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苏尼特部落 逻辑代数-《改变》


    第(1/3)页

    第一百四十章 苏尼特部落  逻辑代数

    刘云他们有两个骑兵团,托里王子还有一个一千多人的火枪骑兵。运输团一千多人也都是配有步枪,那些雇来的驼工也都配上了火枪,并且经过了简单的训练。这样一支队伍在草原上绝对是可以令任何对手望而生畏的。但是还有一句话叫做无知者无畏。

    刘云他们离开杀胡口的时候,蒙古人派在杀胡口的情报点就已经知道,夜里有一大队车马出关了。具体是啥人,有多少人他们不知道。但是这些搞情报的人也都是神通广大。他们很快的就从收买的官军嘴里得知,是窑岗一个商队深夜出关了。由于具体情况守备大人还是严格保密的,一般的官军官兵不可能知道的太多,他们更不知道还有托里王子他们一队蒙古人一起出关了。

    至于窑岗人出关的目的,他们更是不知道。这些情报人员分析得出结论是,窑岗人收买了守关的官军,官军放他们带着商队出关做生意去了。自然,窑岗人的商队一向是有武装押运。可是杀胡口情报处的人实在是确定不了到底是有多少武装人员一起出关的,他们通过不同情报来源得到的情报也不一样。没办法他们给蒙古部落发回的情报只能说是武装人员数量不明,但是车队,骆驼队队伍很长,几乎走了半夜。

    收到请报的是已经投降满清的察哈尔部落。

    “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他的部落百姓大多数是来自于成吉思汗创立的怯薛军建立常备的护卫军。成吉思汗的怯薛军,是蒙古各部落的精华聚集而成,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自由人的儿子中挑选的品行端正、武艺高强、相貌端庄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亲军。历代蒙古大汗都亲自统领察哈尔万户。

    被俘降清的林丹汗的儿子额哲,收到情报后,召集部下们研究这件事儿。他们也是一直关注的大明朝的内乱,虽然他们是和大明朝联合抗金失败后投降满清的,可是成吉思汗子孙的血性让他们从来就没有忘记一统蒙古各部落重振当年的辉煌。可是和所有蒙古部落的领主一样,他们都认为蒙古各部落需要统一,但是都是想由自己来统一。他们对大明朝的关心是由来已久,因为那里是他们祖上无上光荣之地。他们从内心里非常羡慕那里的荣华,可是从来没有从内心里服过那里的汉人。他们知道就是汉人最强大的时候,也是用长城把自己围起来,非常的惧怕他们北方强悍的铁骑。

    这次一股汉人竟然敢带着商队来到草原上,让额哲他们感到很意外。尽管他们也知道这次来的是配有火枪的曾经歼灭他们不少骑兵窑岗人,可是那是在大明境内。蒙古勇士们一定是遭到了无耻的汉人们的偷袭算计,否则那些蒙古勇士不可能一个没有逃回来。

    他们也分析,据情报说,这些窑岗人是利用夜间偷偷的出关的,他们一定是花银子买通了贪婪的汉人官员,悄悄的出关的。大明朝现在没有力量敢来惹他们。这个商队的人员不会太多,他们从杀胡口的关口夜间走了半夜,长长的商队就会占用很长时间,因此他们的武装人员也不会太多。根据他们行进方向判断,他们的目标很可能是被他们围困在山里的的那些部落。因为只有他们才急需外面的商品,这些不要命的窑岗人才有可能获得他们认为值得拼命赚取的利润。

    最后他们商定,围困山区的队伍不动,命令离那里最近的苏尼特鄂托克派人解决这些该死的汉人。鄂托克也可以叫部落,是一种蒙古军政合一的社会基本单位。战时,每个鄂托克都必须提供一千人上下的士兵。若干鄂托克联合在一起,构成万户。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大的鄂托克战时能聚集起几万骑兵。或者由于天灾人祸,有不少鄂托克甚至凑齐一千骑兵都很困难。这个苏尼特鄂托克就是一个人丁兴旺的大鄂托克。

    额哲咬牙切齿的命令说:“告我们蒙古勇士们,来到我们神圣草原的汉人都必须杀掉。”

    苏尼特鄂托克的头领接到了额哲传来的命令,十分高兴,他召集来三个儿子说:“王爷终于想到了我们苏尼特人,现在是我们苏尼特人露脸的时候。再说了那些懦弱的汉人,带着庞大的商队也是长生天赐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不能不收着。”

    头领的三个儿子中的老二,还是很有头脑,“父王,我听说我们的一枝蒙古铁骑就是在大明境内,被这些持有火枪的窑岗人给灭掉的。我们还是要小心一点儿为好。再说了真的是好事儿,额哲自己为啥不去干,反倒让我们去干。”

    “不要乱讲话。我听额哲说了,我们的那些蒙古勇士是由于太轻敌大意,被无耻汉人给偷袭了,他们都是在睡梦中被杀死的。”头领说,“至于你说的额哲是不是有啥其他想法,我看也有可能。最近几年别处的草原都干旱,我们这里草原要好得多。现在我们这里是是人丁兴旺,他们看着我们眼热也是有可能的。不过我们这次更要让他们看看我们苏尼特人才是真正成吉思汗的子孙。再说了他们各部的大队人马都出去围剿土默特人去了,也没有多少人能派出来。”

