到小红玉故里-《改变》


    第(1/3)页

    第十七章乌斯藏人来袭  回到小红玉故里

    不是急电李治也不会这时候敲门,张知木接过电报一看,是指挥中心阎伯驹转过来的宁德拍发的电报。

    西蒙古人大败之后,做了大幅度全面向北撤退,他们恨不得逃到天边去,以远离这些让他们提起来就心惊胆战的汉人。张知木此时还没做好处理西域的准备,窑岗人奉张知木的指令,西宁方向过青海湖西出至都兰,嘉峪关方向西出至哈密就停止了。这样就造成很大真空地带。那些乌斯藏(西藏)人,本来就是被蒙古人打跑的,这次发现这样的机会,当然又卷土重来。可是他们发现,都兰、青海湖这样的好地方、好草场都被汉人给占着,心里不平衡,就慢慢的向这边挤。由于窑岗派出在都兰的士兵没有接到和他们开战的命令,也就一直没有动手。这一下子可是鼓舞了乌斯藏(西藏)人的士气,他们明白了,为啥蒙古人走了,空出来那么大的地方汉人都不去占领,是因为人少胆小。最后,他们派人通知守卫都兰的窑岗士兵和移民撤出去都兰,还说必须撤回到青海湖以东,因为这里本来就是他们的地方,以前离开是因为被蒙古人赶走的。

    窑岗守军听了这话鼻子差点儿没气歪了。心说,你们怎么就好意思这么说,以前你们打不过蒙古人,现在蒙古人被我们打跑了,你们想要回来这些地方,难道就能打得过我们吗?

    两下没谈拢,乌斯藏(西藏)人,集合了几千骑兵开始攻城,这一下子,窑岗守军可以出一口气了。轻重机枪迫击炮一阵功夫打死他们几百人。这些人逃回去,不久就又带来了上万人,他们不敢攻城,但是远远地围着都兰。都兰城内的百姓们出不了城,城内的守军人数少,也没有出城和他们作战。宁德听到这个情况之后,下令西宁的赵金利带兵去支援。同时也将情况上报了。

    张知木看完电报,坐在这想了想,觉得现在还不是解决西域问题的时候,立刻起草了一份电报发给陈玉锋,意思是,这次赵金利他们出援,要以打跑乌斯藏(西藏)人为主,要打得他们不敢再来袭扰为止。现在还不是彻底解决西域问题的时候,如果他们要是派人来谈判,也要以稳定为主。我们解决西域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才行,那里地域十分广阔,有多少兵力都会捉襟见肘。还有,长期驻守的更是非常困难的事。我们一定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的情况下才能考虑这个问题。

    陈玉锋和欧阳鹤接到张知木的电报,立刻起草了电报,通知宁德他们按照这个意见办。

    发完电报,欧阳鹤对陈玉锋说:“张总想问题真的是长远。我们的差距就在这里。”

    “呵呵!要是你我的话,凭着这么先进武器,一下子打过去得啦!”陈玉锋说,“而知木想的是打完了怎么办?”陈玉锋也佩服的说。

    “我们两人就是研究打仗研究的太多了。”欧阳说,“遇事首先想的是军事手段怎么解决?而张总常说的军事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这就是站的位置不同,想问题也不同。就说我们的这位李闯王吧。张总愣是把他弄成自己人。他们占领的江浙可是天下最富裕的地方,这样我们又可以完整的接手了。”

    “还有啊!安南不用我们打。我们就可以早点儿解决北方问题。呵呵!”陈玉锋笑着说。

    “我看我们没有啥难办的事儿,现在难的是我们张总心太善!”欧阳鹤说,“马上就要考虑怎么面对我们这个皇上问题了。张总还一直下不了决心。”

    摇了两下扇子,欧阳鹤又说:“我的想法是,等黄河新河道开始使用了。我们就把黄河以南的地方都收回来,逼着皇上和我们翻脸。”

    “我看先收拾完左良玉和郑芝龙再说。”陈玉锋说,“怎么对付皇上的事儿就交给知木吧!我想他不会不想这事儿。送走李闯王,我们到你家去看看,再到汉口,我想和李菁那个小兔崽子商量一下,这个左良玉我们是不是就用知木说的那种斩首行动的办法,直接把他做了?”

    “我看行,这样我们也可以少动点儿刀兵。左良玉那边也有二十多万人马,我看能少死一些人就少死一些吧!”欧阳鹤点头说。

    “左良玉的兵我看都该死!”陈玉锋愤愤地说。

    “这好办!”欧阳鹤说,“我们还是老办法,让他们互相揭发。罪大恶极的,直接杀掉,差点儿送到河西开矿去。”

    “对啊!还是少杀。在包头那边的那个李栋一直催着要人呢!”陈玉锋说。

    张知木起草完电报,李治拿着电报出去,小红玉从后面出来了,叹口气说:“唉!啥时候能清清静静的啊?”

    张知木拉着小红玉坐在自己腿上,揽过她的腰,说:“我们控制的地方越大,事儿就会越多!以后的日子就是,不是这里遭灾了,就是那里出事儿了。天下这么大,没有事儿是不可能的。”

    “真想有一个清静的地方,就我们两人一起呆着。”小红玉头伏在张知木的肩上轻轻地说。

    小红玉说话时,张知木能感受到一阵清风吹在脸颊上,忍不住抱紧了她柔软的腰。

    “我们两人找一个地方清清静静的出家,一个做尼姑,一个做和尚。”张知木开着玩笑说。

    “呵呵!跟师傅说说,我们住的那个小镇子就行。那里很清静!”小红玉笑着说。

    这真的是一个古老的小镇,石板铺的路,古老的房子,在述说着昔日的辉煌。正象小红玉说的那样,这里现在很清静。不过今天一早,这里的清净就被打破了。一队军队突然在小镇的四周设岗了。这是李治提前派出来的警戒队伍。

    刘班主的家,以前也算是殷实,本来就有一个大院,现在刘班主和小红玉又都挣银子,他们家院里面的老房子几乎翻新了一遍。镇子里的人都知道,刘班主带着戏班子去了窑岗,可是他们不知道,那个很出名的小红玉就是他们这里出去的,更不能知道,现在已经嫁给了天下最富有的张知木。

    有一条小河通到镇子里。本来镇子里的人都对突然来了不少军队感到诧异,可是他们看到来的窑岗军队,也就都没有慌乱。胆大的问那些士兵出了啥事儿,士兵们都摇头说不知道,还请大家不要打扰他们执行任务。

    快到中午的时候,突然,一阵嘟嘟声传来,河道上先开来了里一艘炮艇,后面跟着一长串船只。当然这里面的人都没见过炮艇,可是有明白人说,船上那个长长的筒子就是大炮,船上架着的就是机关枪,都是非常吓人的家伙,听得看热闹的人大气儿都不敢喘。

    这时候镇长和不知道啥时候赶过来的窑岗官员们,突然出现在码头上,而镇子里面,一队军队突然将刘班主家的大院围了起来。

    一队军队将码头上警戒起来之后,刘班主先从船上来到码头上,看热闹的人才知道是刘班主回家了。镇长和窑岗的官员都上前向刘班主施礼祝贺,镇子看热闹的人才知道刘班主现在不得了了,不然镇长和窑岗的官员们能都向他施礼吗?

    等张知木挽着小红玉从船上来到码头上,眼尖的看出来,人不住说:“哎呦!那个是小红玉啊!”

    “真的是小红玉!”

    “哎呀!小红玉不得了了!”

    “难怪他们家里的房子都翻新了?”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