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安抚平绒 兵围西宁-《改变》
第(2/3)页
李魁指着自己身上军装说:“你们看看我们身上军装的布料如何?”
由于这些人和李魁谈的很投机,一位没客气,伸手摸了摸李魁身上的军装的布料后,说:“好布料啊,我看将军裤子上的布料更厚实!”
李魁一笑说:“呵呵!老人家识货啊。我的裤子是专门为骑马的人织的厚布料,这样的布料耐磨,不然骑马的人裤子何容易就磨坏了。总之,我们窑岗的好东西还很多。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我们的银子。今后我们还会给大家运来那种叫化肥的东西。那东西上到田里,粮食能成倍的增产。”
“还有这样东西?”这些人更感兴趣了。
“呵呵!”李魁一笑说,“我们的好东西还多着呢,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这时候,老者们互相的看了一眼,一位说:“李将军,感谢你能如此带我们。我看天也不早了,我们在城里略备薄酒,请将军进城赏光吧!”
“是啊!天色不早了,我们的情况我也简单向你们介绍了。”李魁说,“既然,城里的大顺军都走了。我们大队人马就不进城了。但是我要留下一支人马,留守这里。你们引着他们进城接管防务就行,我就不进城了。因为明天我们一早就要直奔西宁。感谢各位老人家出城向我们介绍情况。”
“那怎么能行啊?李将军你不能路过我们平戎城连一口酒都不喝啊。”一位说。他们现在可是诚心的想请李魁喝酒了。
“平戎城各位的心意我领了,一是我们是有纪律,不论官兵不许打扰百姓,二是我们明天还要开拔。”李魁谢绝他们的好意,就安排一个连,跟着老者们进城接收防务去了。
老者们临走的时候,李魁问道:“我想问问你们各位,那位大顺军的威武将军伤的重不重?”
“伤的不轻,一条小腿没了,一只胳膊也受了不轻的伤。”一位老者说,“我们向他求情的时候,他已经有些不行了。是强打精神接待我们的。”
送走了平戎城的老者们,一师的师长说:“大顺军的威武将军可以啊,受了这么重的伤,还知道收缩防守。”
“哼哼!”李魁一笑说,“我看他是早就安排好了战败的事儿,所以他们撤退的才这么从容。匆忙之间不会安排的如此井井有条。他是个会带兵打仗的人。”
李魁他们大队人马在平绒城外休息一夜。第二天起早赶路直奔西宁。他们行至一半儿的时候,前面的探马回报说,西宁现在是大门紧闭,看来他们都集中在城里准备死守西宁了。
李魁命令,“加紧赶路,今晚西宁城外五里扎营。”
到了西宁天色将晚,李魁将安营下寨之事交给一师师长,他带着骑兵团长,领着一队骑兵,沿着西宁城跑一圈儿。
看着西宁城,李魁忍不住说道:“是座好城啊!炸开可惜了。”
骑兵团长说:“我问了城外的百姓,这座城外面包砖里面是土夯的。这还是座大明朝修建的城池呢。”
“有这样一座坚固的城池驻守边关,这里就安全多了。”李魁已经喜欢西宁城了。
“不过,这个大顺军的威武将军把这么多人都聚在这里,我们不动点真格的也不行啊?”骑兵团长说。
“是啊!可惜这个威武将军,虽然很会打仗,但是还是不了解我们火器威力。这么多人聚在这里,要是我们不怕伤及百姓,直接开炮的话,我们一炮就能炸死他们不少人。”李魁说,“我就是有些舍不得这座城池,不忍心炸开他们。”
李魁他们实地查看了一下西宁城池,回到营地,一师师长说:“副司令,你们出去的时候,我让人审问了一下俘虏。经过几个俘虏核对。他们都说西宁城城高五丈城厚五丈。共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北门临湟水。”
“嗯,差不多!”李魁点头说。
“另外,我根据俘虏说的,算了一下,他们原来的兵马,加上后来,有一万五六千人。我们在大通河打死了五千多,俘虏了一千多。那么西宁城里还会有一万多人。”一师师长也是很用心的人。
李魁看着一师师长,说:“呵!你们手好快啊,都弄清楚了。”李魁心里明白这些人将来都是不得了的将才,“说说,明天这一仗我们怎么打?”
这位师长明白李魁是想考考自己,说:“现在,巧办法一下子想不出来。我们明天先把西宁从东西南三面围起来再说。不行的话我们硬攻也能解决。”
“明天围城的事儿,就由师长大人代劳吧。”骑兵团长说,“我带人在外围搜索一下,别让这家伙在我们后面再来一下。”
“哈哈!”三个人都大笑起来。李魁说:“你小子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天亮以后,大家用过战饭,分别出发分东西南三面将西宁城围了起来。北门只是派出一个连的士兵在那里监视。因为北面大队人马展不开。
骑兵团长带着骑兵分成几路向四周侦查搜索。
李魁和一师师长商量了一下,决定主攻方向就选在南门。
他们首先写一封劝降书,将整个陕西和河西这边的情况都说了一遍,然后劝说他们投降。可是书信射进城去,一直没有回音。等了一会儿不见消息,李魁有些急了。一师师长说:“副司令,我看您在平绒和那些老人说话的时候,一点都不急,就像一个读书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