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汽车长途试验 开拍新电影-《改变》
第(2/3)页
“好!”小红玉起身吻了张知木一下说:“这就对了!”出门拿回来一个暖水瓶,给张知木换上茶,但是没倒水,问:“要是不生气了,到我们那再喝吧?他们还等着呢。”
“哼哼!”张知木苦笑了一下说:“那就走吧!”
小红玉他们剧团离窑岗办公楼不远,他们就一起走过去。出了窑岗办公楼的大门儿,小红玉就挽着张知木的胳膊。弄的张知木很不好意,“快别让人看见了!”
“哎呦!不好意了。”小红玉说,“我听说,你和玉琳姐下班儿回家就是挽着手回去的。现在怎么不好意思了?”
“哎呀!这事儿你也知道。”
“全窑岗人都知道,我能不知道?”小红玉歪着头盯着张知木回答。
“看来这样事儿大家都喜闻乐见,传的就快。”张知木说,“不过,杨玉琳已经嫁给我了。挽着也没啥吧?”
“我早晚嫁给你,挽着也没啥吧?”小红玉嘴上从来不吃亏,“我看你就没想着娶我是不是?”
“哪里话!我做梦都想着娶你呢。”
“假话,你家里有两个女人,不在乎有没有我,是不是?”
“嗨!胡说,你是你,能一样吗?”张知木还真不想再说这事儿,“我是真的顾不上这事儿。我看等我们取了中原再说怎么样?”
“取了中原还再说?”小红玉抱怨着,“得啦,你就是不想得罪你家嫂子。不过我不着急,看我们谁能靠得过谁?几十年我都过了。反正你早晚是我的,跑不了。我现在事儿也多的忙不开,这样更能好好的做点儿事儿。”
张知木清楚,论心计,小红玉还真的是黄玉坤的对手。也许与她的经历有关,这个小红玉心里稳定性出奇的好。不管啥事儿都拿得起放得下。不过太聪明的女人,总是让张知木心里有一种莫名的焦虑。
参加这次座谈的,既有电影拍摄的技术人员,也有演员编剧等等,是济济一堂。张知木赶紧给大家道歉,说明了来晚了的理由。看来小红玉不是无缘无故的发火。张知木的道歉给了小红玉很大的面子,让她脸上都泛起了红光。
小红玉他们这次是想把《天仙配》拍成电影。因为有《大唐贵妃》的拍摄经验。他们做了很多总结,想在这部片子上有些新突破。比如增加一些空中飞的镜头,那棵老榆树也要做些动画等等。
张知木认真的听取了他们的想法,也和他们做了些交流。不过,张知木知道他们拍电影的想法,还一直停留在舞台剧的拍摄上。
张知木肯定了他们的一些想法后,说:“今后,我们的电影,不仅仅要把舞台剧搬上银幕。还要拍一些现实片。比如拍摄故事片,完全用电影演绎一个故事给大家。我们以前有做广播剧的经验,今后我们要把这样的剧搬上银幕。”
听了张知木的话,大家议论了起来。
议论了一会儿,张知木又说:“我想亲自写一个电影剧本儿,然后你们将他拍出来。这是我一直就有的一个想法,一直没时间。我是根据我们一个纺织女和他们工厂的一个工人恋爱结婚的真实故事得到的灵感。我是希望,通过这样的一部电影,歌颂崇高的爱情,鼓励那些相爱的人们,要勇于冲破枷锁,追求自己的幸福。”
张知木的话无疑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设想的情节是这样的。汾河岸边的小山村一户穷苦人家里,有几孩子。由于大旱,家里养不起孩子了。看着就要饿死了。一个远房亲戚,要逃难到窑岗去,把他们家里一个十三岁女孩带走了。走的时候,女孩儿父亲告诉亲戚,如果实在不行了,就把女孩卖到一个好点儿人家,别让她饿死就行。
这个穷亲戚虽然贫穷,可是很善良,忍饥挨饿也没有卖掉这个孩子。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窑岗。他们到了窑岗就被窑岗接待人员领着洗澡换衣服,安排了吃住。很快的,这个亲戚有了工作。他们可以上街买东西吃,可以到处逛了。女孩也被安排上学读书。两年后,孩子惦记家里亲人,就虚报年龄,到纺织厂做女工。
由于她读过两年书,人又勤奋,和工友们相处的非常好。她很快的掌握了工作技能,又被评为劳动模范。不久又被选为小组长。一年后,她在工厂组织的旅游活动中,遇到了一个同厂的机修工人。他们相爱了。每个星期的假日都可以看到他们到各处游玩儿身影。这时影片中可以把窑岗所有美好的地方都展示出来。配上音乐,画面会非常美好。
一年后,女孩进步很快,升为代班儿的班长。工资也长了不少。两年来,女孩的已经积攒了不少工钱。男女主人公也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二人也是海誓山盟,非她不娶,非他不嫁。
惦记家人的女孩,决定请假回家一次,一是看看家人,二是要回家说说自己的婚事。男孩也要回家说这件婚事。他们一起乘船顺流而下,一路上甜甜蜜蜜。女孩先到站,他们挥手惜别。相约窑岗再见。
由于女孩家里在山区,怕路上不安全,纺织厂领导亲自联系女孩下船的码头。码头上派出了两个警察,护送女孩踏着崎岖的山路回家。
此时,家里人早就以为一去无踪影的女孩,不是死了,就是被卖到何处了。母亲在家想起女儿就泪沾衣衫。村里人也早就不记得还有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女孩了。当已经长得又白又胖的漂亮女孩,穿着光鲜的衣服回到村子的时候,大家都认不出她来。只是她还清楚的记得村子里的每一个人,女孩还拿出糖给村子里的孩子们。这时候村子里面最富有的一户人家的孩子,看到回村的女孩,眼睛发直,看上她。回到家里,就非闹着让家里请人去提亲。
女孩回到家,家里人当然觉得出乎意外。家里的父母看见有两个警察,感到非常害怕。经过女孩解释家人才放心。警察把女孩送到家,谢绝的女孩一家挽留,没吃饭就返回了。
女孩拿出来带给家人的很多东西。老父亲看到女孩买了这么多东西没高兴,反倒很生气,说:“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才算过了荒年。你有钱不该乱花。还点债多好?”
女孩从身上拿出来攒了两年的工资钱,对父亲说:“这是我两年工作挣的,够不够还债的?”
惊呆了的父亲,说:“够,用不了。可是你一个女孩家,怎么会挣这多钱?可不许做见不人的事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