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新的规划 进军河西走廊-《改变》
第(1/3)页
第六十章 新的规划 进军河西走廊
张知木的话让大家着实震惊了,可是张知木的说的话大家都相信。
陆成祥忍不住脱口说:“要是这个工程成功了,那么南洋过来的大海船都可以进长江,再进汉江,然后进嘉陵江,通过船闸越过秦岭到西安再进渭水,进黄河再进汾河,然后到凌水码头了。我们的窑岗的产品也可以从凌水码头装船,直接运到南洋去。简直像做梦一样啊!”
“我们就一起努力,一起圆这个梦吧!”张知木说。
李岩问:“方才说到渭水的事儿,李云鹤他们船厂的挖沙船搞出来几艘了?”
“有两艘已经在渭南那边开始清沙子。”张知木说,“不过那远远不不够。李云鹤他们正在造大型的挖沙船,原来的挖沙船要考虑通过开元新河,不能造太大的。渭河那边的河道足够宽了,他们正在造大型挖沙船。不过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非几日就可以见效。我还觉得我们挖沙子也要组织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才行。因为挖出来的沙子需要运输和堆放的地点。那可是很多泥沙。千万不要堆到河边,一下雨又冲到河里了。”
“这件事儿我来安排吧。”卢炳义说,“我们已经研究过了,选了一个很大冲击沟,准备在那里建一个码头,所有用驳船运过来泥沙都用传送带卸到码头上的传送带上,码头上传送带将他们直接输送到冲击沟里。这个冲击沟前面我们可以见个堤坝把水拦上。那是个十几里长冲击沟,等那里都填满了,也可以造出来很多田地。”
李茂听卢炳义这样说,问道:“要是真的能用挖沙的办法清理河道,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将泾水、洛河、清河、灞河那些河都清理一下,那样的话,陕西就可以组成一个河道运输网了。不过我看真的能行,我们那边黄河和淮河合流的地方,本来河道不好走,我们那条清淤船花了点时间清理后,现在通航条件好多了。”
“我看我们就成立一个河道管理委员会吧!这个委员会归唐景窑他们管理,现在主要任务是清理渭河的河道。”张知木建议说。
“我看行!”卢炳义赞同。
大家对这件事儿也都没有异议。
张知木看看大家没有问题,说道:“下面一件事儿,其实和我们要修的秦直道也有关系。我看了一下,秦直道从咸阳起,过了长城之后有很长一段路要通过毛乌素沙漠。也许当年秦朝的时候,沙漠还没有发展到这里。但是现在我们要修复秦直道就面临一个治理沙漠的问题。不然我们修完路,一场风就会将路埋了。”其实张知木早就知道,前世的时候只有中国人创造了在沙漠中修路的奇迹,是因为发明了用草方格固沙的这个十分有效的办法。
李岩刚刚从鄂尔多斯回来,他深知沙漠的可怕,“张总沙漠实在是太可怕,不然我们就将路换个方向,躲开沙漠吧。”
“我不但不想躲开,还想把沙漠都治理了。”张知木说,“我有保护路不被沙子埋掉的办法,可是我觉得难度比较大的是要将沙漠都绿化了。要用那些适应沙漠环境的植物,比如沙棘、红柳、梭梭草等耐旱植物,将沙漠都覆盖上,把沙漠都变成绿洲。”
“沙漠的可怕有两点儿,一是沙子随风流动,你种的东西他一阵风就可以给埋了;二是干旱,没有水种啥也活不了。”李岩很清楚沙漠的情况。
“所以啊!我们可以采用草格子固定流动沙丘,用栅栏阻挡流沙。等我们种下的植物扎下根了,沙子埋上点也能长出来。其实沙漠一般是上面干燥,下面由于毛细管儿作用,还是有水分的。只要那些红柳沙棘之类的能扎下根就行。”张知木说,“关于水的事儿,我看我们可以引水。毛乌素沙漠里面也有不少河流湖泊,黄河水也很充裕。为了减少蒸发,我们可以用水泥管子向沙漠引水。特别是沿路可以引水,先将路两边的沙漠绿化了。其实还有很多治理沙漠的办法,比如发大水的时候,可将洪水引到沙漠去,洪水携带的泥土就可以将沙漠覆盖。哪怕是很少的一层土也会起到固沙的效果。然后我们就可以种树种草了。”
“我看张总既然有如此的决心,我们就成立以专门的部门研究治理沙漠,如果我们的部队配合,也可以用一部分俘虏参加治理沙漠。这个治理沙漠的部门可以归鄂尔多斯地区直接管理。”卢炳义建议说。
“卢先生的建议很好,我看短时间内这个部门就先参加修建沙漠公路,治理公路两边的沙漠,然后慢慢的总结经验慢慢的扩展。”张知木肯定了卢炳义的建议。
“这件事儿可能是个长期的事儿,需要有人种树苗,收集草种子,等等。”李岩说,“要有长期打算,还不会有啥效益。”
“要是能栽活红柳树,可以人工种植肉苁蓉,那就能见效益了。要是能大面积的绿化成功,也可以综合利用。”张知木说,“还有一件事儿,我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那就是我们想在河曲那里建一座跨越黄河的大桥。大家看看怎么样?”
张知木的建议有些人没感到吃惊,可是李岩说:“张总,那个地方虽然河道没有进入山陕峡谷,流速不大,可是那里河面十分宽广。河底泥沙要比汾河的还要深厚,建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技术上的事儿我不担心。我们有水泥钢筋更不怕了。”张知木说,“我的想法是,汾河大桥建完后,立即开始建设真正的一座黄河大桥。那时候,鄂尔多斯和陕西就连在一起了。”
“只要技术上没有问题,那就建。我支持!”陆成祥又说话了。
“那好,如果没有其他意见,我就让李云鹤派人开始在那一带河底进行钻探,”张知木说,“再有一个事情就是建设包头的事了。我准备在大同到窑岗的复线铁路修建完之后,在包头向北,修建一条到白云山的双线铁路。在白云山区先建一座发电厂,然后建设一座大型的钢铁厂。现在冶场那边的钢铁远远的满足不了我们高速发展的需要了。”
陆成祥说:“秦汉的时候,包头那边就产煤和铁。不知道那里的铁矿石够不够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