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新的建设 总兵来访-《改变》


    第(2/3)页

    扩建最大的是砖瓦厂,这边人员有两千多人,几乎扩了十倍。即使这样,也不够窑岗建设的需要,山西几乎就近的砖瓦厂都在为窑岗生产砖瓦。

    采石场那边也有八百多人。

    窑岗这里的建设都是重点保证的,也都在陆续交付使用。新建的客运站的使用是最受关注的,因为这里是每天进出窑岗的窗口。整个候车和售票大厅都是铺的大理石地面,进出的台阶也都是大理石修建的,这要感谢了李云鹤他们的割石机。大理石割完之后打磨一下抛一下光就可以了。

    车站可以说富丽堂皇。尤其是车站顶上的钟楼,更是让大家津津乐道。每到一个准点时间,大钟都会按这个时间数敲响相应的钟声。洪亮低沉钟声会传出去很远。

    窑岗码头客运站也已经建好,就等着开业了。窑岗的码头建好了一排排泊位,就等船的到来。

    窑岗中心圈楼已经建完,正在用青砖在外面照面。

    和扬州几乎一样的窑岗圈楼百货公司的五层圈楼已经全部建完,正进行内部装饰。

    修路的工程也已经完成大部分,一多半儿的人员已经可以撤回来。

    一切先前计划的工作都按照计划或者提前完成,窑岗人在参与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

    卢炳义的汇报更让张知木和大家很受鼓舞,尤其是他介绍说:“我们窑岗今年的农业产量能很可观,虽然春天受到蝗灾的影响,可是由于我们后期管理的好,浇了几遍透水,又施了氯化铵化肥,庄稼恢复的很好,可以预见今年收成不错了。”

    尽管窑岗从外面买了很多粮食,可是那终究不是自己地里产的粮食。自己地里不能产粮心里就是不安,所以卢炳义的话让大家都很兴奋。都在想,这连年的灾害是不是就算过去了呢。

    阎伯驹插言说:“我也看了,整个山西也就是我们窑岗的庄稼还行。我们自己庄稼就不能做青贮饲料了。可是我们现在就要从那些地里不怎么长粮食人家去买青庄稼了,我们今年还要多弄一些青贮饲料。我们去年的青贮饲料就顶好大事儿。”

    张知木说:“对啊,我们现在的柔丝机已经可以用电驱动了,揉制青贮饲料更方便。今年我们不论牛马羊都要比去年多,我们都要提前做准备。”

    黄玉坤说:“我们窑岗现在各处加一起,已经差不多十五六万人了。我们不但要准备冬天的粮食,还要提前准备冬天的蔬菜,这可是不小的数目。”

    张知木说:“这件事儿,你要和陆先生好好研究一下,提前做好准备。该挖的菜窖最好提前准备好,能建成永久菜窖最好。”

    陆呈祥介绍情况的更让张知木和参会的各位感到兴奋。由于窑岗人的努力,整个山西的经济都有复苏的迹象。通过窑岗南来北往的人每天都是络绎不绝。尤其是,窑岗人开通交通大通道,可以把人和货物从北边的杀虎口、张家口一直送到南方的扬州,而且快捷还保证安全,这样的事儿,就是在以前平稳年间,也是不可想象的。物流和人流还有金融都在通过窑岗,不断的加速流动着。

    事情就是这样的奇怪,那一边是战火纷飞,可是窑岗人就像是挥起了一个巨大的盾牌,把战火挡到了一边,盾牌这边,是风和日丽,一片平安景象。窑岗币现在不但在窑岗已经通用,在张家口、杀虎口好多地方已经可以流通了。因为在那里,大不了不愿意留窑岗币了,随时都可以到窑岗的票号去换成银子。

    现在每天从窑岗发往张家口、杀虎口、运城、等线路的班车,经常是每天要发两班才行,好多短线也都隔日或隔几日发一班班车。

    不过会上也有人提出来一个意见,说我们即运人又运货物,是不是会影响我们自己的生意。张知木说:“天下的生意不是一家做的,只有大家的生意都做起来了,我们的生意才能越做越大。”

    由于许多人都已经从完工的建设工地上下来了。张知木和窑岗的几个巨头商量之后,提前布置了新的窑岗建设计划。

    第一项窑岗博物馆

    窑岗人每次剿匪的缴获里都有不少文物古董,张知木早就有心建一个博物馆,因为手里的文物不需要去换银子了。这次从北京把董吉昌带回来,正好可以负责这件事儿。现在的博物馆不需要太大,只要有三层楼房带一层地下室就行。一二层做展厅,三楼做办公室,地下室可以保存贵重物品。

    第二项窑岗图书馆

    这也是一座文明城市必须的建筑,现在整个大明朝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好多古书的孤本善本都不值银子,正好可以收集一些。有这些好书,窑岗也可以自己用铅字翻印一些。当然,窑岗自己的书更要多印一些。以后这也是窑岗人的一个看书的场所。

    第三项窑岗宾馆

    窑岗原来接待客人的那几个客房早就不够用了。新建的两个客店,虽然比别处的客店条件和环境都要好得多,可是接待普通客人还行,接待高级一些客人显然档次不够了。建一个高档次的宾馆,也可以提高窑岗的影像。
    第(2/3)页