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考察宁夏 前往陕西-《改变》


    第(2/3)页

    “不管谁,治理河西那边,也都要用那些原来的世兵。”欧阳鹤说,“那边的长城实在是太长了。靠大量的军队驻守是不可能的,也养不起。那些世兵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是个长远的办法。”

    陈玉峰和欧阳鹤要沿途好好看看实地情况,他们都没坐车,而是骑马。他们行进的路线是,沿着黄河,由南向北,目的地是宁夏卫(银川)。

    路上,他们看到了内边、二道边雄伟的长城,欧阳鹤忍不住叹道:“看看这长城,消耗了多少民财民力。这些民财民力要是用来整修道路,该修出来多少好路。”

    “呵呵!没有这些长城保命,修再多的路也没用。”陈玉峰一笑说。

    “我想以后这些都用不上了,留着他们还碍事。”欧阳鹤说,“见到张总时,研究一下,有些地方该清理就清理吧。”

    在二道边和内边长城上,陈玉峰和欧阳鹤都亲自走了一段,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不过,陈玉峰和欧阳鹤最关心的还是黄河上的航道疏通的情况。他们来到宁夏中卫(中卫市)的时候,欣喜的发现,拖轮已经可以开到这里了。

    留在这里的工兵团疏通河道的时候,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李威领着工兵团长来到陈玉峰和欧阳鹤面前的时候,他们看见,这个团长满脸疲惫,又黑又瘦,眼睛都布满血丝。

    陈玉峰给他让座,他没敢坐,回看看李威。李威说:“坐吧!”这样这个工兵团长才小心地坐下。他是李威的兵,没有李威发话,他不敢坐。

    欧阳鹤说:“一看脸色就知道,你们辛苦了。”

    “不不,不辛苦。”这位团长赶紧说,“只是任务太紧张了,我们想在雨季前尽量的多赶赶工。现在春汛刚过,雨季没到正是疏通河道的好时候。”

    “你估计啥时候我们的拖轮能开到兰州啊?”陈玉峰问。

    “今年上冻前就能,我们就是奔这个目标干的。”工兵团长说,“这黄河河道太不好弄了,前面的下游,河面宽水浅,有浅滩不小心船就搁浅。好在我们打陕西的时候正赶上春汛,水多没出事儿。现在就不行了。可是现在也有大批的物质需要往这运,我们这里又没有挖沙船,那些河道的沙子都是我们用**炸开的。可是沙子那东西,炸完了不久又都冲回来了。现在就是隔一段时间需要炸一遍,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拖轮过来。这黄河中上游河岸陡峭、水流湍急,河道的礁石都需要用**炸。上次我们带不少**,可是都用完了。现在用的已经是又从窑岗运来的了。”说起河道的事儿,工兵团长话就多了,说的也流利了。

    “听说远古这里的黄河就是运粮通道。我们疏通完能通到哪啊?”陈玉峰问。

    “对对!宁德将军请来的一个黄河上的老艄公。他对黄河上行船的事知道的非常多。他说,以前黄河向上游越过兰州可以直达归德(青海贵德县)。在北魏的时候这段黄河就开始用木船了。那时候的木船就可以运千石粮食。不过那时候逆流而上的船都是需要纤夫拖着的。现在我们有蒸汽船,这里疏通完又可以是一条黄金水道。”

    “不仅仅是运输方便了,我们在这边要是能有几条战船,能进行快速机动,就可以保边境平安。边关的压力也可以减轻很多。”欧阳鹤说,“所以啊,你们还要继续努力。你们只要把这件事办好,就是大功一件。”

    “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将河道疏通到能让拖轮上到兰州。然后再向上疏通,同时扩宽疏通的河道,以后要让更大的船通航。”工兵团长看来很有信心。

    这时李威插言说,“赶紧让李云鹤他们在河曲造几艘挖沙船。下游河道也不能总用**炸。”

    “你就不用操心了,”陈玉峰说,“李云鹤他们已经在河曲那边又挖了几个船坞。正在大批造拖轮,也造挖沙船。”

    送走了工兵团长,欧阳鹤摊开地图对陈玉峰说:“陈总,你来看,要是我们将黄河、洮河、湟水、大通河的航道都打通,西北的边防就无虑了。”

    “呵呵!可惜我们的钢壳战船上不来,不然…….,哼!”陈玉峰看着地图说。

    “让李云鹤在河曲造几条大船,装上炮就行了。其实多一些那种快艇就行。快艇上十二点七口径的重机枪,对付那些只会挥舞马刀的蒙古兵足够用了。呵呵!”欧阳鹤说,“不过,有一次,张总说,他的梦想是将来有一天,海里的大船可以直接开到兰州去。张总可从不说空话。”

    “我也听他说过,我们不死的话,就陪着他一起做梦!”说完,陈玉峰和欧阳鹤一起畅快的笑了起来。

    这时候,李威和李菁一起进来,李菁问道:“有啥好事儿,笑的这样?”

    “呵呵!我刚和陈总说,张总说过,以后海上的大船,要直接开到兰州去。我们都觉得开心啊!”欧阳鹤说。

    李威接过话说:“做梦吧?”

    “你说的对,张总说的就是梦想。”欧阳鹤说,“你们二人有事?”

    “是这样,明天他们有船顺流下去,我们是不是坐船到宁夏卫去?”李威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