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北方安排 镇江船厂-《改变》
第(3/3)页
2.现在只要不到应天府(南京)就不用太担心刺激朝廷的问题。另外我们可以不声张慢慢的建设,就象我们的那两艘福船刚刚停到镇江的时候,大明朝水军步兵都觉得碍眼,时间长了,他们也就不当回事儿了。
3.镇江离扬州很近,好管理。有些材料可以通过京杭运河运到镇江。
4.如果造木船的话,这一带有很多木匠可以雇佣。现在应天府(南京)那边的一些造船船厂早就不造船了,那边有很多工匠也都可以请来为我所用。
接到李茂的电报。张知木又分别给在凌水码头的林宗伟和李云鹤打了电话,探讨了一下子在镇江建造船厂的事情。
林宗伟建议说,在镇江可以建造木壳船,可以通过京杭运河将锅炉和汽轮机等运过去,如果造钢壳船,那里条件暂时不具备。即使这样那里也要建设一个两兆瓦的发电机,在那里有些造船的木材能用电动工具加工,效率会很高。必备的电焊当然没有电是不行的。
张知木给李云鹤打电话的时候,李云鹤也基本是这个意见,不过李云鹤又问:“我们在汾河黄河不是都可以造船吗,为啥非要到长江去造船?再说了那边只能造木船,没啥大意思。”
张知木耐心的说:“以后我们想造更大的船,黄河水太浅不行。我们可以通过造船厂把力量向长江沿岸渗透过去。另外,我发现,我们这里百姓们的饮食结构里面太缺少高质量蛋白质了。我想解决吃饭的问题,可以向海洋索取鱼虾之类的东西进行补充。我们就在镇江造一些一千吨左右的捕鱼船到海上捕鱼。再造一些大型的运输冷冻船,将渔船捕获的鱼虾运回来。”张知木知道现在的捕捞能力太低下了,海洋里面有大量的几乎取之不尽的水产资源可以利用。
李云鹤听张知木说要用蒸汽船出海捕鱼,差点没笑喷了,“张总,没想到你会想到用蒸汽船去捕鱼?你算没算过成本?”
“只要能多捕来鱼,就会少饿死不少人,我不管啥成本。再说了我们现在吃的饮食结构不合理,也需要改善。”张知木说,“安排个时间,你约一下子林宗伟他们,我们研究一下,设计一些大型的捕鱼船和冷冻运输船,就在镇江那边生产。”张知木知道有了蒸汽捕鱼船,那么捕鱼生产方式都要彻底改变,自己曾经跟船出海看过拖网捕鱼的。那样捕鱼效率很高。
晚上,陈玉峰、欧阳鹤请周遇吉喝酒,张知木在酒桌上跟大家说出来了想在镇江建一个造船厂的事。
欧阳鹤说:“张总,我们在镇江建船厂的话,还不能悄悄的建。我们想不出声响都不行。那里有大明朝水军的一个基地,也有很多步兵。再说了那里离顺天府(南京)太近,那可是大明朝的心肝地方了。而我们建一个造船厂,投入会很大,安全也是大事。所以索性我们就买一块大点的地方,然后分别派过去一个团的警卫部队。配合我们的三艘战船,可以保证那里的安全。我们在明泽湖和武泯湖都有军队,真的有事,他们坚持几天增援部队就到了。”
陈玉峰说:“知木啊!你想没想过,镇江那边没有钢材,都从窑岗运过去,费用不低啊。不象凌水码头有铁路。”
“我们在镇江主要造木船,蒸汽机和汽轮机从窑岗运过去就行了。”张知木说,“我们先在镇江造捕鱼船和运输船,一来锻炼一下队伍,二来我真的想改善一下我们这里百姓的饮食结构。缺少海产品饮食结构太简单不好。海里面有大量优质蛋白海产品,那可是比普通粮食好多了的东西。我们不能只用开荒种地的办法解决吃的问题。”
“呵呵!”周遇吉插言说,“没想到张总会想到用蒸汽船去捕鱼?简直是一个奇闻。”
“呵呵!你们不知道,有了机动船以后,我们就可以用新的捕鱼方式,那样就可以捕来大量的优质海产品。捕鱼的成本反倒会很低,我们有了大量的海产品,大家的饮食结构就可以多样化,吃得好了,还会省下很多粮食。”张知木说,“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我考了很久,我看我们应该下决心干一下。等以后我们有条件了,我们就可以在镇江那里造更大吨位的钢壳战船。”
“张总既然有决心,我没有意见。”欧阳鹤说,“今天有一件事我们需要定一下。那就是关于西征之战后,我们的官兵奖励提升授衔的事。”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