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危机处理 西征准备-《改变》


    第(2/3)页

    “有些地下是石头的好办,打下桩子上面就稳定了。如果下面是沙子你们在上面看不见是不是就危险了?”张知木问。

    “哪有这么巧的?”李云鹤不服气,不过回答完,他也明白了,张知木说的有道理。

    “我们做这样的事儿,不能凭侥幸。一次两次我们可能都幸运,但是不能永远幸运。”张知木说。

    “看来你一定是有办法了!”李云鹤知道张知木为啥让他过来了。

    “你听没听说四川人是怎么打井的?”张知木问,张知木前世的时候就知道,一千多年前四川人就打出来超过五百密深的盐井一万多口。

    “当然听说过。”李云鹤说。

    “如果我们在建设前,在地下打出来几口探井,是不是就能把地下的情况探出来了?”

    “那样打出来一口探井需要的时间太长了。我听说他们打出来一口井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我们哪干得起?”李云鹤说。

    “我们有电动机,现在还有柴油机。我们还有碳化钨做钻头,可以搞出来专门的钻井机。”张知木说:“这种钻井机,不但可以钻探,以后干旱地区打井也可以用他们。”

    “你今天让我来就是为这个?”李云鹤问。

    “聪明。”张知木说:“不过这是我要说的一件小事儿。我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在黄河上建设一座能通火车的大桥。这种钻探机只是做为我们钻探地质情况的工具。”

    “什么?在黄河上架大桥,还要通火车?你可真敢想。”李云鹤简直有些惊呆了。

    “还有我们想干干不了的吗?”张知木微笑着问。

    李云鹤一看张知木没有一点儿开玩笑的意思,问:“你真的想这么干?”

    “是的。不过这件事儿先不要张扬出去。我们需要做许多准备。”张知木说。

    “你先说说这个钻探机是怎么回事儿吧?”李云鹤有些着急了。

    “你可以想一想。首先这种钻机应该有一个塔架吧。还要有驱动钻头的动力机。”张知木说:“这种钻机的关键还是钻头,这个砖头是个圆筒形,筒沿上要镶嵌齿牙,这个齿牙最好是金刚钻。我们没有可以用碳化钨、碳钢做出来。”

    “那需要多长的钻杆啊?”李云鹤有些愁了。

    “一般我们用九米就行。这种钻杆是可以一节节用丝扣扭上的。”张知木说:“关键是取芯技术。这个钻头和钻杆都是空心的,我们如果钻一段就把钻杆都提上来取芯的话太费工了。我们可以用钢绳外加自由钳和各种套管把岩心提取出来。这是需要你们组织人一边试一边研制。其实几十米深的时候,意义不大。可是要是钻几百米上千米这就是大事儿了。”

    “不是个简单事儿啊!”李云鹤知道为难了。

    “我只能把钻机的主要结构划给你们,具体的就需要你们自己研究了。这样的钻机不但要有驱动的动力,还要有向井下注水和润滑液的设备。既要有能将钻杆儿吊起来的起重设备还要有能将钻杆儿卡住的卡具。”张知木能给李云鹤的东西也不多,因为他自己前世的时候也没具体接触过这东西,得来的一点儿知识也是间接的。

    “将来我们要是探矿是不是也可用这钻机?”李云鹤马上思路就扩展了。

    “当然。以后我们开采猛火油,也需要这种钻机打出深井才行。”张知木说。

    “行了,我回去就组织人来做这件事儿。”李云鹤起身说:“另外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清淤的挖泥船,在开元新河试用的效果非常好。唐景窑说,让我们继续造两艘这样的船。他还说开元新河清完了,要将挖泥船开到黄河快到淮河那个入口处,那里的航道不是太通畅。他想把那里的航道清出来。”

    “行,就按他说的办。以后我们接管了运河,我们就可以用我们的挖泥船来进行疏浚了。以前运河疏浚都是分段把水抽干之后再清泥,现在有了挖泥船就不用了。”张知木说。

    “现在拖轮不够用,我看等我们的拖轮造的够用了,我们再造那些挖泥船吧!”李云鹤说。

    “还要给河曲那边准备一些造拖轮的配件,我们要尽快的开通河曲到包头、东胜州的船运业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