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陕西建设 未来打算-《改变》
第(3/3)页
“知木,你搞的那个干部的行政级别很有意思。让我们的行政干部也能象军队干部一样有个级别。”陈玉峰说,“今后即使把他们高级别的干部用到低级别的岗位,他们行政级别还在。因为我们接管的新地方,可能需要那些很有经验的行政干部配到低级别岗位工作。这样既不影响他们积极性,又可以满足新地区的需要。”
“李茂从南方找了一些干部过来,但是我看还远远不够。”欧阳鹤说,“这是一个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我们这段时间要认真对待。”
“我们最少还有一年时间考虑这个问题。”张知木说,“其实时间越往后越好。我们山西今年就可以有税收了。有一年时间陕西也可以稳定,因为现在我们的干部们更成熟。我一路看到了,百姓们对我们还是认可的。只要我们不着急就行。”
“哈哈!”陈玉峰和欧阳鹤一起大笑了起来。
陈玉峰说:“放心吧,知木。我和欧阳先生现在已经明白了你的想法了。我们都不着急,时间对我们有利。越往后,我们力量越强。越往后,我们治理的地方越好。这个道理我们都懂。”
“呵呵!张总,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山西人可是不得了。我们刚刚打下来陕西。那些挑着担子小商贩,就来到了陕西。他们从窑岗弄了新鲜东西到陕西都卖了好价钱。有的人已经跑了几个来回。”欧阳鹤说,“他们到哪里都是给我们做宣传。”
“等山陕两地的人都活了起来,你瞧吧,大明朝各地都是山陕人。”陈玉峰说,“这些人天生的就会做生意。我们再给他们提供交通运输保障,他们就会如虎添翼。用不了几年,山陕就会富的流油。那时候,有些地方不用打,他们自己就要求我们窑岗人去管。”
欧阳鹤说:“对啊,我正要说,周遇吉将军管理的那些地方,我们就接管过来吧!”
“二叔他们已经安排了。我是这样要求的,他们那里,那些原来大明朝的官员,要是愿意跟我们干的话,就来接受我们的培训,但是不能在他们原来的任职的地方当官儿。”
“这样好,”陈玉峰喝一口茶,放下杯子说,“现在的问题是,大同的姜镶和代王怎么办?”
“我看先维持现状,”欧阳鹤说,“我们不想和皇上翻脸的话,有他们在那挡着不错。他们还可以替我们挡着一部分蒙古人。我们和他们该说的都说了。现在我们不造反,他们也能理解。”
张知木点点头,说:“我也是一直在想这事,我看就按欧阳先生说的办。我们现在回手需要解决的是沁水那些人。既然他们给脸不要脸,那就不用客气。争取一下子解决。”
“是该解决他们了,”欧阳说,“不过,张总想过没有。我们南下的时候,还会遇到很多那样的地主们,他们知道了我们对沁水那些人使用强制手段,会不会让他们一起起来反对我们。”
“不用怕,”陈玉峰说,“他们要是能都直接拿出刀枪反对我们,我看反倒好解决。麻烦的就是这样,他们还和你说好听的,私下里跟你使坏。”
“陈叔说得对,我们打下来山西时是怕别人对我们有看法,不愿意和他们翻脸。在我们还没站稳的时候,做些让步是对的。可是等我们有实力了,就不用考虑太多。之所以等我们拿下了陕西才动他们,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那些人喊破天去我们也不怕。他们对我们大局没有啥影响了。”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要考虑了。”欧阳鹤说,“据李治他们情报显示,崇祯皇上在北直隶和山东聚集了不少兵马和粮草。我们也要防范一些。虽然我们军事上不怕他们,他们终究是卡着太行八径这些关口。进出这些关卡的客商被他勒索的太厉害。我们不收税,他们收的格外厉害。”
“这样也好,那些客商所到之处,也会宣传我们的好处。”张知木说,“我们留一个步兵军在窑岗足够用了。需要的话,我们骑兵第一军很快的就可以赶过来。”
“我看呐,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崇祯皇上知道我们不敢明着造反,他们会再派官员到山西和陕西来。”陈玉峰有些不放心
-------------
富士山喷发,日本大地震。--《南宋记忆》进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