    这苏尼特头领的三个儿子,各个是弓马娴熟,马上步下自称万人难敌。特别是他们三人每人胯下的都是从西域换来的汗血宝马。据说可以日行千里。在草原上跑起来一般的马很难追得上。他们很自信的亲自前出去侦查汉人的商队情况。虽然他们勇悍无比,可是并不鲁莽。接近商队侦查的时候,一但发现被发现了,他们都会利用他们跨下马的速度优势,很快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这样跟了几天,也是给部落里面召集人马争取一点时间。他们时不时的在商队的前后左右出现也是不断的骚扰商队,让商队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这样他们很快的就会疲惫。

    他们哥三个经过侦查后,发现这支商队护卫的人员比预想的要多,他们部落一共也就能再招集齐一万多人马。而对手也有三四千人。他们认为突然袭击打起来能取胜,可是伤亡也会太大。他们没有认为他们会打不过这个商队。所以他们决定,在商队前面归化,汇合其他围攻土默特的部队一起来对这个商队。尽管他们也有些不甘心那个长长的商队运输的物资需要分给其他人一部分。可是他们认为这样也比冒险要好。

    当他们派人到归化去通知那里守军需要一起行动的时候,守军高兴的直感谢长生天。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儿。这些蒙古骑兵们一直说:“该杀的汉人,竟然敢到草原上来。我们一个也不要放过他们。”

    托里王子他们的部落原来是土默特的一部分,当年土默特领主俺答汗曾经统一过蒙古各部和漠南地区,他们在阴山脚下建一座城池。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所以取名叫呼和浩特,意思是“青色之城”。后来大明朝赐名为归化。现在刘云他们就已经离归化不远。但是由于察哈尔部落大军紧逼,托里王子的部落已经撤离归化。全部都逃往了阴山中部的大青山里面。

    如果平时乘坐快马从归化到杀胡口不需要用很长时间,但是期间由于有几条大小的河流,车队需要绕行,这样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因为车队不像马匹可以趟水过河。本来托里王子领着走的路线是十分隐蔽的,可是还是被苏尼特鄂托克的人根据杀胡口传来的情报发现了行踪。

    李菁曾经悄悄地在刘云耳边问:“师兄,我们这次带着新式狙击步枪。那些人再出现的时候我把他们打下来得啦!”

    “不行,我们现在还不能确定那些人到底是啥人。我们绝对不能随便开枪。”刘云知道出关以后,情况复杂,尽量能不惹事儿就不惹事儿。

    不过对于几天来一直如影随形的跟踪者的突然消失,刘云他们感到很奇怪。托里王子说:“我们进到大青山,归化是必经之地。额哲他们早就占领了归化,我们到那附近的时候,需要格外的小心。”

    李魁说:“按说我们的队伍长长的走在草原上是最脆弱的时候,如果他们用骑兵埋伏突然冲击的话,是最有效的。他们没这样做一定是有其他考虑。”

    柳成潢说:“我看这样,等我们接近归化的时候在两翼各派出两个骑兵班前出侦察,一旦有事儿,他们就鸣枪报警。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窑岗人这段时间忙的简直是不可开交。卢炳义他们主持完职工学习水平晋级考试之后,接着就开始了窑岗学院的招生考试。

    这次招生进行了扩招,每个专业最少都扩大了一倍的招生量。有的甚至都扩招了几倍。

    为了招生的各专业人员名额的分配,张知木和卢炳义费了很多心思。最后考虑到由于以后还要建商贸政治学院和军事学院,决定这军事和政治两个班要特别的多招一些,这次各招四百人八个班儿。机械、冶金、电子、化学各招三百人六个班儿。艺术、文学、纺织各招一百人两个班儿;医学和农学各招二百人四个班儿;玻璃光学一个班儿;语言班招两个共二百人。

    卢炳义算了一下说:“这次我们招的学生就是二千七百人了。”

    “我看不如凑个整数,我们就招三千人得啦。学院那边有新建了几个宿舍楼,我们安排学生的时候,紧一点儿也就安排下了。住的地方不够用我们再盖新的宿舍。”张知木说。

    “不用,今年安排的下。”卢炳义心里很有数,“明年我们的窑岗商贸政治学院和军事学院语言学院就分出去了,地方还能空出来不少。我看剩下名额就和大家一起商量一下,看看需要培养那些人才。不行的话,就招语言班儿。有好多种语言都需要人来学习。”

    张知木说:“语言班儿我们可以办一些小班儿,不一定每个班儿都需要五十个人。”

    招聘的事儿,就由卢炳义和李云鹤、阎兴、李岩他们负责,张知木没再过问。

    那些有一定技能的李云鹤是当仁不让的给抢走了,那些当过官的阎兴给要走了,经过商的陆成祥来给领走了。黄玉坤和许嫂也没忘了过来招聘一些人员。阎伯驹也过来要走了几个会侍弄牲口的,还有几个无功不错的。因为阎伯驹和杨靖的警察部队也需要人才。

    看起来,一个这次招生人数不少,几乎和上次参加考试的人数一样,可是看完报名的,卢炳义和张知木都吃了一惊。因为这次各地来到窑岗的考生有一万多人。窑岗的各个客店全都爆满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