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考察秦直道 红玉救知木-《改变》


    第(2/3)页

    阎兴过来说:“你们不能看这一段就评价秦直道的事,秦朝那时候实力强大,直道直通河套阴山脚下。这里道路的利用自然多了,可是后来北方游牧部落强大了,我们把防线退守到这前面的长城,从这里往长城去的人马自然少,也就没有人再管这里的道路了。”

    “阎兴说的有道理,”阎伯驹说,“现在刘云他们修路的大军发到哪里?”

    “应该到了延安府那边了,”卢炳义说,“出来的时候,我和他们联系了一下。他们是从南往北五十里建一个路段,一个路段一万人。一段段往北发。”

    “我们今天就在榆林休息一天明天沿着秦直道向南。”张知木提议说。

    不过引路来的老人说“往南的路,也不能都走圣人条,好多地方都已经断掉了,没路了。还要绕着走才行。”

    张知木谢过老人家,当时对老人的话,还没太上心。可是他们从榆林出发后,沿着秦直道走不久就走不通了。原来千百年来的水土流失,这里的秦直道已经多处看不到痕迹了。绕过去之后需要寻找才能回到秦直道上。

    不过让张知木一路上有些安慰的是,这里虽然水土流失已经很严重了,可是还是要比前世时要好的很多。现在早点采取措施,还是要强得多。

    离开榆林后,经过米脂、绥德、清涧、延川之后,张知木他们才一路风尘的来到延安府。不过他们到了延川就已经见到刘云他们派出来修路的队伍。现在刘云他们的修路指挥部设在延安府。修路总指挥是骑兵第一军军长李峰。

    李峰早就从电报里得知张知木要到这里来的消息。真把张知木他们接到了,李峰他们简直太高兴了。

    到了延安府张知木也格外的高兴,可是其他人是不可能懂得张知木此时的心情。因为前世时延安可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地方那是个胜地。进到延安府张知木对这里印象还是可以的。这里的应该算一个府所在地了,在这个时代还算有些繁华。迎接张知木他们的的官员们好像更满意,直说:“张总,你看现在的延安府,人员也多了起来。各家的店铺也都开了起来。比我们刚来的时候好多了。那些逃出去躲起来的士绅们也都回来了。现在这里的治安情况也好多了。我们来的时候,有很多支持李自成的残兵败将一直捣乱。我们捉住杀了不少。前一阵还杀了二十多人。不过现在稳定了。”

    阎伯驹说:“这里是李自成和张献忠起兵的地方,人天生的就野。”

    “阎总说的是,”李峰军长说,“我们一直想靠怀柔的办法,劝大家都好好过日子吧。可是他们以为我们软弱,而且越来越猖狂。我们不得不采用霹雳手段。杀一些就老实多了。”

    “该杀的就杀,”张知木说,“不过软硬两手都要有。这样才能长治久安。打下一个地方容易,得到一个地方得民心不容易。只有得到这里的民心,这里的才真的是我们的自己的地方。”

    张知木他们一路颠簸实在是辛苦,就在延安多停留两天。张知木也是很想好好看看这时候的延安府。

    在延安张知木他们一行人游览了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也延河游览了一番。不过这时的延河里面还有很多船只往来。这使张知木想起了前世时干涸的延河,不禁心生感叹。

    这里的窑岗干部们一再请求张知木能给一面子,参加延安的士绅们宴请。延安的士绅们都想见见张知木。

    张知木想了一下,说:“我见见大家是应该的。不过不能参加他们的宴请。我看你们选一个地方,我们请他们吧。以后你们也不许参加他们的宴请,因为你吃了人家就会嘴短。”

    窑岗的官员们当然满口答应。他们也说,“张总放心!不吃请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

    张知木就在临行前一晚上,宴请了延安的绅士名流。这些绅士们,对张知木的宴请都很感激。有些人敬酒的时候是眼含热泪,他们说,要不是窑岗人把闯贼赶走,他们至今也不敢回来。张知木也向大家介绍了窑岗的政策。不过也借机会向他们吹吹风说:“我这几天参观了延安府周围不少地方,觉得这里是个土地肥沃的好地方。不过我也看到了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的现象。这要是不早点治理,会越来越来严重。我们向大自然无度的索取,会遭受大自然的报复的。你们看看延河的水,下一点儿雨就浑浊的和黄河一样。我希望大家能早点儿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为我们的子孙万代多想想。”

    张知木就觉得这里面还是有人能听明白自己的意思的,但是大多数人不过是跟着点头应付罢了。可是延安这地方人喝酒可是实在,张知木被灌了几杯就挺不住了。后来还是小红玉替张知木挡了几杯。因为小红玉过来替张知木喝酒,大家都不好挑毛病。张知木也没想到小红玉还有点酒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