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沥青路面 研制汽车-《改变》


    第(2/3)页

    陆成祥说:“我等了两年,原以为可以等到一些人才了,可是你们又不放手。这不是让我白欢喜了吗?”

    “呵呵!陆总是太贪心了吧!张总都说了留下一半儿人,不是给你留下一半人了吗?”小红玉觉得陆成祥的贪像很有意思,忍不住取笑说。

    “哎呦!又遇到一个张总的帮手,我可不敢说话了。”陆成祥也开始逗小红玉了。

    “那是,我是张总的坚决拥护者。”小红玉说的更直白。

    张知木赶紧岔开话题,说:“有一半儿学员要分配到各个单位去工作。我们要尽量的争取满足学员的意愿,我们可以先安排一些工作岗位让学员们挑选。特别是学员们那些留在学院继续学习的更要争取学员们的意愿。我们要考虑到,有不少学员是穷苦出身,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参加工作,早点儿挣银子养家。所以我们留在学院的学生都要发工资,这样才能留下学习好的学员。”

    学院的院长连忙说:“太好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学习最好的都留在学院做老师。我们的学员两年毕业之后,成绩差别真的很大。那些出类拔萃的一定要留下。”

    张知木说:“我们把能分配的各个专业的学生名额都统计一下。卢先生、陆成祥你找一下李云鹤具体研究一下,如何分配这些学员。军事学员就由欧阳先生他们安排吧!”

    卢炳义和陆成祥都点头说是。

    小红玉说:“我们那边就把艺术专业的都收下了。”

    这时候,范总编过来说:“我们需要几个学美术的。另外我们的广播电台的那些人,早就过来看好了几个学员。小红玉就别跟我们抢了。”

    “我的天呢!我以为这些学员都是我们的,没想到你们倒是先下手了!”小红玉没想到会有人从她们手里抢人。

    小红玉的表情,让大家都大笑不止。小红玉本来很生气,见大家笑得这样,也忍不跟着笑起来了。不住的说:“是我大意了!是我大意了!”

    小红玉问:“张总,你们的军队文工团已经给你们组建完了。你啥时候去给他们排练一些适合军队的节目啊!”

    张知木一拍脑袋,说:“哎!杨青莲跟我说完我就忘了。这样你们先帮着他们排练一些节目。我想一下,给他们排练一些军旅歌曲之类的节目。我听说红娘子她们正给他们进行军事训练。等他们训练完了再说吧!”

    到了六月中旬,陆成祥现在是高兴的不得了。因为窑岗人从南方抢购回来大批的夏粮,还有从安南进口的大批粮食。同时从各地来的移民也陆续到了窑岗。潼关的分公司也很得力,通过往来四川、湖广的客商招聘来了的大批的女工。陆成祥一直关注的大型纺织厂的用工荒就解决了。

    工厂的旁边也建设了一排排的职工回宿舍楼,以及配套的生活设施。按照张知木的要求,这里的各种文体设施都是配套的。有篮球场,排球场,还有各种健身器材。除了有洗澡堂,还有文化阅览室等设施。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些女工往往还带来丈夫兄弟们一起过来。因为世道不好,家里有人能有一份工作是全家人的靠山。因此有一个女工,带着一家人也不奇怪。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男人在窑岗的找工作更容易。这些在窑岗有了工作的人一下子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工作很快就有新工作服穿,吃住马上就不愁了。每月还都能有银子。他们都立刻想方设法通知自己的家人。因此窑岗的外来人口急剧增加。原来有些担心的陆成祥,看着几座大型粮库的粮仓都是满满的,心里就不怕了。因为今年山西的庄稼也都长的格外的好。不出意外的话,也应该是个丰收年。

    现在窑岗四周都在大兴土木,每天都有几万人在从事建筑工作。

    现在的窑岗每天不知道会有多少车马进出。李茂他们的把长江沿岸的客货运输开通了之后。远在湖广的客商,也开始大量的来到山西窑岗。他们带回去窑岗的消息后,又引来了那里大批敢闯的商人和文人。这些人都是带着梦想来到窑岗,那些有文化的很容易在窑岗找到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那些有一身力气的人也很容找到出力挣钱的地方。

    窑岗外来人口接带处,每天的都是从上班儿忙到下班儿。那些新来窑岗的人大多数都是由他们给安排出去的。

    在窑岗这里,让外来人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吃得饱的穿得暖,精神生活更是丰富多彩。

    窑岗广播电台的寻亲节目,更是吸引了窑岗的每个人心。来窑岗的人许多都是和家人走散了,到了窑岗这几十万人的地方,他们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早。窑岗广播电台给他们提供了互相寻找的条件。每天都有悲欢离合故事从窑岗广播电台里面传来。听众们也都跟着喜怒哀乐。这让这些来到窑岗的人很难再离开这样的地方。有不少江南才子,本来是想到窑岗来看看的,可是来了他们就再也不想走了。各种各样人的到来,也带来各种各样的思想。尤其是那些才子们,他们也把自己的意见,反馈到《窑岗周报》《窑岗日报》和广播电台。张知木告诉范总编,要想办法让大家的不同意见都能有平等的表现机会。鼓励大家进行辩论,对于那些给报社写文章的人适当的给予稿费支持。现在窑岗已经专门有人靠写文章赚稿费,作为谋生手段。

    张知木听见这样的事儿,鼓励范总编说:“要培养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更接近读者和听众,更能反映读者和听众的心声。有了他们的参与,我们才能把我们报纸和电台搞得更好。”

    这段时间,李治一连几天得到西安发回来的大量电报,都是关于陕西大顺军布防情况的。西安情报站已经和**取得联系,通过**也给二号派去了电报员和电台。

    他们传回来的情报既有**收集的情报,也有西安情报站以到各地推销商品的名义收集来的。

    宁德得到情报后,立刻和参谋部的参谋们,经过分析整理后,在地图上和沙盘上进行了标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